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1篇
  免费   309篇
  国内免费   786篇
化学   1489篇
晶体学   30篇
力学   168篇
综合类   131篇
数学   1982篇
物理学   946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286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221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用Rudnick和Stern引入的唯象参数“a”和“b”来描述表面电流,本文推导了金属表面在反射方向产生的光学二次谐波的表达式.由此证明了:从谐波信号随入射光偏振态的变化可以直接得到关于参数“a”的信息.和过去的实验相比,这种方法能更加精确、可靠地测定“a”的数值.  相似文献   
72.
在MP2水平上采用6-311G基组计算了van der Waals复合物X…H2O(X=Li, Na, K)的非线性光学性质(μ, α, β), 讨论了基组效应和电子相关效应对计算结果的贡献. 在MP2/6-311++G(2df, 2pd)水平上计算得到的三个复合物分子X(X=Li, Na, K)•••H2O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结果表明, 三种复合物分子均具有巨大的一阶超极化率, 其中最外层电子的弥散特性对一阶超极化率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取代酰肼化合物是制备偶氮化合物的原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它可以和金属形成稳定络合物,对聚烯烃等高分子材料的“铜害”有良好的防护,因而在电线、电缆、钢丝、轮胎等与铜及其它重金属相接触的高分子工业制品中得到广泛应用,被称为金属减活剂[2  相似文献   
74.
报道了异丙基膦酸单(1一已基一4一乙基)辛酯(PT一2)的正庚烷溶液在硫酸介质中对Sc3+、Fe3+、Lu3+萃取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控制酸度可以使三种元素分高。确定了Sc3+的萃取机理,低酸度下为阳离子交换反应,高酸度下为溶剂化反应,中等酸度下两种反应并存。研究了饱和萃合物的IR、NMR谱。讨论了温度对萃取平衡的影响,低酸度和高酸度下均为放热反应。  相似文献   
75.
轻度交联的聚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HEMA)是众所周知的医用水凝胶,即所谓的“Hvdron”。但其吸水率一般在59%(EWC为37%),并不尽人意。近年来,为了提高这类水凝胶的亲水性及生物相容性,常用一些亲水性的烯类单体进行表面改性或通过共聚以达到此目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是较为常用的这类单体之一。本文合成了含吡咯烷酮基丙烯酸酯类的单体,即丙烯酸2-N-吡咯烷酮基乙酯(PyEA),甲基丙烯酸2-N-吡咯烷酮基乙醋(PyEMA),并研究了这两种单体在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DMAEMA)与过硫酸钾(KPS)所组成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下的聚合。  相似文献   
76.
荧光法研究金属络合物与脱氧核糖核酸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Tb(phen) 2 Cl3 ·H2 O·CH3 CH2 OH与小牛胸腺脱氧核糖核酸 (DNA)的作用方式 ,结果表明 :它们之间的作用存在两种模式 :嵌入与静电作用。运用Tb(phen) 2 Cl3 ·H2 O·CH3 CH2 OH作荧光探针初步研究了Ni(phen) 3 (ClO4) 2 ·3H2 O的两种手性对映体与DNA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这两种对映体的作用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77.
张殷全 《化学教育》2004,25(1):59-61
拉丁文chemia是从阿拉伯文的“炼金术”一词演变而来的,后者则可能来源于希腊语“浇铸”(或“浸液”)、埃及语“黑色”或汉语“金液”。汉译名“化学”一词首见于伟烈亚力主编的《六合丛谈》(1857年-1858年),它得自王韬,是来华传教士戴德生所创并口授于王韬的。本文认为“质理学”一词可能是“化学”一词的有力竞争者。  相似文献   
78.
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血中一氧化碳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及实验证明CO饱和血与正常血一阶导数的振幅高度比为一常数。将CO中毒检血氨稀释液取一半通CO至饱和,与另一半分别加入Na_2S_2O_4后在500~600nm测定一阶导数光谱在579nm处量出振幅值经计算可得CO在血中含量。  相似文献   
79.
一缩二甘醇酸体系荧光分析法同时测定钆和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岭  黄汉国 《分析化学》1994,22(4):380-382
本文研究了Gd^3^+,Tb^3^+与一缩二甘醇酸形成络合物的荧光性能及发光机理,探讨了Gd^3^+,Tb^3^+同时测定的最佳条件和共存离子的影响。Gd^3^+,Tb^3^+的检测限分别为160和3ng/ml。并将该法成功地应用于稀土氧化物中Gd^3^+,Tb^3^+的测定。  相似文献   
80.
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促进下,取代肉桂酸(1a^1g)与二氯亚砜(SOCl2)在20℃酰氯化反应0.5 h,再加入甘氨酸乙酯盐酸盐,在40℃下酰胺化反应4 h,n(取代肉桂酸)/n(SOCl2)/n(甘氨酸乙酯盐酸盐)=1.0/1.2/1.4,合成了一系列取代肉桂酰甘氨酸乙酯(2a^2g),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和MS(EI)确证。并探讨了NMP促进取代肉桂酰甘氨酸乙酯反应可能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