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30篇
化学   659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物理学   4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1.
磷酸硼固体酸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邻苯二甲酸酐和无水乙醇为原料,固体磷酸硼为催化剂,在醇酐比为4:1,催化剂用量为苯酐用量的20.3%,反应时间8h,反应温度80℃条件下合成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探讨了影响催化剂催化效果的各个因素。实验表明,催化剂最佳的制备条件为:磷酸、硼酸和硫酸的摩尔比为1:1:1,焙烧温度为300℃,焙烧时间为3.5h。DEP最高产率可达75%。  相似文献   
112.
研究了利用乙二醇共浸渍方法制备高分散的二氧化硅负载钴催化剂,该催化剂有效地提高了乳酸乙酯的气相加氢反应活性。系统地考察了钴金属负载量、乙二醇与硝酸钴摩尔比、醇种类和焙烧温度等制备参数对四氧化三钴纳米粒子物性的影响。乙二醇与硝酸钴摩尔比和醇种类对二氧化硅负载的四氧化三钴纳米粒子大小有显著影响。与常规的浸渍方法相比较,共浸渍过程中的乙二醇增强了二价钴粒子和载体二氧化硅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引起金属钴分散度的提高以及四氧化三钴纳米粒子粒径从16 nm降到5 nm以下;金属钴的高分散与无定型硅酸钴的形成密切相关;同时显著地提高了乳酸乙酯的加氢活性,在反应条件下(2.5MPa、160 ℃和10%(w,质量分数)Co/SiO2)乳酸乙酯的转化率从69.5%提高到98.6%,1,2-丙二醇的选择性达到98.0%。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N2吸脱附实验、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表征手段对共浸渍制备的Co/SiO2催化剂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  相似文献   
113.
以丁二酸酐为起始原料,经醇解和酰化反应制得丁二酸单乙酯酰氯(3);3经甲烷磺酸催化与氨基硫脲环合合成了重要药物中间体——(5-氨基-[1,3,4]噻二唑-2-基)-丙酸乙酯,其结构经~1H NMR,IR和MS确证。运用正交试验对环合反应条件进行优化。最优反应条件为:3 132 mmol,n(氨基硫脲)∶n(3)∶n(甲烷磺酸)=1∶3∶3,于110℃反应3 h,总收率51.3%。  相似文献   
114.
吲哚丙酮酸是色氨酸代谢途径中的一种重要α-酮酸,但其酮-烯醇互变异构化现象及互变异构体的NMR数据尚未见报道.该文采用多维NMR技术研究了吲哚丙酮酸在不同溶剂中主要存在形式.使用2D NMR谱对吲哚丙酮酸的烯醇式和酮式结构进行了NMR研究.结果表明吲哚丙酮酸在乙腈溶液中主要以烯醇式结构存在,而在水溶液中主要以酮式结构存在.  相似文献   
115.
以重氮丙酮酸乙酯和氨基醇为原料,经过氨解合成了一系列β-重氮-α-羰基酰胺类化合物,并与环己烯反应制备了环丙烷化产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和HR-MS确证。  相似文献   
116.
对羟基苯丙酮酸双氧化酶(HPPD)是一类新型化学除草剂的重要靶标酶.首先研究了底物小分子与HPPD的对接模型,分析了不同价态铁离子对对接结果的影响,并最终确定铁离子是以二价的方式与底物发生作用.随后,采用类似方法,对文献报道的一系列环己二酮类HPPD抑制剂进行了对接研究,并得到了对接结合自由能与除草活性之间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性系数达到0.916.这一结果为设计新的HPPD抑制剂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7.
研究了萘基薁并[2,1-d]嘧啶-4-胺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以托酚酮、萘乙酸乙酯、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缩醛(DMF-DMA)及芳香胺为原料,依次经过氯代、缩合、环加成、环化反应得到目标产物.该反应操作简单、条件温和、收率良好.产物的结构经1H NMR,IR及元素分析等得以证实.  相似文献   
118.
采用软模板法制备出了聚二甲基硅氧烷微流控装置。利用该装置讨论了正硅酸乙酯和氨水的用量分别对反应体系凝胶化时间的影响,确定了制备SiO2微球的优化反应体系,即二甲基乙酰胺、正硅酸乙酯和氨水的体积比为8∶4∶1,实验所需的反应温度为60 ℃。实验发现:在微流体通道中,分散相的流速越大,粒径越大;连续相流速越大,粒径越小。因此,通过控制微流控装置中分散相和连续相的流速制备了粒径40~220 m的单分散SiO2微球,并对其形貌进行表征。光学显微镜和粒径分析均表明所制备的SiO2微球球形度高,单分散性好。  相似文献   
119.
运用分子轨道理论中的半经验AM1、PM3方法和Hartree-Fock从头算方法,通过能量梯度全优化率先计算了新近合成的化合物N,N-二(8-羟基-5-喹啉甲基)甘氨酸乙酯的平衡几何构型、电子结构以及生成热、偶极矩等分子基本性质,并联系经典有机电子结构理论进行讨论.三种方法得到的结构参数基本一致,和实验测量的晶体结构符合较好.在稳定构型基础上,用AM1方法进行正则振动频率分析,得到C-C双键、C-N单双键、C-O单双键和羟基OH的振动基频,和实验测得的红外光谱特征峰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0.
建立了采用 K2 Cr O4 - K2 Cr2 O7混合指示剂测定 L-对甲苯磺酰乳酸乙酯合成物产率的化学分析方法 ,K2 Cr O4 - K2 Cr2 O7的最佳配比为 K2 Cr O4 ∶ K2 Cr2 O7=6∶ 1 (m/m) ,体系的最佳酸度为 p H5.8,测得 L-乳酸乙酯与甲苯磺酰氯反应制备的 L-对甲苯磺酰乳酸乙酯的产率为 94.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