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6篇
  免费   795篇
  国内免费   1104篇
化学   1468篇
晶体学   124篇
力学   788篇
综合类   52篇
数学   167篇
物理学   1386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研究了基于G-N模型与三项延迟模型的热弹性波的传播特征.在各种广义热弹性理论中,热位移概念的引入使得G-N模型具有独特性质而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基于G-N模型,最近一个三相延迟模型被提出.主要研究了这两种模型下第一和第二声波(耦合热弹性波)的色散和衰减特性,分析了温度场和位移场在两种模型下的振幅比和相位差.结果发现三...  相似文献   
42.
界面态电荷对n沟6H-SiC MOSFET场效应迁移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界面态密度在禁带中的不均匀分布,分析了界面态电荷对n沟6H碳化硅MOSFET场效应迁移率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界面态电荷使n沟碳化硅器件的场效应迁移率明显降低.并给出了实验测定的场效应迁移率和反型层载流子迁移率的比值与界面态密度之间关系. 关键词: 碳化硅 界面态 反型层迁移率 场效应迁移率  相似文献   
43.
模拟MOS器件脉冲电离辐射响应和长时间恢复效应.假设隧道电子从硅进入氧化层和界面态的建立是辐射效应的恢复机理.在整个退火恢复期,采用卷积模型并考虑了栅偏置压的效应.模拟结果表明:退火过程所加栅偏压的大小以及隧道电子效应与建立的界面态所占比例的不同影响器件的恢复率.  相似文献   
44.
超导量子干涉仪、 超导光子探测器等深空探测器需要液氦温区制冷技术提供极低温温度, 固体界面接触热阻的存在会增大耦合界面温度差, 进而增加制冷机系统冷损. 为定量探究4~20 K 深低温区固体接触热阻, 采用GM 作为冷源, 设计了一台可同时调节压力和低温温度的固体界面接触热阻测试实验台. 利用感压纸进行接触界面压力校核, 并对温度重复性进行验证. 实验测试了不同导热介质填充情况下, 温度和压力变化时固体接触热阻的变化规律. 基于最小二乘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半经验公式拟合, 获得4 ~20 K 温区不同压力加载条件下的接触热阻的定量参考.  相似文献   
45.
研制了二维多介质流体程序,主要包括单介质内高精度流体力学计算,多介质混合网格内各种介质输运过程和压力驰豫平衡过程计算、实际状态方程的黎曼解计算。流体计算分别采用高分辨两步PPM(Parabolic Piecewise Method)算法、TVD(Total Variation Diminishing)算法和FCT(Flux Corrected—Transport)算法,流体界面追踪采用VOF(Volume-of-Fluid)。数值求解可压缩多流体方程组和可压缩VOF方程。二维界面追踪分别采用一阶精度Youngs方法和二阶精度Elivira方法,三维界面追踪采用一阶精度Youngs方法,  相似文献   
46.
从连续介质力学理论看,当材料发生屈服后处于上屈服面,对处于上屈服面的材料进行再加载,将沿着上屈服面,依然发生塑性流动,不可能存在弹性响应。Asay则认为冲击压缩后的材料并非处于上屈服面,由此对处于冲击压缩态的材料进行卸载或再加载,可以观测到弹-塑性转变。国内部分人认为,实验观测到的弹性响应可能是LiF窗口(其冲击阻抗低于Al或其他高阻抗样品的冲击阻抗)反射的稀疏波所致。为了澄清对上述问题的观点,通过低阻抗样品的冲击实验,在消除冲击波在样品/窗口界面反射的稀疏波干扰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47.
利用第一性原理中的DFT理论研究了Fe/A1界面的能量学和电子结构,讨论了替位型掺杂的元素Zn、Mn、Ni在Fe/A1界面处的作用.结果表明:元素Zn、Mn、Ni都会优先替换界面处的Fe原子,使得界面结合能增加,体系更稳定,有利于界面的结合;跨界面的Fe原子与Al原子之间的电荷布居、键长以及差分电荷密度图的计算表明:掺杂后有利于跨界面的Fe-Al间成键,从而加强了Al层与Fe基体的结合,且结合强度由强到弱依次为:掺Zn〉掺Mn〉掺Ni;与实验比较吻合.最后对掺杂Zn的增韧机理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48.
The electromagnetic ultrasound is used in the detection of interfaces of the adhesive multilayer structures to solve the unstable coupling problem in ultrasonic testing by traditional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ransforming mechanism of electromag-netic ultrasound energy and the resultant dead zone from mutual inductance of the transducer, the wavelet filtering by soft-thresholding and adaptive noise canceling methods are used simul-taneously to the detected electromagnetic ultrasonic signals to overcome the drawbacks of the low 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 and the wide intrinsic dead zone of the transducer. Processed results in the interface detection of a three layered adhesive sample of steel and rubber materials demonstrate that the wavelet filtering enhances the SNR about 12dB while the adaptive noise canceling narrows the dead zone effectively.  相似文献   
49.
界面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它不但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增强相和基体相连接的纽带,也是应力及其他信息传递的桥梁。良好的界面粘结才能使纤维的性能得到充分发挥,进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提高,因此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性能、界面微观结构的研究非常重要。本文总结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界面微观结构的表征方法,包括单纤维拔出试验、纤维断裂试验、纤维压出试验等,并侧重介绍了拉曼光谱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界面粘结性能、界面微观结构的研究。  相似文献   
50.
We present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C-H stretching vibrations at air/DMSO (dimethyl sulfoxide) interface with both the free-induction decay (FID) coherent vibrational dynamics and the sub-wavenumber high resolution sum-frequency generation vibrational spectroscopy measurements. In principle the frequency-domain and time-domain spectroscopic measurements should generate identical information for a given molecular system. However, when the molecular systems are with several coupled or overlapping vibrational modes, obtain- ing detailed spectroscopic and coherent dynamics information is not as straightforward and rather difficult from either the time-domain or the frequency domain measurements. For the case of air/DMSO interface that is with moderately complex vibrational spectra, we show that the frequency-domain measurement with sub-wavenumber high-resolution sum-frequency generation vibrational spectroscopy is probably more advantageous than the time- domain measurement in obtaining quantita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structure and coherent dynamics of the molecular interfa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