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8篇
  免费   566篇
  国内免费   2879篇
化学   4830篇
晶体学   98篇
力学   30篇
综合类   99篇
数学   12篇
物理学   1194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206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247篇
  2013年   276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274篇
  2007年   223篇
  2006年   285篇
  2005年   225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260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160篇
  1996年   158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115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104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快速电化学方法联合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仲柏  柳文军 《分析化学》1997,25(6):635-639
根据O2和CO2在二甲亚砜(DMSO)介质中Pt电极上的伏安特性,采用微电极并结构计算机控制的电位调制技术,建立了快速联合测定CO2和O2的调制电位脉冲库仑法和调制电位脉冲电流法,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一次测量时间快达40ms。CO2检测范围0 ̄10%(体积百分比);O2检测范围不受限制。通过编程设计特定的调制电位-时间波形,可保持连续检测的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52.
自1938年Tsumaki报道犤1犦氧载体以来,这方面的研究已有很大进展犤2犦,只是理论研究居多。氧载体的氧合常数是氧载体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的测定是氧载体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用pH电位法测定氧载体的氧合常数已有研究报道犤2~4犦,作者在研究中发现,邻苯二胺合钴(o-Phdn-Co)配合物在固相和水溶液中与O2反应时表现出很大差异,其反应产物的组成比分别为液相配合物Co∶O2=2∶1,而固相配合物Co∶O2=1∶2,为究其成因和进行理论探讨,有必要先测定其氧合常数。由于o-Phdn-Co配合物的配位常数也未见文献…  相似文献   
53.
Two new xanthone glycosides,polygalaxanthone IV and V were isolated from the roots of 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 Their structures were established as 6-O-[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hydroxy-3,7-dimethoxyxanthone(polygalaxanthone IV), and 6-O-[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3-dihydroxyl-7-methoxyxanthone (polyga-laxanthone V),respectively, on the basis of chemical and spectral evidence.  相似文献   
54.
氧杂环丁烷热解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半经验分子轨道理论研究了氧杂环丁烷热解为甲醛和乙烯的反应机理计算是采用半经验方法AM1进行的, 各种驻点全部运用Berny梯度方法优化. 同时, 对过渡态的结构进行了振动分析的确证. 计算表明: 1)不存在协同的同面-同面反应途径的过渡态, 其驻点只是一个二级鞍点; 2) 协同的同面-异面反应途径需要经过一个能量很高的过渡态; 3)有利的反应途径是包含了双自由基中间体的分步过程。  相似文献   
55.
用循环计时电量法、循环伏安法、电化学现场(in-situ)紫外可见反射光谱技术和光电流谱技术研究了溶剂和阳离子(H~+,Li~+)对阳极氧化膜WO_3电显色稳定性和过程的影响。从循环计时电量图可以测定表征膜稳定性的氢或锂的累积量和暂态周期数。实验发现W/WO_3/LiCLO_4乙腈溶液体系具有高的电显色稳定性。引起WO_3膜可逆电显色的H~+和Li~+离子的嵌-脱过程的界面电化学机理不同。着色态WO_3膜的色心是自由电子,其密度超过10~(21)/cm~3,生色机理是等离子体振荡。  相似文献   
56.
Crystal structures of new nitronyl nitroxide derivatives 1, 2 and 3 were determined with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1, monoclinic, C2/c, a = 1.2404(5) nm, b = 0.9730(5) um, c = 2.7049(10) ran, β = 98.189(15)°, V = 3.2315(24) nm3, Z = 8; 2, or‐thorhombic, Pbca, a = 0.61262(2) nm, b = 1.11426(6) nm, c = 2.30543(13) nm, V = 1.57373(13) nm3, Z = 4; 3, monoclinic, P2(1)/n, a=0.64253(4) nm, b=2.55003(17) nm, c = 1.15497(6) nm, β = 95.000(3)°, V = 1.8852(2) nm3, Z = 4.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were measured with SQUID and analyzed based on their crystal structures with simple singlet‐triplet, modified one dimensional antiferromagnetic chain and modified singlet‐triplet models respectively: 1, J/kb= ?2.5 K; 2, J/kb = 7.8 K, θ = 2.8 K; 3, J/kb = ?0.96 K, θ = 0.21 K.  相似文献   
57.
设计合成了两种新型的以聚吡唑硼酸盐、氨基酸为配体的钒氧配合物VO[phCH2CH(NH2)COO][HB(pz)3](1)和VO(3,5-Me2pz)[HB(3,5-Me2pz)3](CH3COO)(2).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并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解析了它们的结构. 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研究表明, 配合物1和2的热分解反应都是分两步进行的. 通过计算, 配合物1热分解的第一步反应的可能机理为成核与生长(n=1/4); 第二步反应的可能机理为化学反应. 其非等温动力学方程分别为, dα/dT=(A/β)e-E/RT(1/4)(1-α)[-ln(1-α)]-3 和dα/dT=(A/β)e-E/RT(1-α)2. 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是223.52 和331.94 kJ·mol-1; 指前因子ln(A/s-1)分别是49.67 和57.50. 配合物2 热分解的第一步反应的可能机理为化学反应; 第二步反应的可能机理为成核与生长(n=1/2). 其非等温动力学方程分别为, dα/dT=(A/β)e-E/RT(1-α)2, 和dα/dT=(A/β)e-E/RT(1/2)(1-α)[-ln(1-α)]-1. 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是300.56 和444.72 kJ·mol-1; 指前因子ln(A/s-1)分别是75.53 和92.50.  相似文献   
58.
 研究了二个新的全氟烷基乙烯基醚7,7-二氯-3-氧杂全氟庚烯-1(M_0)和10,10-二氯-3,6-二氧杂全氟5-甲基癸烯-1(M1)-与四氟乙烯(TFE)的共聚反应,聚合物的性质,并测定了TFE-M0竞聚率。竞聚率的测定证明M0较其它已报道的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的聚合活性都大。TFE-M0共聚物通过化学反应可转化成相应的全氟羧酸甲酯树脂。  相似文献   
59.
用二次微分简易示波伏安法研究了大豆甙元及其衍生物3′-大豆甙元磺酸钠对邻苯三酚自氧化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的清除作用,并计算了两种抗氧化剂对O2^- .清除作用的IC50。试验结果表明,大豆甙元和3′-大豆甙元磺酸钠对O2^- .。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清除能力3′-大豆甙元磺酸钠大于大豆甙元,其原因与3′-大豆甙元磺酸钠分子的共轭程度高和分子内氢键的形成有关。与检测自由基的其它方法相比,该方法用于某些化学反应检测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0.
包明  王占良 《合成化学》1997,5(1):67-70,74
合成了7种三苯基锡N-亚水杨基氨基酸酯,通过元素分析、IR、UV、^1H NMR和^13C NMR测定,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化合物具有醇亚胺和酮胺互变异构体结构,锡原子是五配位的,存在着分子间酚羟基(酮羰基)氧原子同锡原子的配键。测定了具有光学活性化合物的比旋光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