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501篇
化学   835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2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酞菁酮非共振反饱和吸收的稳态特性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李淳飞  王惠 《光学学报》1993,13(3):19-223
  相似文献   
122.
潘永乐  和食郭彦 《光学学报》1996,16(9):312-1316
报道了Al/α-SnPc/ITO夹心结构的瞬态光电压随入射光强度和波长变化的演变特性和稳态连续光照射下的光电压作用光谱。稳态光电压作用光谱和其对应吸收光谱的变化趋势非常接近;而瞬态光电压的大小、极性和响应时间则共同取决于入射光的强度和波长。其中瞬态光电压的正峰部分(相对于ITO电极)只在较强的光照射下才出现,而且其响应时间也总是慢于同一条件下出现的负电压峰。文中对该现象的内在机制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3.
采用分子碎片法合成了5,9,14,18,23,27,32,36-八丁氧基-2,3-萘酞菁铜,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及紫外可见光谱进行了表征。配合物的电子吸收光谱表明:新配制的氯仿溶液中萘酞菁铜的Q带H聚集体和单体的吸收峰在758、854nm处,5h后单体和H聚集体的吸收峰基本消失,出现了798和909nm的错位H/J聚集体以及960nm的J聚集体吸收,12h后主要以795nm的H聚集体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24.
应用Z扫描技术在甲苯溶液中研究了三种8辛烷氧基金属酞菁[(C8H17O)8PcZn(PcZn),(C8H17O)8PcNi(PcNi)和(C8H17O)8PcPb(PcPb)]在532nm对35ps脉冲激光的三阶非线性吸收和折射特性.用多能级模型拟合实验数据,得到三种酞菁的激发单重态吸收截面积σex分别为27×10-17cm2(PcZn),8.2×10-18cm2(PcNi)和3.4×10-18cm2(PcPb),相应的非线性折射率n2=-7.9×10-13,-5.5×10-13和-1.6×10-12esu,三种酞菁都具有自散焦效应.通过入射能流与透射能流的关系,研究了该类分子在甲苯溶液中在532nm对35ps脉冲激光的限幅特性,限幅机理是基于激发单重态的反饱和吸收.在TT0=0.5时,分别测定出它们的限幅阈值为60mJcm2(PcZn),80mJcm2(PcNi)和130mJcm2(PcPb).当入射能流达到500mJcm2时,相应的最高输出能流分别为40,80和150mJcm2,其中锌和镍酞菁的输出能流远低于同样条件下C60的输出能流(140mJcm2). 关键词: 光限幅 8-辛烷氧基金属酞菁 Z-扫描 非线性吸收  相似文献   
125.
四磺基钴酞菁/MCM-41的制备、表征及其催化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四磺基钴酞菁(CoTSPc)通过共价结合连接在氨基化的介孔分子筛MCM-41孔道壁上,制成负载酞菁催化剂,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分析,并研究了其对巯基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负载酞菁催化剂有优良的催化性能,在液相反应过程中扩散阻力较小.这种负载催化剂有酶催化特点,即遵循米氏动力学规律,米氏常数Km为0.015mol/L.反应完成后,通过沉淀即可从反应体系中分离,解决了酞菁催化剂无法回收利用和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的问题.在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方面有着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6.
詹红兵  邹春林  陈文哲  王民权 《光子学报》2003,32(11):1367-1370
采用溶胶凝胶法将不同掺杂浓度的四磺酸基酞菁氯化铝(AlClPcTS)植入二氧化硅凝胶基质,制备了均匀掺杂的复合干凝胶通过对二氧化硅凝胶基质和掺杂AlClPcTS后复合干凝胶孔结构的测定和对复合体系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表征,证实了AlClPcTS在基质中的成功掺杂,并发现AlClPcTS同时以单体和二聚体的形式存在于复合体系中,且AlClPcTS二聚体所占比例随着凝胶化过程的进行而增大对不同AlClPcTS掺杂浓度复合干凝胶的光限幅性能进行了测试,并讨论了掺杂浓度对复合体系光限幅性能的影响,证明复合体系的光限幅性能随掺杂浓度的提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127.
罗涛  张伟清 《光学学报》1992,12(8):23-728
本文制备了四新戊氧基酞菁锌(Tetra-neopentoxy phthalocyanine zine)(TNPPeZn)和四壬基酞菁铜(Tetra-nonyl phthalocyanine copper)(TNPeCu)两种酞菁衍生物的Langmuir-Blodgett(LB)薄膜.通过测量10~473K温度下的吸收光谱,研究了两种薄膜的分子聚集状态.TNPPeZn的LB薄膜中,存在着分子单体和分子二聚体,在吸收光谱中分别表现为680nm和620nm的吸收峰.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单体逐渐转变为分子二聚体,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TNPeCu的LB薄膜中,除了分子单体和分子二聚体以外,还有吸收为740nm的分子J聚集体存在.随着温度的变化,J聚集体发生可逆变化.  相似文献   
128.
通过二乙三胺五乙酸二酐(DTPAA)分别与L-N,N-双(2-羟乙基)取代的丙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N,N-双(2-羟乙基)甘氨酸共聚,制备了六个大分子聚酯配体及其轧(Ⅲ)配合物。对所合成的配体和钆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部分钆配合物的弛豫性能。  相似文献   
129.
130.
酞菁铜固态薄膜的红外光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红外透射光谱,偏振透射光谱、掠角反射光谱研究了三-2,4-二特戊基苯氧基8-喹啉氧基酞菁铜LB膜和蒸镀膜的结构。确认在LB膜中,(1)取代基的碳链是以六方晶系或假六方晶系方式堆积的;(2)用偏振红外可以区别苯环上的两个CH2的伸缩振动带。在蒸镀膜中分子基本呈现无序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