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中学阶段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硫气体的品红溶液分为酸性品红和碱性品红2种。通过设计集演示、对比于一体的绿色环保二氧化硫性质实验装置,优化实验条件,探讨了酸性品红和碱性品红与SO2、酸碱反应的性质差异及褪色机理,并提出鉴别酸性品红和碱性品红的简便办法。 相似文献
12.
在对已有试题难度量化工具进行改进的基础上,建构了化学加试题难度评估工具。对2015年至2019年国家新高考实验区浙江省的8次化学选考加试题的难度进行了量化评价。结果表明,8次化学加试题整卷难度变化较大,但同一学年、有相同学生可能参与的2次化学选考的整体难度相近;加试题能力特征和难度差异明显,“有机化学基础”加试题(第32题)难度相对稳定,而第30题(化学反应原理)与第31题(实验化学)加试题难度却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在对8次化学加试题的难度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也对如何提高加试题的编制质量,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从定量角度证明了该反应的氧化剂,并解释了氢氧根离子在反应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验表现出的铝与不同碱溶液反应的差异,进一步探讨了几种阳离子对铝与碱溶液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创刊的PHYSICAL REVIEW PHYSICS EDUCATION RESEARCH(PRPER)一直是国际上物理教育研究领域的权威期刊。本文聚焦于具有中国元素的物理教育研究在PRPER的呈现情况,统计了PRPER于2005年至2022年发表的文章共计1034篇,从中整理出含有中国元素的105篇文章,利用文献分析的方法,从中国作者、中国高校、中国样本、发文数量变化、研究领域分布及代表性工作等方面,对这些文章进行了全面梳理,并从中总结了近年来中国物理教育研究发展的特点。数据显示,PRPER创刊伊始中国作者发表文章的数量较少,进入2012年后,发文数量呈现上升趋势,有越来越多的综合性高校的物理教学和科研团队投入到物理教育研究中,研究范围囊括评估、研究方法、课程与教学、问题解决、认知与心理、概念理解、认识论、态度和信念等多个方面,且具备持续产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830—1969年间出本的18种美英解析几何教科书的考察,发现了除定积分以外的四种求抛物线弓形面积的方法,即比例法、阿基米德法、切线法和矩形分割法,这些方法为今日高中解析几何教学特别是解析几何问题的编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相似文献
16.
利用工业上应用广泛的铝阳极氧化电解实验及其着色工艺,阐述该实验原理及着色机理,用食用色素对阳极氧化后的铝片着色,得到色彩丰富的铝片,并制备出一种可以检验气体酸碱性的简易气体酸碱性检测器。该实验可以用于拓展课堂的实验教学,简便易行、原料易得、成本低、趣味性强。 相似文献
17.
研究采用单组前后测设计的准实验研究方法,以化学专业师范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基于真实情境的"化学教学测量与评价"课程教学,提升职前教师的学业评价素养。结果发现:课程教学后,职前教师的评价素养有显著提升,但各维度的提升效果不同,"基本概念"和"数据解释"2个维度的效果明显,且最终的素养水平也高;"测验设计"维度提升效果虽不显著,但学生的最终水平表现较好;而"质量特性"评价伦理"和"测验评分"等维度,提升效果虽然明显,但最终的素养水平却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18.
结合化学课程的历史和现实需求,从多角度阐述了化学课程的全面育人价值,分析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核心素养凝练的思路;提出了核心素养各要素的内涵和外延,梳理了初、高中学段2个核心素养体系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课程目标及化学学业质量标准体系建构的特点及应用。 相似文献
19.
在创新意识成为核心素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备受关注、人工智能(如ChatGPT)对学校教育提出挑战的今天,人们开始倡导数学“留白创造式”教学1,即立足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获新知提供足够思维空间和探究机会的教学方式.那么,如何通过课堂留白来引发学生的创新?本文以16世纪德国著名数学家克拉维斯(C.Clavius,1538-1612)《几何原本》注[2]中的部分内容为例,总结数学家完成创新工作时所运用的策略,为留白创造式教学的实施提供思想启迪.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