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71篇
化学   189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26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69篇
物理学   15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31.
以电子中介中买卖双方单数量同类商品交易为实际应用背景,研究了具有模糊信息的多属性商品交易优化匹配方法。首先,在给出模糊信息数学描述的基础上,从买卖双方视角提出了新的基于改进模糊信息公理的交易匹配度计算方法,由于该方法在计算中充分考虑了模糊信息情形下买卖双方对商品需求的满意程度,因而由其计算得到的交易匹配度更具有合理性和现实意义。接着,以最大化买卖双方交易匹配度为优化目标,建立了电子中介中具有模糊信息的单数量多属性商品交易匹配模型,并通过模型的求解获得最优的匹配结果。实例计算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匹配方法是可行和实用的。  相似文献   
232.
采用离散单元法并从能量耗散的角度研究颗粒阻尼对系统减振特性的影响。建立了颗粒介质细观下的法向、切向和滚动方向的粘弹性接触模型和能量耗散模型,通过冲击激励和简谐激励下系统振动响应的多参数能量耗散分析来研究颗粒阻尼的耗能机理和减振特性。数值试验表明,颗粒介质可以在一个较宽的振动幅值范围内有效的发挥其阻尼效应,其耗能具有阶梯状周期性的特点。填充率是影响颗粒阻尼耗能减振效果的主要工程可控参数并对系统共振频率产生重大影响,当填充率接近极值时,系统出现无阻尼共振及共振频率超出无颗粒系统固有频率的现象。系统在最优填充率下共振时,颗粒与箱体保持恒定相位差的超振幅稳态运动。较小粒径的颗粒可以提高能量耗散率并使振动系统更快趋向静平衡状态,而恢复系数和摩擦系数则对法向和切向耗能的比值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33.
张影  张爽  张静 《人工晶体学报》2015,44(5):1342-1346
采用Pechini法在STO(100)单晶基底上制备Bi2Sr2CaCu2O8+δ(Bi2212)超导薄膜.重点研究了金属离子比例与预处理温度对Bi2212薄膜相组成及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增加初始计量中Ca的摩尔比,有利于纯相的形成.预处理温度不仅影响样品的表面形貌,同时对相纯度的影响也很显著.较佳条件下,1108 K温度下热处理10 min可制备具有c轴外延取向的纯Bi2212相薄膜.  相似文献   
234.
同步荧光法测定功能饮料中维生素B2和B6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测定功能饮料中维生素B2和B6的同步荧光分析法。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波长差Δλ为70 nm,扫描速度为150 nm/min,入射和出射狭缝宽度均为10 nm,测定波长:B2为448 nm,B6为323 nm。标准曲线在0.01~0.15μg/mL线性良好,维生素B6和B2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4%~98.5%和98.3%~100.0%。方法可用于功能饮料中维生素B2和B6的测定。  相似文献   
235.
荧光光谱法测定生物炭/秸秆输入土壤后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α-葡萄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直接参与土壤有机物质的矿化过程,对维持生态系统碳和养分的循环起重要作用。秸秆或者秸秆炭化物还田是提高碳储量的一种有效措施,输入到土壤后对生物学活性产生一定影响,对碳库转化具有直接或者间接作用。采用荧光物质作为底物,将96微孔板和荧光检测法结合,利用多功能酶标仪测定生物炭/秸秆(2.5 g/50 g干土)添加条件下黑土中α(β)葡萄糖苷酶活性。结果表明,秸秆添加到土壤后,土壤α(β)葡萄糖苷酶活性增强,水稻秸秆处理β-葡萄糖苷酶活性高于玉米秸秆处理,40天后仍然保持较强活性,说明秸秆的输入有助于土壤碳素转化。可能是因为秸秆炭添加提高土壤中养分含量,促进微生物活性,使得土壤酶活性提高,水稻秸秆添加增强土壤酶活性,而玉米秸秆没有促进作用,可能与材料来源不同有关,材料来源与添加效应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而生物炭添加对黑土中α(β)葡萄糖苷酶活性影响不大,这与生物炭含速效养分少、自身难降解特性有关。与传统的分光光度法相比,微孔板荧光法可以灵敏的检测到土壤悬液中的酶活性,可批量检测样品,是一种快速、准确、简便的土壤酶活性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36.
衍射光栅它在当今信息时代是一种不可或缺光学元件,特别是在光谱学、激光工艺、光学信息处理、光通信等许多领域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本文以康托集分形光栅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并观察了康托集分形光栅三个阶段的夫琅和费衍射现象,根据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讨论了一维康托集分形光栅的夫琅和费衍射光强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237.
假设火箭发射过程中采用助推手段, 我们计算了恒定力助推和弹簧力助推两种情况下火箭离开发射 塔时的速度和经历的时间, 比较了无助推情况下达到相同速度所需要的时间和飞行的高度, 由此得到了助推可以 节省燃料1% 以上的结论  相似文献   
238.
代雪峰  贡同 《物理学报》2024,(5):310-321
通过将马约拉纳束缚态侧耦合到主通道中的量子点,从理论上研究了T形双量子点体系的输运性质.结果表明,调整侧耦合量子点能级和量子点-马约拉纳束缚态耦合方式,可以在线性输运区观察到马约拉纳束缚态与T形双量子点解耦的现象.引入铁磁性电极后,电导平台的出现或损坏明显依赖于体系中磁场与电极极化方向的差异,而马约拉纳束缚态的解耦现象仍然稳固.本工作有助于进一步诠释T形双量子点体系中马约拉纳束缚态的解耦现象,为深入认知以及探测马约拉纳束缚态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39.
MgO(001)表面上沉积MgO薄膜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美林  张宗宁  李蔚  赵骞  祁阳  张林 《物理学报》2009,58(13):199-S203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MgO分子连续沉积于MgO(001)表面上的薄膜生长过程,分析了衬底温度和分子入射能对MgO分子在衬底表面上的扩散能力以及对衬底表面覆盖率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随着衬底温度的升高,在衬底表面上沉积的MgO分子扩散能力增强,MgO薄膜层中空位缺陷变少.低温下,分子入射能的增大有助于提高衬底表面覆盖率;高温下,表面覆盖率随入射能增大到3.0 eV时达到最大值,入射能继续增大,表面覆盖率减小. 关键词: MgO薄膜生长 分子动力学 计算机模拟 表面扩散  相似文献   
240.
应用基于嵌入原子势函数的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嵌入在具有面心立方结构同质块体中的熔融Cu55团簇在不同急冷温度下微观结构的演变情况.通过计算熔融Cu55团簇的均方位移和原子平均能量随时间步的变化,并应用键对分析技术,分析了急冷温度对熔融Cu55团簇结构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受到块体结构的影响,在所研究的急冷温度范围内,熔融Cu55团簇在凝固过程中形成了以面心立方结构为主的微观结构.结晶过程是原子不断交换其位置的过程,团簇原子位置的重排敏感于温度的变化.随着急冷温度的升高,原子的扩散范围增大.在100,300和500 K三个较低的温度下有利于形成稳定的面心立方结构,但当急冷到100 K时,团簇中的原子在没有找到其最佳位置之前就已经完成晶化.在急冷到500 K时,团簇中的原子在块体中扩散充分,与块体中的原子形成理想的面心立方结构.在700,900和1100 K三个较高的温度上,局域结构表现为随时间步波动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