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70篇
  免费   4894篇
  国内免费   16838篇
化学   35432篇
晶体学   638篇
力学   1477篇
综合类   985篇
数学   5071篇
物理学   11299篇
  2024年   303篇
  2023年   1143篇
  2022年   1271篇
  2021年   1292篇
  2020年   1057篇
  2019年   1475篇
  2018年   908篇
  2017年   1338篇
  2016年   1493篇
  2015年   1618篇
  2014年   2500篇
  2013年   2573篇
  2012年   2646篇
  2011年   2609篇
  2010年   2487篇
  2009年   2739篇
  2008年   3156篇
  2007年   2939篇
  2006年   3176篇
  2005年   2721篇
  2004年   2994篇
  2003年   2027篇
  2002年   1201篇
  2001年   1140篇
  2000年   1005篇
  1999年   1095篇
  1998年   768篇
  1997年   653篇
  1996年   585篇
  1995年   541篇
  1994年   500篇
  1993年   499篇
  1992年   565篇
  1991年   540篇
  1990年   412篇
  1989年   397篇
  1988年   260篇
  1987年   120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二芳基乙烯;超声条件下芳基格氏试剂与4-烷基苯乙酮的反应  相似文献   
942.
2-(4-氯苯基)-3-甲基丁酸的消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酸酐及有机惰性溶剂作混合溶剂,少量叔胺等作催化剂,2-(4-氯苯基)-3-甲基丁酸能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基本完全消旋,收率接近90%。  相似文献   
943.
提出了一种由层状前体合成单一晶相镁铁尖晶石的新方法,首先对Mg-Fe(Ⅱ)- Fe(Ⅲ)水滑石的制备进行了系统研究,成功合成了Mg^2+/Fe^2+/Fe^3+摩尔比分别 为1/2/1,4/5/3,2/1/1的系列水滑石层状前体,结果表明在以上三种投料 比下均可制备出晶型较好的水滑石层状前体,并探讨了合成条件对晶体结构的影响 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X射线衍射、振动样品磁强计和穆斯堡尔谱等手段研究了 层状前体焙烧产物的结构、组成、磁性及微观信息,研究表明当 Mg^2+/Fe^2+/Fe^3+投料摩尔比为2/1/1时,焙烧层状前体可得到晶相单一的尖晶 石型铁氧体。  相似文献   
944.
由硝酸镍水溶液和肼基甲酸甲酯(NH_2NHCOOCH_3, MCZ)的水溶液反应,制备 出未见文献报道的配合物[Ni(MCZ)_3]-(NO_3)_2·H_2O。晶体结构测定结果表明, 该晶体属单斜晶系,P2_1/n空间群,晶体学参数为:a = 1.3681 (2) nm,b = 0. 8188 (1) nm,c = 1.6029 (4) nm,β = 92.16 (2)°,V = 1.7943 (6) nm~3, D_c = 1.744 g·cm~(-3),Z = 4,F(000) = 976,μ(Mo Kα) = 1.166 mm~(-1) 。结构采用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优化,除氢原子采用各向同性热参数外,其它非氢原 子均采用各向异性热参数修正,最终偏离因子R_1 = 0.0337,wR_2 = 0.0857。在 该配合物分子中,肼基甲酸甲酯作为双齿配体,由羰基氧原子和端基氮原子与Ni~ (2+)配位,形成五元平面螯合环,配合物分子中共有三个这样的螯合环,中心离子 为六配位八面体构型。配合物的外界是两个硝酸根离子和一个水分子,通过库仑力 和氢键与内界结合在一起。采用TG-DTG,DSC,IR等表征了标量化合物的热稳定性 。在程序升温条件下,该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是由一个弱的吸气热过程和三个较强 的连续的放热过程组成的,由TG-DTG和IR分析结果证明,在325 ℃时的最终分解产 物为NiO,得到了化合物的分解机理。  相似文献   
945.
三氮唑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1,2],尤其是利用5 氨基 1H 1,2,4 三氨唑 3 羧酸为原料制得的Schiff碱具有较强的生根性能和较好的细胞分裂活性[3,4]本文以5 氨基 1H 1,2,4 三氨唑 3 羧酸为原料,经Sandmeyer反应将 NH2转变 Cl、 Br、 I和 CN。其合成路线如下:1 实验部分1 1 仪器与试剂Impact 420型傅里叶红外光谱仪;HP8452A二极管阵列紫外/可见光光度计;PE 2400型元素自动分析仪:XL 200MHz超导核磁共振仪;M 80AGC/MS质谱仪。5 氨基 1H 1,2,4 三氮唑 3 羧酸(工业纯,武汉中储鹤翔新技术有限公司,纯度95%以上),其余试剂均…  相似文献   
946.
通过对Fe(O)催化烯烃自由基环化反应的研究,发现以Fe(O)为催化剂催化三氯 乙酸烯丙酯分子内自由基环化反应可以高化学选择性得到五元环内酯产物,反应中 不需加入配体。和大多数自由基反应一样,反应温度与催化剂用量对该反应的转化 率和产率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7.
利用248 nm(KrF)激光光解技术研究了乙腈-水(97︰3)溶液中2-蒽醌磺酸激发三重态电子转移光氧化高聚鸟嘌呤核苷酸的原初过程.直接检测了上述电子转移氧化反应生成的阴阳离子自由基对的瞬态吸收光谱,分别获取了各自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协同反应的自由能变化,阐明了电子转移反应的三重态机理.  相似文献   
948.
张成仁  王柳  葛燕丽  巨修练 《有机化学》2007,27(11):1432-1437
设计并以噁唑、苯并噁唑及1,3,4-噁二唑硫醇与卤代烃反应合成了14个硫醚类杂环化合物, 其中13个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通过1H NMR谱、MS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 采用MTT [3-(4,5-dimethylthiagol-2-yl)- 2,5-diphenyltetrogolium bromide]法对14个目标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测定, 结果表明: 在10-5 mol/L 浓度下, 10个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具有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949.
从弯距翠雀花(Delphinium campylocentrum Maxim.)全草中分离得到7种二萜生物碱, 其中弯翠生(1)和弯翠亭(2)为两个新的C19-二萜生物碱, 其余5个为已知的二萜生物碱. 化合物12的结构通过现代波谱技术, 包括二维核磁共振谱和高分辨质谱, 予以了确证.  相似文献   
950.
用微型反应注射成型机制备了以聚氨酯(PU)为弹性相的两类同步互穿聚合物网络(SIN),其刚性相分别采用保留仲羟基的乙烯基酯树脂(VERH)以及封闭仲羟基的乙烯基酯树脂(VERA)。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在线跟踪了这类互穿网络的生成过程,发现刚性网络抑制了PU网络中硬段有序结构的形成,两个网络间有一定程度的互穿,而两个网络间的化学键作用进一步削弱氢键强度。自旋—自旋弛豫时间的测定进一步表明网络间存在一定的互穿以及刚性相对于PU硬段结晶的抑制作用。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其SIN的形态有关。VERA网络对PU表现出明显的增强作用,而由VERH网络形成的SIN则由于体系相分离进程受到严重阻碍而使材料性能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