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3篇
化学   18篇
力学   10篇
数学   11篇
物理学   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在以下几方面对吴大猷的科学教育思想作出简略叙述:(1)关于各级学校的科学教育目标或任务;(2)关于教学与教材改革;(3)关于灌注式和启发式教育;(4)论统考弊端及改进方法;(5)关于通才(素质)教育问题;(6)论大学教授和教授治校;(7)论大学特色和第一流大学;(8)论“学非所用”.吴大猷的这些思想,对台湾的整个教育品质的提升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在今天也有其借鉴功用.  相似文献   
12.
徐寿(1818—1884),字雪村,江苏无锡人,是中国近代化学的先驱和杰出的开拓者。他的卓越贡献之一,是介绍和翻译了十几部重要的西方科技著作,其中大约一半是化学著作,这些著作将西方近代化学系统介绍到中国,对于中  相似文献   
13.
法拉第──提出波粒二象性概念的先驱者阎康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100010)很多史料表明,在爱因斯坦提出波粒二象性概念之前,在波粒二象性概念的起源上还有一个发展过程,例如法拉第在这个问题上曾经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与爱因斯坦在提出该概念...  相似文献   
14.
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思维意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思维意识付海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100010)数学直觉思维意识是人脑对数学对象及其结构、规律的在整体上的直接领悟和直观把握,即在观察、想象基础上调动个体原有的经验,根据一定的意向,对从外界获得的原始材料进行初步加工的...  相似文献   
15.
约瑟夫·布莱克(J.Black)是十八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物理学家和教育家。他一生突出的成就是:发现“固定空气”(二氧化碳),开拓了对气体化学的研究;建立“比热”和“潜热”学说,为热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还为许多国家培养出一批杰出的科学人材。  相似文献   
16.
韩昊 《化学教育》2024,(6):119-129
聚碳酸酯是一种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新中国成立以来,聚碳酸酯被广泛用于电气、机械、航空、汽车、仪表等领域,对国防、经济建设以及尖端技术产生重大影响。考察了20世纪我国聚碳酸酯的发展历程并将其分为3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1970年,参考国外成果进行试制,自主建立起百吨至千吨级生产装置,解决聚碳酸酯从无到有的问题;第二阶段是1970—1978年,自主开展聚碳酸酯质量与技术攻关会战,解决产品质量不佳与技术改造升级的问题;第三阶段是1978—2000年,自主开展新技术开发并扩大产能,加快核心生产技术突破与产业规模化的问题。根据考察结果从工业化和技术、技术创新以及化学史和化学教育角度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1964年盖尔曼和兹威格分别提出"基本粒子"由夸克或艾斯组成。至今,这一领域仍是粒子物理研究的前沿领域。经过50年的发展,夸克(艾斯)理论取得诸多辉煌成就。文章简要地回顾了夸克的提出过程及随后实验和理论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长度收缩假说究竟是谁首先提出和发展的?阎康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100010)收缩假说系指物体的长度和时间在运动方向上随物体运动的速度增加而缩小,在低速运动时这种效应很小而可以忽略不计,这是牛顿力学适用的范围。但是,当物体以接近光速运动...  相似文献   
19.
《物理》2004,33(11):852-857
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世界科学行为的上空出现了三朵乌云,第一朵是科学前沿的原创活动中出现了实验数据的作假和虚构现象,严格地说出现了行为严重的科学不端事件;第二朵是一般科技研究人员中产生了为数不算少的范围不同的抄袭甚至剽窃的严重问题;第三朵是在研究生的习作和学位论文中出现了将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料和国内外披露或发表的论文片断予以摘引、拼凑或连接而构成"论文"的屡见不鲜的情况.这些利用信息技术和设施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以授其奸的科学不端行为,严重违犯了国际科学界长期形成的周知科学准则和科学精神,引起了舆论的普遍贬斥和指责.文章仅就普世关注的、关系到近年来世界科学发展和影响最大的事件--舍恩(J. Hendrick Schn)博士的不端科学行为,作为一个案例予以分析."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通过这个分析可以从中得出一些对科学不端行为的防范和决策等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爱因斯坦以其革命性的相对论著称于世.他创立广义相对论的过程,不同于其他新的物理理论产生的常规途径.广义相对论在很大程度上是爱因斯坦的独自发现,现成的物理认识的各种因素不曾对广义相对论提出紧追的需要,除了马赫和黎曼的某些富有启发的思想外,还不存在广义相对论产生的任何具体的理论前提.为了创立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付出了十分艰巨的劳动.1933年,他在谈论广义相对论的起源时,有一段感人至深的话:“在黑暗中焦急地探索着的年代里,怀着热烈的希望,时而充满自信,时而精疲力竭,而最后终于看到了光明——所有这些,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