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85篇 |
免费 | 153篇 |
国内免费 | 3517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6452篇 |
晶体学 | 13篇 |
力学 | 14篇 |
综合类 | 112篇 |
数学 | 4篇 |
物理学 | 4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84篇 |
2022年 | 111篇 |
2021年 | 147篇 |
2020年 | 107篇 |
2019年 | 108篇 |
2018年 | 81篇 |
2017年 | 99篇 |
2016年 | 122篇 |
2015年 | 121篇 |
2014年 | 225篇 |
2013年 | 207篇 |
2012年 | 218篇 |
2011年 | 203篇 |
2010年 | 241篇 |
2009年 | 269篇 |
2008年 | 283篇 |
2007年 | 292篇 |
2006年 | 319篇 |
2005年 | 312篇 |
2004年 | 355篇 |
2003年 | 310篇 |
2002年 | 257篇 |
2001年 | 267篇 |
2000年 | 208篇 |
1999年 | 193篇 |
1998年 | 233篇 |
1997年 | 263篇 |
1996年 | 213篇 |
1995年 | 160篇 |
1994年 | 176篇 |
1993年 | 151篇 |
1992年 | 137篇 |
1991年 | 139篇 |
1990年 | 124篇 |
1989年 | 118篇 |
1988年 | 56篇 |
1987年 | 37篇 |
1986年 | 31篇 |
1985年 | 21篇 |
1984年 | 16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6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0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开发了无催化剂条件下4-羟基烷基-2-炔酸乙酯与N-杂环芳基甲基-N-2,2-二氟乙基-1-胺的串联反应.应用该反应在甲醇中回流,以39%~83%的收率合成了一系列4-(N-(2,2-二氟乙基)(N-杂环芳基甲基)氨基)-5,5-二取代呋喃-2(5H)-酮,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ESI-MS表征,并进一步通过3-氯-4-((N-2,2-二氟乙基)(N-嘧啶-5-基甲基胺基)-5,5-螺(4-甲氧基环己基)呋喃-2(5H)-酮(8)的晶体衍射间接证实.测试了所合成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600μg·mL-1浓度时4-((N-2,2-二氟乙基)(N-6-氯吡啶-3-基甲基胺基)-5,5-二甲基呋喃-2(5H)-酮(3a)和4-((N-2,2-二氟乙基)(N-6-氟吡啶-3-基甲基胺基)-5,5-二甲基呋喃-2(5H)-酮(3c)对桃蚜的死亡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964.
对2-(甲氨基)-1-苯乙酮盐酸盐的合成工艺进行改进。以2′-溴苯乙酮为起始原料,与两倍当量的N-甲基苄胺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得到中间体2-(N-甲基-N-苄基)-氨基-1-苯乙酮(3)。化合物(3)为叔胺化合物,先与α-氯乙基氯甲酸酯(ACE-Cl)反应成酰胺再脱去苄基,即采用α-氯乙基氯甲酸酯法脱去苄基,得到最终化合物2-(甲氨基)-1-苯乙酮盐酸盐(4),两步反应总收率为78%,中间体及终产物的结构均经IR,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 相似文献
965.
在无水碳酸钾存在下,以无水二氯甲烷作溶剂,室温下将溴化(2-萘甲酰基)甲基三苯基Shen(1)与2-全氟炔酸甲酯(2)反应,高产率地得到加合产物4-(2-萘甲酰基)-2-三苯基胂基-3-全氟烷基-3-丁烯酸甲酯(3)和少量4-(2-萘甲酰基)-4-三苯基胂基-3-全氟烷基-2-丁烯酸甲酯(4),加合产物3在9:1的甲醇-水溶液中在一定温度下反应,高产率地得到4-全氟烷基-6-(2-萘基)-2-吡喃酮(5),研究发现硅胶对该反应具有催化作用,提出并讨论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66.
