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3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59篇
化学   1312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104篇
综合类   57篇
数学   949篇
物理学   1266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67篇
  2022年   216篇
  2021年   241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8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将课程思政应用到"无机化学和化学分析"教学中,更好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应做到守正与创新。本文以价值引领为切入点,介绍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内容设置和课堂讲授等环节,力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法治意识、生态意识、工程伦理、人文关怀等科学素养,深入践行立德树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3.
在讲授元素无机化学时,把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化学知识、化学智慧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将元素无机化学讲授与课程思政教学有机融合,从而增加理科课堂的文化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144.
万超  于洋  霍波 《力学与实践》2022,(2):379-384
新一轮科技变革业已开始,我国正在大力推动“新工科”建设。力学专业作为工科的关键基础之一,需要结合新时代工程教育改革方向来推进专业教育与学科建设。本文以生物力学与仿生跨学科课程为例,分析了当前跨学科课程所面临的学生缺少了解、教师定位不清、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提出了与低年级通识教育、基础力学课程、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针对性措施,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总结,以期为现有工科中的跨学科课程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5.
彭桓武老师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的获得者,不仅是蜚声中外的物理大师,还是一位培养了许多优秀物理学家的教育宗师.他所授的课融会贯通、高屋建瓴、深入透彻、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46.
本文基于ETA物理认知模型(即完整的物理认知由实验物理(Experimental Physics)认知、理论物理(Theoretical Physics)认知、应用物理(Applying Physics)认知构成)分析物理课程思政教育的内涵,指出其核心是物理认知能力培养,包括认知模型的构建、物理方法的训练、物理精神的养...  相似文献   
147.
宋天佑  王莉  张丽荣  徐家宁 《化学教育》2022,43(14):100-104
回顾了吉林大学无机化学学科教材建设的历史,从恢复高考招生制度后我国的第一部无机化学教材的编写,到该书第2版、第3版的修订,到配套的无机化学实验教材及无机化学习题集、无机化学习题解答的编写,处处凝结着无机化学教师们智慧的结晶,形成了厚重的历史积淀。随着新世纪的到来,顺应新时代要求、新兴的编者队伍在教学实践中成长壮大,编写出全新的无机化学教材。经过几代教师的努力,无机化学教材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多层次、系统性、立体化、高质量的精品无机化学教材体系,可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教学计划的需求,在全国高校无机化学教学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8.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本文以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科学实验》课程为例,提出了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该课程的改革方案。首先分析了高分子科学实验课程现存的问题,然后从制定符合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的教学大纲、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的优化、授课模式的改革及考核方式的完善四个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最终在整合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模式、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加大对学生实验的过程性评价等方面获得了初步成效。建立了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的实验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4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物理实验"课程是2006年安徽省精品课程,作者结合教学研究和精品课程建设经验,总结出了"三个及时融入"的教材建设理念,本文结合实例对该理念的具体含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0.
刘冬梅 《广西物理》2022,(2):115-117
新工科建设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大学物理课程建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方法和科学素养,提高实践实验能力。针对当前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方法单一、教育理念和课程内容更新慢、与学科融合度较差、教育资源紧张等,提出新的大学物理课程改革思路,主要包括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策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进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