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90篇
化学   72篇
晶体学   35篇
力学   6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2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玻璃基片上旋涂生长了ZnO、Fe, Ni单掺杂及(Fe,Ni)共掺杂ZnO薄膜.产物的显微照片及XRD图谱结果表明, 该方法所制备的ZnO薄膜表面均匀致密,都存在(002)择优取向,具有六角纤锌矿结构,晶粒尺寸平均在13 nm 左右,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试结果显示掺杂ZnO薄膜均存在室温铁磁性.光致发光(PL)测量表明所有样品薄膜的PL谱主要由较强的紫外发光峰(394 nm)、蓝光峰(420 nm)、绿光峰(480 nm)组成.Fe、Ni单掺杂和共掺杂并不改变ZnO薄膜的发光峰位置,但掺杂后该紫外发光峰减弱,420 nm处的蓝光峰增强.  相似文献   
332.
Mg掺杂对ZnO薄膜结构与磁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方法在单晶Si(100)衬底上制备Zn1-xMgxO薄膜,研究了退火温度和氧压对Zn1-xMgxO薄膜的结构和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g掺入量影响ZnO结构相变,当x≥0.25时,Zn1-xMgxO薄膜由六角纤锌矿结构变为立方结构,同时磁性增强.随着氧压的增大和后续退火温度的升高,都会使饱和磁化强度(Ms)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分析表明磁性的变化都与样品中的表面缺陷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333.
非磁性元素掺杂ZnO稀磁半导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ZnO基稀磁半导体的磁性来源和机理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传统的磁性3d过渡族元素掺杂ZnO容易形成铁磁性的第二相,而非磁性元素掺杂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一弊端,是研究稀磁半导体磁性来源和机理的理想体系.而且理论计算和实验方面已经报道了室温以上的铁磁性.本文从实验上和理论上综述了非磁性元素掺杂ZnO基稀磁半导体最近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34.
随着体系维度的降低,材料内部的量子限制效应和电子关联作用会相应地增强,往往可以衍生一些新奇的物理特性.在钙钛矿材料中,姜泰勒扭曲和轨道序通常会引起丰富的电子关联行为.本文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对称性分析和蒙特卡罗模拟等方法,对比研究了钙钛矿氟化物KCuF3及其单层结构,揭示了钙钛矿二维化引起的晶格动力学、结构、电子及磁性质等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KCuF3块体中出现的协作姜泰勒扭曲和面内交错轨道序可以维持到单层极限,导致单层为二维铁磁绝缘体.与块体相不同的是,在单层中姜泰勒扭曲模式作为原型相的软模出现,且单层的绝缘性不依赖于姜泰勒扭曲的出现,而是与电子关联效应的增强有关.本文为研究二维钙钛矿材料以及设计基于钙钛矿的二维铁磁体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335.
本文主要考虑不同掺杂量对水热合成Zn1-xNixO稀磁半导体粉体的影响.采用水热法,以3 mol/L NaOH作为矿化剂,在240℃下,保温24 h左右,进行Ni掺杂(x=0.05,0.1,0.2),合成Zn1-xNixO稀磁半导体晶体.XRD、FE-SEM测试表征晶体的物相组成和晶体形貌,XRD表明所制备的zn0.95Ni0.05O稀磁半导体晶体发育比较完整.通过UV-vis测试进一步说明掺杂的效果.VSM测试表明,所制备的样品在室温下有良好的磁滞回线,表现出铁磁性.  相似文献   
336.
The XYZ antiferromagnetic model in linear spin-wave frame is shown explicitly to have an su(1,2) algebraic structure: the Hamiltonian can be written as a linear function of the su(1,2) algebra generators. Based on it, the energy eigenvalues are obta/ned by making use of the similar transformations, and the algebraic diagonalization method is investigated. Some numerical solutions are given,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only one group solution could be accepted in physics.  相似文献   
337.
在对称破缺Hartree近似下讨论了由Hubbard模型描述的金属超晶格。研究了由磁性金属层和非磁金属层组成的超晶格基态的反铁磁性。  相似文献   
338.
钟立军  陶瑞宝 《物理学报》1992,41(12):2003-2007
应用第二类相变的对称理论于磁性体系,导出了不同于幺正群情形的共表示的Molien函数;讨论了FeRh合金的对称破缺方向;发现由于磁群的共表示非磁群的真正同态,共表示意义下的等价不可约表示可导致不同的对称破缺;存在Oh1⊕θOh1→C4v1⊕θ[D4h1-C4v1]的连续磁相变,与实验结果一 关键词:  相似文献   
339.
用高分辨电子显微学方法研究了Ni80Fe20/Mo磁性多层膜,结果表明:(1)多层膜的结晶状态,随Mo非磁性层厚度而变化.当Mo层厚度为0.7nm时,多层膜基本为非晶;当Mo层厚度大于1.6nm时,Mo层和NiFe层内分别结晶为体心立方和面心立方多晶,层内晶粒尺寸为2—6nm.(2)在Mo层厚度为1.6和2.1nm的多层膜中,NiFe层和Mo层之间存在两种取向关系:(110)Mo∥(111)NiFe,[111]关键词:  相似文献   
340.
利用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增强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 (ECR-PEMOCVD)方法,采用二茂锰(Cp2Mn)作为Mn源,高纯氮气作为氮源,三乙基镓(TEGa)作为Ga源,在蓝宝石(α-Al2O3)(0001)衬底上外延生长GaMnN稀磁半导体薄膜.反射高能电子衍射(RHEED)、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了GaMnN薄膜的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GaMnN薄膜均表现出良好的(0002)择优取向,表明制备的薄膜倾向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