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2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818篇
化学   1494篇
晶体学   15篇
综合类   33篇
物理学   12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对孤立条件下的α-丙氨酸分子手性转变过程和水分子对此过程中氢转移的催化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寻找过渡态和中间体等极值点的结构,绘制了孤立条件下α-丙氨酸分子手性转变的过程以及水环境中重要氢转移过程的势能面.结果表明,孤立条件下α-丙氨酸分子手性转变有2条路径:路径1由3个中间体和4个过渡态组成,最高能垒337.4kJ·mol-1来自羧基的氢向甲基迁移和甲基的氢向手性碳迁移的协同过程.路径2由4个中间体和5个过渡态组成,最高能垒316.3kJ·mol-l来自手性碳上的氢向羧基上氧的转移.单个水分子和2个水分子作为氢转移的桥梁,使路径2的最高能垒从316.3kJ·mol-1分别降到198.0和167.8kJ·mol-1.  相似文献   
862.
利用三聚氰胺高温下缩聚产生的g-C3N4作为二维模板, 同时利用其与对苯二甲醛发生席夫碱反应产生聚合物以及聚合物的碳化, 制备了具有二维形貌的类石墨烯片层碳材料(GLCS), 随后, 将GLCS用KOH进行活化, 得到了具有多孔结构的a-GLCS. 对材料进行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XPS)、拉曼光谱(Raman)和比表面积分析(BET), 并将材料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进行电化学测试. 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制备得到二维片层碳材料, 并且材料中掺杂有一定量的氮元素. GLCS经过KOH活化后, 比表面积和电容性能都有了大幅提高, 电流密度为1 A/g时GLCS和a-GLCS比容量分别为160和300 F/g.  相似文献   
863.
合成了3,5-二碘水杨醛缩邻苯二胺席夫碱合镍(Ⅱ)配合物。 通过核磁共振、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及摩尔电导对结构进行了表征,用Gaussian03程序优化计算,确定配合物的结构为Ni(Ⅱ)L。 通过紫外光谱、粘度法及与溴化乙锭(EB)的竞争实验,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作用情况。 结果显示,配合物与DNA作用时,紫外吸收发生明显的减色效应,其结合常数为Kb=1.129×105 L/mol;EB-DNA体系的荧光强度随配合物的加入迅速减弱;配合物的加入使ct-DNA的粘度增加。 这些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以插入式与ct-DNA键合。 并用打孔法测试了配合物对藤黄微球菌(M.luteus)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64.
徐锁平  卢晗  徐进红 《应用化学》2013,30(3):295-299
以5-氯水杨醛、乙醇胺和氯化铜为原料,在微波作用下合成了5-氯水杨醛缩乙醇胺合铜(Ⅱ)配合物。 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表征,标题配合物为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0.49793(6) nm,b=1.7037(2) nm,c=1.07120(12) nm,β=94.579(3)°,F(000)=470,Z=2,V=0.905(8) nm3,Dc=1.689 mg/m3,R[I>2σ(I)],R1=0.0624,ωR2=0.1555。 配合物分子中,2种Schiff碱配体中的2个O原子和2个N原子参与配位,Cu(Ⅱ)处于四边形配位中心。 用MTT法测得标题配合物对6种革兰氏细菌(B.subtilis、S.aureus、S.faecalis、P.aeruginosa、E.coli和E.cloacae)的最小抑制浓度分别为12.25、25、12.5、12.5、6.25和6.25 mg/L。  相似文献   
865.