酸性沸石分子筛催化Knoevenagel综合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硅/铝比的酸性沸石分子筛HY上实现了Knoevenagel缩合反应,Bronsted酸和Lewis酸均可催化Knoevenagel缩合反应。考察了羰基化合物和活泼亚甲基化合物的反应活性顺序。结果表明,羰基化合物的羰基极化程度越高,反应越容易进程,示同于碱催化时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活泼亚甲基化合物的活泼氢的酸性并不是影响其反应活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67.
968.
合成了3-(水杨酰肼)-丁基-2-酮肟H2L(1,C11H13N3O3)和2个镍的3-(水杨酰肼)-丁基-2-酮肟化合物[Ni(HL)(CH3COO-)(C5H5N)2](2)和[Ni(HL)2]·2C3H7NO(3)。化合物1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体学参数为:a=0.451 87(2) nm,b=2.086 8(1) nm,c=1.224 48(9) nm,β=94.974(3)°,V=1.150 3(1) nm3,Z=4,Dc=1.358 g·cm-3,μ=0.101 mm-1,F(000)=496,R=0.0435,wR=0.142 5。化合物2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体学参数为:a=1.362 39(8) nm,b=1.345 37(6) nm,c=1.438 54(7) nm,β=113.138(3)°,V=2.424 6(2) nm3,Z=4,Dc=1.398 g·cm-3,μ=0.843mm-1,F(000)=1 064,R=0.042 4,wR=0.116 6。化合物3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体学参数为:a=1.104 22(7) nm,b=2.860 1(1) nm,c=1.114 13(7)nm,β=114.589(5)°,V=3.199 5(3) nm3,Z=4,Dc=1.398 g·cm-3,μ=0.667 mm-1,F(000)=1 416,R=0.057 6,wR=0.1535。在化合物1晶体中,酮肟分子之间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二维网状结构。在化合物2中,每个镍(Ⅱ)离子由1个3-(水杨酰肼)-丁基-2-酮肟的2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2个吡啶分子中的2个氮原子和1个乙酸根中的1个氧原子形成畸变的NiN4O2八面体配位构型,存在分子内氢键O-H(肟)…O(乙酸根)和O-H(酚)…N(酰肼)。在化合物3晶体中,每个镍(Ⅱ)离子由2个3-(水杨酰肼)-丁基-2-酮肟的4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配位,形成畸变的NiN4O2八面体配位构型。晶体中存在O-H…O和O-H…N两种分子内氢键和O-H…O分子间氢键。 相似文献
969.
氟代乙烯阳离子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B3LYP和MP2方法及6-31G(d, p)、6-31+G(d, p)、6-311G(d, p)和6-311+G(d, p) 基组,对六种氟代乙烯阳离子做了理论研究,优化了它们的基电子态的结构,计算了对应分子的垂直电离势(VIP)和绝热电离势(AIP).结果表明,与具有非平面结构的乙烯阳离子不同,六种氟代乙烯阳离子都只具有平面结构;与分子结构相比,离子结构的C-C键增长, C-F键缩短, CCF键角变小. 自然布居分析计算表明,这些离子的正电荷主要分布在与F原子相连的C原子和各H原子上. B3LYP/6-311+G(d, p) 级别上计算的各分子的VIP和AIP值和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使用含弥散基函数的基集可以明显提高这类分子的电离势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970.
用中压汞灯(λ > 300 nm)照射4-苯乙烯基吡啶、2-苯乙烯基苯并噁唑和5-苯基-2-苯乙烯基噁唑三种杂芳基乙烯单体中任意两种的硫酸水溶液,得到三种交叉二聚体.用高效液相色谱跟踪研究了交叉光二聚反应,发现每组反应生成三种光二聚体,其中二种为单体自身的光二聚体,而另外一种是两种不同单体的交叉光二聚体.交叉二聚体通过柱色谱分离得到,其顺式头对尾结构经紫外、红外、氢谱、碳谱和元素分析确定.用紫外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跟踪研究了交叉光二聚体的稀溶液在低压汞灯(λmax=254 nm)照射下的光解反应.研究发现交叉二聚体能够彻底发生光解,首先生成原来的反式单体,所生成的反式单体容易发生异构化而生成顺式单体,最终建立起反顺异构化平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