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36篇
化学   402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双酚-F不饱和液晶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4,4'-二羟基二苯基甲烷(双酚-F),3-溴1-丙烯(或6-溴1-己烯)为原料合成了p-BAMBP,p-MBPAB和p-MBPHB三种新型含有不同长度不饱和末端基的液晶化合物,并用POM﹑FTIR、1H-NMR、DSC和XRD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它们均为近晶型液晶,且熔点随柔性末端基增长而降低,相转变温度范围变宽.此类化合物有望作为新型液晶化合物或设计新型液晶功能高分子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72.
二茂铁基α,β-不饱和烯酮与腈氧化物发生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了7个3-取代苯基-4-苯基-5-二茂铁甲酰基异噁唑啉(4a~4g),产率中等,其结构经1H NMR, IR和MS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曲线研究了4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苯环上的取代基对4的氧化还原电位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3.
张维东  何军  宫海伟  张鹏  解正峰 《应用化学》2013,30(11):1310-1318
将介孔分子筛MCM-41依次与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二氨基硫脲和水杨醛反应,得到席夫碱修饰的介孔分子筛MCM-41催化剂,以过氧化氢为氧源,研究了其与K2CO3共同催化α,β-不饱和酮的环氧化反应。 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和IR分析确认。 考察了金属盐、溶剂、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室温下α,β-不饱和酮的环氧化反应在短时间内均以较高的产率(最高达93%)得到了相应的产物。 同时,对催化剂的重复利用进行了研究,发现重复使用4次,仍能以较高产率得到环氧化产物。  相似文献   
74.
了解不同类型烃类的拉曼光谱特征有助于更好地利用拉曼光谱技术分析烃类包裹体。主要统计和分析了环烷烃和不饱和烃的典型拉曼位移特征。结果显示,环戊烷和环己烷C-C键最强拉曼峰主要集中在1 440~1 460 cm-1之间,而通过环戊烷和环己烷分别在890和785 cm-1的稳定特征峰可以进行区分。环戊烷随着支链数的增加,其C-C键最强拉曼峰的波数增大至1 460 cm-1。含一个支链的五元环烷烃C-C键最强拉曼峰位于1 445 cm-1,含两个支链的五元环烷烃C-C键最强拉曼峰为1 450 cm-1,含三个及以上支链的五元环烷烃C-C键最强拉曼峰为1 460 cm-1。环己烷随着支链数增加C-H键最强拉曼峰发生红移,C-C键最强拉曼峰主要分布在1 440~1 460 cm-1范围内。含一个支链的环己烷最强拉曼峰组合特征明显,分布在1 445 cm-1±,1 034 cm-1±,2 853 cm-1±和2 934 cm-1±,含两个支链的环己烷C-C键分布在1 440~1 460 cm-1,C-H键的最强拉曼峰为2 926 cm-1±,含三个支链的环己烷具有1 459 cm-1±和2 924 cm-1±的最强拉曼峰组合。烯烃碳碳双键的特征峰为1 641 cm-1±。炔烃特征峰在2 200 cm-1±,而1 445 cm-1±,2 908 cm-1±和2 933 cm-1±三个强峰可作为辅助识别标志。这些特征可以用于识别烃类包裹体中的环烷烃和不饱和烃。  相似文献   
75.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计算方法,研究了不对称铀酰-salophen受体对α, 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客体及手性小分子的分子识别。理论计算结果表明:配合物中受体的U原子与客体的O3原子配位,且受体与客体之间结合能随受体上芳环取代基的增大而增大; R2, R3-系列配合物中U―O3键的稳定性比R1-系列的更强;配位后的α, 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中C=C与C=O之间的共轭效应减弱。而且,通过圆二色谱(CD)及结合能计算表明:芘基铀酰-salophen (受体3)对(R)-1-(2-萘基)乙胺的分子识别选择性优于(S)-1-(2-萘基)乙胺。因而,这些研究结果为不对称铀酰-salophens具有分子识别能力提供了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76.
袁珮  陈建  潘登  鲍晓军 《化学学报》2016,74(7):603-611
采用以表面具有贯穿大孔的二氧化硅空心微球为载体制备的负载型钯催化剂(Pd/SHMs),对聚苯乙烯(PS)在非均相加氢催化剂上的吸附及加氢反应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了吸附和反应动力学模型,并对部分加氢产物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PS吸附量逐渐增加,且达到饱和吸附时间也随之增长,确定了PS非均相加氢为1级反应,活化能为58.3 kJ·mol-1.将不同加氢度的样品进行分离提纯分析,结果显示PS的部分加氢产物都是由较高加氢转化率(85%左右)和较低加氢转化率(25%左右)的PS组成,证明PS非均相加氢存在二次吸附和竞争吸附加氢的现象,即服从“Blocky”机理.此工作为PS催化加氢吸附及反应过程的研究奠定基础,也为理解其他聚合物在非均相催化剂上的吸附及反应行为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7.
过渡金属催化CO2参与的不饱和烃还原羧化反应是合成羧酸及丙烯酸类化合物的重要途径, 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工业应用潜力.过渡金属试剂与不饱和烃、CO2生成稳定的金属杂环内酯或金属羧酸盐.还原剂能够与金属杂环内酯或金属羧酸盐发生转金属作用, 重新生成活泼催化剂, 从而实现催化剂的循环利用.本文总结了还原剂, 包括有机金属试剂、硅烷、硼烷、金属粉末、甲醇和氢气等在不饱和烃与CO2的还原羧化反应中的应用, 并着重描述其反应特点和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78.
《化学学报》2012,70(11)
介孔分子筛MCM-41依次与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环己二胺和三唑醛反应,得到席夫碱修饰的新型介孔分子筛MCM-41催化剂.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多晶衍射(XRD)等方法对所得催化剂进行表征.以过氧化氢为氧源,介孔分子筛MCM-41负载的席夫碱为催化剂,研究了α,β-不饱和酮的环氧化反应,考察了金属盐、溶剂、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下乙腈溶剂中,α,β-不饱和酮的环氧化反应在短时间内均以很高的产率(高达99%)得到了相应的产物.同时,对催化剂的重复利用进行了研究,发现重复使用四次,仍能以较高产率得到环氧化产物.  相似文献   
79.
以二茂铁二甲酸为原料,经酯化、部分水解、与叠氮化钠反应、在叔丁醇中发生Curtius重排得到11-甲酸甲酯-1-叔丁氧胺基二茂铁(5),5经三氟乙酸脱保护、与(z)-2-苯基-4-苯甲基噁唑-5-酮反应,合成了含α,β-不饱和氨基酸残基的二茂铁-肽缀合物CH3O-Fc-NH-APhe-COPh (7) (△Phe为α,β-不饱和苯丙氨酸).用红外、核磁、质谱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鉴定和表征.用循环伏安(CV)法对产物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7的氧化峰和还原峰的电位分别为0.802和0.714 V,峰电位之差△Ep为88 mV,峰电流密度之比Jpa/Jpc为1.06.用荧光光谱研究了近生理条件下化合物7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7与BSA间的相互作用为静态猝灭过程,反应结合位点数为0.93,结合常数为3.8×104 L·mol-1.  相似文献   
80.
以二苯基二氯化锡和炔(烯)基膦酸盐为原料,在乙醇中反应,合成了8种新的二苯基锡不饱和烃基膦酸酯Ph2SnO2P(O)R(R=C---CC3H7-n,C---CC4H9-n,C---CC5H11-n,C---CC5H13-n,C---CCH2OCH3,C---CCH2OC2H5,C---CPh,CH---CClPh),利用元素分析、IR,^1HNMR和TG-DAT对其组成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