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20篇
  免费   680篇
  国内免费   7169篇
化学   12926篇
晶体学   195篇
力学   70篇
综合类   248篇
数学   119篇
物理学   1611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238篇
  2015年   239篇
  2014年   556篇
  2013年   849篇
  2012年   418篇
  2011年   479篇
  2010年   494篇
  2009年   615篇
  2008年   632篇
  2007年   592篇
  2006年   662篇
  2005年   600篇
  2004年   659篇
  2003年   640篇
  2002年   645篇
  2001年   585篇
  2000年   492篇
  1999年   480篇
  1998年   503篇
  1997年   469篇
  1996年   505篇
  1995年   511篇
  1994年   317篇
  1993年   277篇
  1992年   381篇
  1991年   364篇
  1990年   359篇
  1989年   309篇
  1988年   88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选用(1,1'':3'',1″-三联苯)-3,3″,4'',5,5″,6''-六羧酸(H6L)为配体,在溶剂热条件下,与Tb3+离子反应得到配合物[Tb (L)0.5(H2O)2]·7H2O (1)。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对该配合物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同时,对其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于正交晶系,Cmca空间群,a=2.661 61(7) nm,b=1.421 03(4) nm,c=2.109 88(6) nm。拓扑计算表明配合物1是一个新颖的(6,6)-连接的三维网络结构,符号为(48.66.8)(49.66)。该配合物具有强的荧光发射,可以快速检测水溶液中的二甲硝咪唑和四环素且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可回收性好。通过实验和密度泛函理论相结合,揭示了荧光猝灭机理。  相似文献   
922.
报道了2个基于四甲基取代胍环的三明治型四核稀土簇合物, [Ln4(μ3-OH)4(μ2-OH)2(H2O)4(NO3)2(TMeQ[6])2]·(NO3)4·26H2O(Ln=Dy, 1; Ln=Tb, 2)。晶体结构分析显示2个簇合物包含2个四甲基取代胍环夹心的四核稀土立方烷结构, [Ln4(μ3-OH)4]8+。磁性研究显示化合物1显示了慢磁弛豫行为。由于胍环配体可以有效的传递能量给稀土铽离子, 化合物2具有较好的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923.
合成了3个巢式磷碳硼烷镍配合物[NiCl(Py){7,8-(PPh2)2-7,8-C2B9H10}].CH2Cl2(1)、[Ni{7,8-(PPh2)2-7,8-C2B9H10}2](2)、[Ni{7,8-(OPPh2)-7,8-C2B9H10}{7,8-(PPh2)-7,8-C2B9H10}](3),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以及单晶衍射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镍离子的配位环境在这3个配合物中都是稍微扭曲的平面方形,其中2个配位位置由磷碳硼烷配体的两个磷原子占据,另外2个配位位置分别由氯离子、吡啶氮原子或者氧化的磷碳硼烷配体的氧原子占据。借助于分子间的C-H…Cl氢键或者C-H.H-B双氢键作用,3个配合物都可以形成一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924.
合成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表征了配合物{[Zn(HL)(H2O)(SO4)]·H2O}n1),[Cd(HL)Cl2](2)和[Cd(HL)I2](3)的结构(HL为喹啉-8-甲醛乙酰腙)。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1中,中心Zn(Ⅱ)离子的配位构型为扭曲的八面体,与来自1个中性三齿配体HL的ONN原子供体,1个水分子和2个μ2桥联的硫酸根配位,从而形成沿b轴方向的一维链。配合物23中Cd(Ⅱ)与1个中性三齿配体HL和2个卤素阴离子(2中为氯离子,3中为碘离子)配位,配位构型为扭曲的四方锥。乙腈溶液中,配合物3与配体HL几乎无荧光发射,而配合物12分别在428和408 nm处有强荧光。  相似文献   
925.
合成了2个新的手性L-亮氨酸萘酚醛和L-苯丙氨酸萘酚醛希夫碱氧钒配合物, [VO(Naph-Leu)(OMe)(CH3OH)] (1)和[VO(Naph-Phe)(OMe)(CH3OH)] (2)。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 1晶体属于正交晶系, P21212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a=0.946 80(8) nm, b=3.246 3(3) nm, c=0.662 37(5) nm, V=2.035 9(3) nm3, Z=4, F(000)=864, R1=0.046 3, wR2=0.112 7, S=1.076。2晶体属于单斜晶系, P21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a=1.113 41(11) nm, b=0.724 09(6) nm, c=1.342 99(12) nm, V=1.047 95(16) nm3, Z=2, F(000)=464, R1=0.035 8, wR2=0.088 8, S=1.024。测定了它们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圆二色光谱, 讨论了紫外吸收光谱和圆二色光谱性质。  相似文献   
926.
