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4篇
  免费   1538篇
  国内免费   2892篇
化学   7450篇
晶体学   352篇
力学   838篇
综合类   212篇
数学   681篇
物理学   3421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24篇
  2022年   310篇
  2021年   332篇
  2020年   219篇
  2019年   350篇
  2018年   210篇
  2017年   320篇
  2016年   320篇
  2015年   370篇
  2014年   647篇
  2013年   544篇
  2012年   521篇
  2011年   558篇
  2010年   509篇
  2009年   540篇
  2008年   627篇
  2007年   542篇
  2006年   594篇
  2005年   619篇
  2004年   513篇
  2003年   516篇
  2002年   439篇
  2001年   424篇
  2000年   315篇
  1999年   296篇
  1998年   267篇
  1997年   243篇
  1996年   231篇
  1995年   225篇
  1994年   190篇
  1993年   172篇
  1992年   187篇
  1991年   134篇
  1990年   137篇
  1989年   115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21.
中国化学物相分析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黄宝贵 《分析化学》1991,19(10):1215-1222
  相似文献   
122.
123.
合成酸基硫减类化合物常用的方法是固一液相转移催化法“‘.因超声波辐射可以加快有机合成反应,提高产率,本文采用了超声波辐射与相转移催化相结合的方法,以聚乙二醇一400(PEG-400)为催化剂,二氯甲烷为溶剂,在常温下合成了10种N一苯乙酸基一N‘一芳基硫腺新化合物,产率大部分比相应的相转移催化法合成高.本法条件温和、操作简便、产率较高.仪器为CQ-250型超声波清洗器,频率33土2kHZ;PE1730FT-IR红外光谱仪,溪化钾压片;BRUKERAC七0核磁共振仪,CDCI。为溶剂,TMS为内标;PE-2400CHN元素分析仪.化合物(皿…  相似文献   
124.
在微波作用下,仅用1min便完成了苯甲醛亚胺的固—液相转移催化苄基化反应,然后经酸水解得到d1—苯丙氨酸,全程总产率为62.5×10(-2)。  相似文献   
125.
使用手性相转移催化剂合成D-苯丙氨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氨基酸不对称合成方法甚多,但是使用手性相转移催化剂未见有报道。本文报道在同位素标记氨基酸不对称合成研究中,用非标记甘氨酸进行模型试验的初步结果:使用(-)-氯化-N-苄基辛可尼丁鎓作催化剂,可获得近90%光学纯度的 D-苯丙氨酸,化学产率61.6%。  相似文献   
126.
以二(苯腈)-二氯化钯为催化剂,在固液相转移条件下,通过芳卤与N,N-二乙基丙烯酰胺发生偶联反应,生成了E式α,β-不饱和酰胺。碘代芳烃的偶联产率较高,从而建立了简便的2E-不饱和酰胺立体选择合成法。  相似文献   
127.
128.
相转移催化剂—β环糊精催化下苯基甘氨酸选择性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9.
三相体系;Cyanex 923-H2SO4体系萃取第3相的形成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0.
利用四庚基溴化铵将Keggin结构的杂多阴离子ZW_(11)O_(39)M(H_2O)~(n-)(Z=Si,Ge,P;M=Ni~(2 ),C~(2 ),Cr~(3 ),Co~(2 );n=4~6)和Dawson结构的杂多阴离子P_2W_(17)O_(61)M(H_2O)~(n-)(M=Ni~(2 ),Cu~(2 ),Cr~(3 ),Co~(2 );n=7,8)从水溶液中转移至非极性溶剂(苯或甲苯)中,并观察到在水溶液中难以进行的配位水的脱去反应,形成配位不饱和的杂多阴离子.当加入Lewis碱如丙酮、吡啶等,可迅速恢复饱和配位,其电子吸收光谱也相应变化,基本恢复到配位饱和时的数值,有ESR信号.实验表明,在非极性溶剂中,配体之间相互进行的取代反应,吡啶配位能力最强,发生了取代反应ZW_(11)O_(39)M(L)~(n-) Py→ZW_(11)O_(39)M(Py)~(n-) L(L=丙酮、乙腈等).同时我们也研究了温度、杂多阴离子浓度、惰性气体流量对杂多阴离子在非极性溶剂中的溶剂化行为的影响,得到了相转移的一般规律,为杂多阴离子在非极性溶剂中的催化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