中性镍催化剂的研制及其对乙烯聚合反应的催化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环己基氯与对位取代酚烷基化方法在酚的氧邻位引入高位阻的环己基,再经甲酰化、胺 缩合及配合制得两种新的中性镍配合物[O-(3-C6H11)(5-CH3)C6H2-o-C(H)∶N-2,6-(i-Pr)2C6H3]Ni(Ph3P)(Ph)和[O-(3-C6H11)(5-Cl)C6H2-o-C(H)∶N-2,6-(i-Pr)2C6H3]Ni(Ph 3P)(Ph). 在Ni(COD)2(COD环辛二烯)存在下,两种配合物均可有效地催化乙烯聚合反应,且后者的催化性能明显优于前者的催化性能. 两种配合物对温度很敏感,适宜的聚合温度是45~55 ℃. 随着乙烯压力的提高,催化剂的活性显著提高,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Mη)显著增大,带支链的聚乙烯减少. 在n(Ni(COD)2)/n(cat)=3,V(PhCH3)=30 ml,p(C2H4)=1.2 MPa,θ=45 ℃和t=20 min的条件下,前者配合物的活性为3.62×105 g/(mol·h),聚乙烯的Mη=4.94×104; 后者配合物的活性为7.29×105 g/(mol·h),聚乙烯的Mη=7.16×104. 两种配合物添加极性物质后的活性顺序为: 乙醚>四氢呋喃>乙酸乙酯>水>乙醇. 其中,乙醚和四氢呋喃可使催化剂活性提高.  相似文献   
866.
 合成了烯丙基对甲基水杨醛亚胺和环戊烯基对甲基水杨醛亚胺配体,并与trans-[NiCl(Ph)(PPh3)2]反应合成了配合物[O-(3-allyl)(5-CH3)C6H2-o-C(H)∶N-2,6-C6H3(i-Pr)2]Ni(PPh3)(Ph)和[O-(3-cyclopentenyl)(5-CH3)C6H2-o-C(H)∶N-2,6-C6H3(i-Pr)2]Ni(PPh3)(Ph),以MS,1H NMR和元素分析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在Ni(COD)2(COD环辛二烯)助催化下成功地催化乙烯聚合,在808 kPa的压力下,前者配合物的最高活性可达265 kg/(mol·h),聚乙烯的粘均分子量在(0.95~3.85)×104间; 后者配合物的最高活性可达434 kg/(mol·h),聚乙烯的粘均分子量在(0.87~5.81)×104间. 添加THF,CH3COOEt和EtOEt对催化聚合性能无显著影响,添加甲基丙烯酸甲醇则不仅不发生共聚,相反严重降低了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867.
傅正生 《应用化学》2009,26(5):530-533
摘 要 合成了两种偶氮席夫碱类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表征了其结构, 经紫外光谱测试表明,这两种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热致变色性质,在恒定温度下,其trans-cis吸收波长的变化和时间的变化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68.
PMBP缩2-氨基苯并噻唑席夫碱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非水溶剂中合成出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PMBP)缩2-氨基苯并噻唑席夫碱(HL)及其8种稀土元素配合物.由元素分析、络合滴定法和摩尔电导值推测出配合物的组成通式为RE(L)2·2H2O[RE=Eu,Tb,Sm,Dy,La,Nd,Pr,Gd],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谱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表征结果显示:配体在测试条件下以酮式和烯醇式结构共存,配位时酮式可能转化为烯醇式结构按去质子的方式以两分子吡唑啉酮环羟基上的两个O原子和两分子H2O上的两个O原子以及亚胺基和苯并噻唑环上的4个N原子与稀土中心离子成键,配合物的配位数均为8.  相似文献   
869.
新型大环席夫碱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Ca2+, Ba2+离子作为模板离子, 由2,4-二羟基-5-乙酰苯乙酮与烷基二胺[即1,3-丙二胺, 1,4-丁二胺, 1,6-己二胺]反应, 分别合成了系列新型席夫碱大环化合物Ln (n=3, 4, 6). 对合成得到的新型大环席夫碱化合物采用元素分析, 1H NMR, IR, 紫外-可见光谱和MS等进行组成和结构表征, 体外抗菌活性也被试验.  相似文献   
870.
4-酰基吡唑啉酮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配体.其所具有的酮式和烯醇式异构体并存且含有多个配位原子的特性使得该类化合物在与金属离子配位时存在多种配位方式,从而形成单核、同双核、异双核和多核等金属配合物[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