合成并表征了3个含Cu2X2结构单元的双核Cu(Ⅰ)配合物[Cu2(μ-X)2(deebq)2] (其中deebq=2, 2′-联喹啉-4, 4′-二甲酸乙酯;X=Cl (1), Br (2) or I (3))。化合物1~3同构, 其晶体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为P1, 具有相似的晶胞参数和晶体堆积结构。Cu2X2双核单元具有反演中心对称性, 每个Cu+与deebq配体中2个N原子、2个μ2桥联的卤素X-阴离子配位, 形成扭曲的四面体配位环境。通过deebq配体中苯环间π…π堆积, 相邻双核分子形成超分子一维链, 超分子链间存在弱范德瓦尔斯引力。在二氯甲烷溶液中, 3个化合物都存在1个宽而不对称的电荷迁移吸收带(500~630 nm区域), 其强度和位置不受桥联X-配体影响。因此, 电荷迁移带归属为由Cu+中心到deebq配体的电荷转移。在二氯甲烷溶液中, 3个化合物发射强荧光, 发射带中心波长位于400 nm处, 该发射带归属为deebq配体内的π-π*电子跃迁。在固体以及二氯甲烷溶液中, 都没观察到从金属中心到配体的MLCT发射带。  相似文献   
927.
合成了2个苯甲羟肟酸有机锡配合物:[(o-Cl-C6H4CH2)2Sn (C6H5CONO)2](1)和[(o-CH3-C6H4CH2)2Sn (C6H5CONO)(C6H5COO)](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热重分析、单晶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对其结构进行量子化学从头计算和体外抗癌活性研究。结果显示:配合物均为单锡核结构,配合物1为六配位的畸变八面体构型,配合物2为五配位的畸变三角双锥构型;配合物1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肝癌细胞(HuH-7)和肺腺癌细胞(H1975)显示出比临床使用的顺铂强的抑制活性,而配合物2的抑制活性要弱得多。  相似文献   
928.
采用MnCl2(或Mn(NO3)2)与teaH3和KSCN混合配体合成了1个七核锰配合物{K[MnⅡMnⅢ6(teaH)3(tea)3(NCS)6]}n(1)(teaH3=三乙醇胺),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通过X-单晶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1的阴离子由外围6个锰髥与1个中心Mn髤通过6个μ3-O键连接成1个类似车轮的环状结构。直流磁化率研究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具有较高的自旋基态(S=29/2),其磁性行为说明在高自旋的Mn髤和Mn髥之间存在铁磁性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29.
金属配合物抗肿瘤研究,尤其是铂类药物,已取得了相对令人瞩目的成功,但同时也面临着包括耐药性和毒副作用等诸多问题。近年来钌配合物作为新的抗癌药物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非铂系药物中,金钌配合物;拓扑异构酶;G-四链体;端粒酶属钌配合物是最有前途的抗癌药物之一,国际上普遍认为钌和钌的配合物属于低毒性,容易吸收并在体内很快排泄。本文将着重介绍钌配合物与DNA结合后进一步引发的细胞内核酶活性抑制研究,从新的角度来诠释钌配合物的抗肿瘤研究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930.
合成了2个配位聚合物{[Cd(btaa)(phen)(CH3COO)]·H2O}n(1)和{[Ag2(btaa)(4,4-bpy)2](NO3)·2H2O}n(2)(Hbtaa=1H-苯并三氮唑-1-乙酸,phen=1,10-邻菲啰啉,4,4-bpy=4,4-联吡啶),采用单晶X-射线、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中的镉离子通过1H-苯并三氮唑-1-乙酸根桥连成一位螺旋链状结构。在配合物2中,银离子被4,4-联吡啶连接成一维链状结构,这些一维链通过1H-苯并三氮唑-1-乙酸根桥连以及Ag···Ag作用和π-π堆积连接成一维梯子状结构。此外,还研究了配合物1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