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67篇 |
免费 | 1211篇 |
国内免费 | 7569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1250篇 |
晶体学 | 122篇 |
力学 | 683篇 |
综合类 | 373篇 |
数学 | 2167篇 |
物理学 | 30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3篇 |
2023年 | 261篇 |
2022年 | 307篇 |
2021年 | 337篇 |
2020年 | 232篇 |
2019年 | 263篇 |
2018年 | 181篇 |
2017年 | 283篇 |
2016年 | 373篇 |
2015年 | 362篇 |
2014年 | 760篇 |
2013年 | 521篇 |
2012年 | 616篇 |
2011年 | 634篇 |
2010年 | 627篇 |
2009年 | 564篇 |
2008年 | 689篇 |
2007年 | 573篇 |
2006年 | 557篇 |
2005年 | 595篇 |
2004年 | 644篇 |
2003年 | 739篇 |
2002年 | 701篇 |
2001年 | 697篇 |
2000年 | 599篇 |
1999年 | 487篇 |
1998年 | 546篇 |
1997年 | 466篇 |
1996年 | 406篇 |
1995年 | 410篇 |
1994年 | 367篇 |
1993年 | 366篇 |
1992年 | 371篇 |
1991年 | 359篇 |
1990年 | 359篇 |
1989年 | 372篇 |
1988年 | 216篇 |
1987年 | 201篇 |
1986年 | 166篇 |
1985年 | 133篇 |
1984年 | 122篇 |
1983年 | 91篇 |
1982年 | 17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41.
通过三点弯动态冲击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分支交错层状仿生复合材料的动态断裂韧性。首先设计并制备了分支交错层状仿贝壳复合材料试样,即将一种脆性刚性材料和一种橡胶类材料分别作为复合材料的硬质层和软胶层;随后采用改进的分离式Hopkinson压杆装置进行了三点弯冲击实验;接着讨论了初始冲击速度、硬质材料长宽比、软质材料层厚度对复合材料试样动态断裂行为的影响;最后采用ABAQUS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宽度和不同冲击方向对复合材料试样动态断裂韧性和裂纹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冲击速度和硬质材料长宽比增加、软胶层厚度减小,裂纹越倾向于沿直线扩展,反之,裂纹越倾向于绕过硬质材料沿着软胶层呈折线扩展;试样的峰值动载荷和起裂时间也随之增大。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结构总宽度的增大,试样断裂韧性增加,裂纹倾向于绕过硬质材料沿着软胶层扩展;采用实验设计的冲击方向时,试样的断裂韧性高于其他方向。 相似文献
242.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不同数量的锂离子引起的硅材料晶体结构的变化以及在嵌锂过程中形成LixSi(x=1、2、2.4、4.4)合金相的形成能与电子结构.采用LST/QST方法计算过渡态,模拟合金体相中的锂离子迁移过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嵌锂数量的增加,硅晶胞的体积在不断增大;LixSi合金相的形成能为负值,表明在嵌锂过程中锂离子和硅原子可以自发形成这些合金相,其中Li7Si3合金最容易形成;随着嵌锂量的增加,锂离子在费米能级处s轨道提供的电子数逐渐增加,锂硅合金在费米能级处的电子数量呈增大趋势,表明锂硅合金的导电性越来越优;常温下Li2Si体相中很难直接形成锂离子空位,但锂离子空位的迁移过程很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243.
244.
上海超声波仪器厂新近研制成功了一种新颖的大功率超声波塑料焊接机,它是焊接热塑性塑料制品的最新设备,各种注塑而成的胶件都可以使用该设备进行焊接,不需要任何熔剂、粘合剂或其他辅助品,它具有焊接速度快、质量高、外形美观等优点。 超声波塑料焊接机用途广泛,只要使用热塑性胶件的行业都可适用,如电子工业、汽车工业、电器制造、玩具、家庭用品、包装及一般塑料行业等。 本设备可根据不同焊接对象进行熔焊、嵌焊、铆焊等,由于本设备输出功率较大,所以对较大面积的塑料作进行传输焊接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245.
用同步泵浦染料激光器与时间相关单光于计数技术相结合,测量了孔雀绿和结晶紫水溶液的表面发光。在激发波长为608nm时,除了观测到304nm二次谐波外,还观测到了由双光于吸收所产生的荧光。 相似文献
246.
本文报道三硼酸锂(LBO)晶体的瞬态前向相干多光子散射,实验表明LBO晶体内部同时发生x~(2)和x~(3)非线性相互作用过程,而未发现光耦合效应,测量了LBO晶体的光栅寿命上限. 相似文献
247.
248.
249.
250.
Morphology evolution of prior β grains of laser solid forming (LSF) Ti-xAl-yV (x 11,y 20) alloys from blended elemental powders is investigate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grain morphology is revealed by incorporating columnar to equiaxed transition (CET) mechanism during solidification. The morphology of prior β grains of LSF Ti-6Al-yV changes from columnar to equiaxed grains with increasing element V content from 4 to 20 wt.-%. This agrees well with CET theoretical prediction. Likewise, the grain morphology of LSF Ti-xAl-2V from blended elemental powders changes from large columnar to small equiaxed with increasing Al content from 2 to 11 wt.-%. The macro-morphologies of LSF Ti-8Al-2V and Ti-11Al-2V from blended elemental powders do not agree with CET predictions. This is caused by the increased disturbance effects of mixing enthalpy with increasing Al content, generated in the alloying process of Ti, Al, and V in the molten pool.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