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48篇 |
免费 | 683篇 |
国内免费 | 3265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6194篇 |
晶体学 | 135篇 |
力学 | 126篇 |
综合类 | 156篇 |
数学 | 926篇 |
物理学 | 145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96篇 |
2023年 | 181篇 |
2022年 | 196篇 |
2021年 | 199篇 |
2020年 | 177篇 |
2019年 | 182篇 |
2018年 | 102篇 |
2017年 | 166篇 |
2016年 | 185篇 |
2015年 | 181篇 |
2014年 | 397篇 |
2013年 | 392篇 |
2012年 | 264篇 |
2011年 | 301篇 |
2010年 | 276篇 |
2009年 | 348篇 |
2008年 | 393篇 |
2007年 | 379篇 |
2006年 | 382篇 |
2005年 | 391篇 |
2004年 | 368篇 |
2003年 | 323篇 |
2002年 | 307篇 |
2001年 | 309篇 |
2000年 | 242篇 |
1999年 | 279篇 |
1998年 | 235篇 |
1997年 | 268篇 |
1996年 | 188篇 |
1995年 | 208篇 |
1994年 | 171篇 |
1993年 | 162篇 |
1992年 | 191篇 |
1991年 | 126篇 |
1990年 | 129篇 |
1989年 | 123篇 |
1988年 | 56篇 |
1987年 | 41篇 |
1986年 | 25篇 |
1985年 | 19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9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系统研究了β,β-不饱和硫酮在[4+2]环加成反应中的行为.选取5-芳亚甲基四氢噻唑-2,4-二硫酮作为反应的杂共轭双烯体系,与N-苯基马来酰亚胺等嗜双烯作用,得到12个新化合物.观察到丙烯酸乙酯和丙烯腈在对杂共轭双烯进行[4+2]环加成反应时存在着某种区域选择性.初步探讨了这类环加成反应条件及反应物的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12.
稀土金属与N—亚水杨基甘氨酸的配合物的合成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莉萍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1997,4(3):58-61
使用甘氨酸与水杨醛合成的希夫碱试剂,与轻稀土金属La(Ⅲ),Pr(Ⅲ),Sm(Ⅲ),Eu(Ⅲ),Y(Ⅲ)形成配合物,分析此配合物结构,证明此配合物有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3.
14.
应用薄层色谱法(TLC)使对硫膦中的主成分,o,o'-二甲基-对硝基苯基硫代膦酸酯(DMNPTP),与以杂质共存的二硝基与邻硝基衍生物分离.TLC法中用硅胶(G254)作吸附剂,用石油醚与乙酸乙酯(8 2)的混合物作为展开溶剂,经TCL分离后,用刀片将样品(含DMNPTP)的色谱带括下,经蒸发除去有机溶剂,用硝酸-高氯酸加热消化并蒸发至干后,用硝酸溶解残渣.此时,溶液中原来以DMNPTP存在的化合物已转化为正磷酸盐,随即用磷钒钼杂多酸光度法测定其磷含量,测定波长为其吸收峰450 nm,由测定值换算为DMNPTP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简要分析了多氯联苯(PCBs)的来源及其对环境构成的危害,介绍了PCBs在超(亚)临界水中的反应及其处理效果。分别从超临界水氧化、超临界水裂解及亚临界水还原三个方面阐明了超临界反应过程中PCBs降解的反应路径和降解效率,解释了共溶剂(甲醇、苯)、碱催化剂(Na2CO3、NaOH)、氧化剂(NaNO3、NaNO2)等对PCBs脱氯和分解的增效作用机理。发现在超临界水氧化与超临界水裂解条件下CH3OH对PCBs降解反应的促进机制有所不同,碱催化剂通过中和反应过程中产生的HCl生成NaCl沉淀导致体系中Cl的含量降低,从而促进脱氯反应的进行。对反应器防腐、处理的经济性方面略作讨论,在总结上述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PCBs的超临界反应处理技术未来发展的若干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亚纯函数的一些精密的基本不等式。应用它们,我们得到了亏量和的精确估计。主要结果为:设f(x)于开平面超越亚纯,k为一正整数,则以及这里ε是任意的小正数,a与b是任意两个判别的有穷复数。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高阻恒流源驱动的光发射二极管(LED)的输出光场的振幅噪声压缩与电,光量子效率,漏电流效应,泵浦残余噪声频率的关系,指出高阻恒流技术不仅使任意纵模产生振幅噪声压缩,而且由于仅在高阻恒流下各纵模间存在负量子相关,使得LED总输出光场的振幅噪声压缩加深。 相似文献
18.
19.
超分辨重建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高分辨成像技术一直是航天、遥感、目标识别等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光学成像到光电数字成像的转变,如何提高CCD的几何分辨率,已成为研制高分辨光电成像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理论和工程实现的角度介绍了超分辨成像的技术原理,分析了实现超分辨重建技术的几种方法,主要描述了微扫描和亚像元两种重建技术的实现方式,指出了目前超分辨技术存在的缺陷。最后,针对超分辨技术中无混淆重建带宽较窄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将光学编码技术与目前的亚像元技术相结合,可将重建带宽拓展3倍。研究结论指出:融合了光学,光电子学和信号处理的成像系统的综合设计,将是未来成像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