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07篇
  免费   891篇
  国内免费   3628篇
化学   6939篇
晶体学   95篇
力学   514篇
综合类   288篇
数学   1702篇
物理学   2188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97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235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213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231篇
  2016年   279篇
  2015年   295篇
  2014年   592篇
  2013年   407篇
  2012年   505篇
  2011年   508篇
  2010年   497篇
  2009年   436篇
  2008年   583篇
  2007年   461篇
  2006年   447篇
  2005年   491篇
  2004年   542篇
  2003年   432篇
  2002年   437篇
  2001年   395篇
  2000年   317篇
  1999年   282篇
  1998年   300篇
  1997年   262篇
  1996年   252篇
  1995年   278篇
  1994年   230篇
  1993年   206篇
  1992年   154篇
  1991年   172篇
  1990年   148篇
  1989年   167篇
  1988年   77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运用分子力学方法研究了 3个含溴代胞嘧啶的分子内三螺旋及相应的未溴代分子内三螺旋DNA .理论结果表明 :当分子内三螺旋Hoogsteen嘧啶链的胞嘧啶被溴代胞嘧啶取代后其稳定性最强 ;而当分子内三螺旋 2条嘧啶链的胞嘧啶同时被溴代后 ,其稳定性最差 .从分子力学计算得到 ,4种分子内三螺旋的碱基以C3′ endo糖环构象为主 .在三螺旋YTCY( 2条嘧啶链中的胞嘧啶均被溴代胞嘧啶取代 )中 ,也含有一定数量的C2′ endo糖环构象 .因此 ,分子内三螺旋YTCY是A DNA和B DNA的综合体 ,而其他 3种三螺旋则是典型的A DNA .  相似文献   
142.
天然多溴代羟基二苯醚类化合物是存在于海洋海绵体中的一类抑菌活性物质,国内外学者对此类物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发现他们具有良好的抑菌性,能有效抑制多种有害菌[1-4]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3.
铁(Ⅲ)-氟哌酸-鸟苷酸三元络合物的荧光特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徐岩  沈含熙  黄汉国 《分析化学》1997,25(4):419-422
铁(Ⅲ)及铜(Ⅱ)离子能与氟哌酸(NF)形成络合物而猝灭氟哌酸分子的内源性荧光。通过温度对其猝灭行为的研究,确认铁(Ⅲ)及铜(Ⅱ)离子与氟哌酸形成了基态络合物,并采用荧光法测定了其组成为Me:NF=1:1。当有鸟苷酸存在时,发现鸟苷酸与铁(Ⅲ)离子对氟哌酸荧光具有协同猝灭作用。确认形成了铁(Ⅲ)-鸟苷酸-氟哌酸三元络合物。为铁(Ⅲ)离子在氟哌酸与DNA结合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144.
在 p H1 0 .5的 NH3- NH4 Cl缓冲溶液中 ,在聚乙烯醇存在下 ,乙基罗丹明 B与大豆甙形成 1∶ 1有色缔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5 65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 .0 1× 1 0 4 L· mol- 1· cm- 1,大豆甙在 1 .6~ 6.2 m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大豆提取液中大豆异黄酮甙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5.
用三丁基氯化锡与戊二羧酸二钠以2:1摩尔比反应,合成了双(三丁基锡)戊二羧酸酯,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和结构测定。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表明,化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c,晶胞参数:a=13.984(3),b=16.164(3),c=16.894(3)A,β=107.457(3)°,V=3642.9(11)A3,Z=4,C29H60O4Sn2,Dc=1.251g/cm3,μ=1.394 mm-1,R=0.0500,wR=0.0874,F(000)=1416。晶体结构中存在2种化学环境不同的三角双锥构型的锡原子,由于配体中2个羧基在不同方向的交联作用,使化合物呈现三维立体骨架结构,并且在骨架结构中存在沿a、b、c轴3个方向伸展的规则的大环直孔道。  相似文献   
146.
用偏光显微镜DSC,IR和WAXD等测试方法对聚环氧乙烷/聚乙基恶唑啉共混体系结晶行为及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EO含量在30%以上的共混体系中,几乎完全被球晶充满,非晶态PEOX作为微区分散在大球晶之间或之中;含量为20%的共混体系照片上呈树枝状晶;含量低于10%时则看不到结晶出现,体系形成单一的非晶相。  相似文献   
147.
欧阳新华  曾和平 《有机化学》2005,25(11):1410-1415
设计合成了2-(N'-乙基咔唑-3'-烯基)-8-羟基喹啉. 以UV-Vis, 1H NMR, FT-IR, 元素分析和MS进行了结构表征, 并测定了产物的光致发光(PL)性质. 运用Gaussian98量子化学程序包, 采用B3LYP密度泛函(DFT)的方法, 在6-31G(d,p)水平上对分子的几何构型进行结构优化; 预测目标产物的振动光谱, 结果表明与实验值相符.  相似文献   
148.
N,N-dimethyl-N-methacryloyloxyethyl-N-carboxyethyl ammonium (DMMCA) was graft-copolymerized onto the surface of segmented poly(ether urethane) (SPEU) and PE film. The carboxybetaine structure on SPEU and PE film surfaces was confirmed by ATR-FTIR, XPS and water contact angle measurements. Through the experiments with platelet adhesion and protein adhesion assay in vitro, the two materials studied, including poly-DMMCA gel, all show excellent nonthrombogenicity. This confirms once again that the zwitterionic molecular structure on the surfaces of materials is essential for improving their nonthrombogenicity and biocompatibility.  相似文献   
149.
本文研究了新显色剂1-(对-偶氮苯)-3-(2-噻唑)-三氮烯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存在下,与锌(Ⅱ)显色反应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在pH13.0~14.0范围内,锌(Ⅱ)与题示试剂形成1:3的稳定粉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45nm,试剂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63nm。配合物表现摩尔吸光系数在545nm处为9.6×10 ̄4L·mol ̄(-1)*cm ̄(-1);0~24μg/25mLZn符合比耳定律。该试剂对锌的选择性良好。方法用于铝合金中锌的直接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0.
在许多重要的金属蛋白中,都存在ⅡB金属与半胱氨酸残基配位的活性中心M(Cys-S)_n.锌、镉、汞与含硫配体的配位化学作为M(Cys-S)_n中心的化学基础,三配位的[M(SR)_3]被认为是金属蛋白中ⅡB金属的一种配位形式.而近年来,Koch报道了平面三配位的锌、镉、汞的硫酚配合物[(n-Pr)_4N][Zn(SC_6HMe_4-2,3,5,6)_3]和[PPh_4][Cd(SC_6H_2Pr_3~i-2,3,6)_3]及[(n-Pr)_4N][Hg(SC_6H_2Pr_3~i-2,4,6)_3]的晶体结构.他们在实验中由于晶体迅速失去溶剂而未能测定以2,4,6-三异丙基硫酚为配体的锌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最近我们合成了这个配合物,并测定了其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