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44篇
  免费   1230篇
  国内免费   849篇
化学   3242篇
晶体学   86篇
力学   868篇
综合类   18篇
数学   1634篇
物理学   2775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269篇
  2021年   320篇
  2020年   364篇
  2019年   273篇
  2018年   319篇
  2017年   326篇
  2016年   389篇
  2015年   436篇
  2014年   523篇
  2013年   566篇
  2012年   591篇
  2011年   585篇
  2010年   460篇
  2009年   403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375篇
  2006年   330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80篇
  1987年   144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9年   2篇
  1936年   2篇
  1922年   1篇
  19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Semi-diluted Xanthan solut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 especially in enhancing oil recovery. The oscillatory shear and flow shear behaviors of Xanthan are important to oil flooding. The oscillatory shear relates to molecular motions, while flow shear reflects flowing characterization. In oscillatory shear mode, the storage modulus, loss modulus and tanδ has been measured. Calculating relaxation spectra through storage modulus, we found that the peak of segments’ relaxation heads to smaller relaxation time side. Also, the quantity of relaxation units increases as concentration increases. However, the relaxation time spectra are less affected by salinity. In flow shear mod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hear rate and viscosity has been investigated. As concentration or salinity increases, the pseudoplastic of Xanthan solutions becomes more obvious. Furthermore, primary normal stress differences of Xanthan semi-diluted solutions lightly increase at first then sharply decrease as shear rate increases. This abnormal phenomenon may refer to wall slip.  相似文献   
252.
曾燕飞  周元林 《应用化学》2014,31(9):0-1023
以正丁醇、氢氧化钠和二硫化碳为原料,水作溶剂合成正丁基黄原酸钠,再与一氯化硫反应,室温条件下合成对称的二硫化二正丁基黄原酸酯,并探讨了反应条件对合成正丁基黄原酸钠和二硫化二正丁基黄原酸酯产率的影响。通过红外(FT-IR)、核磁(1H NMR)、质谱(MS)及元素分析等技术手段确定了产物的结构。优化的合成条件为:n(正丁基黄原酸钠)∶n(S2Cl2)=2∶1.1,温度为室温,溶剂为THF,反应时间为2 min,产率可达83.2%,反应条件温和,反应迅速、收率高。  相似文献   
253.
在pH 4.5的BR缓冲溶液中,藻红B与盐酸普萘洛尔反应形成1∶1的离子缔合物,使藻红B褪色,其最大褪色波长在522 nm。盐酸普萘洛尔浓度在0.15~6.24μg/mL范围内遵循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85×104L·mol-1·cm-1,检出限46 ng/mL。方法可用于片剂及尿样中盐酸普萘洛尔的测定。  相似文献   
254.
采用B3LYP/DZP++的方法研究了第一水化层作用和连续化处理的水溶剂作用对鸟嘌呤-胞嘧啶(GC)碱基对和腺嘌呤-胸腺嘧啶(AT)碱基对质子转移反应的影响. GC和AT碱基对在连续化水溶剂作用下,均发生单质子转移(SPT1)和分步的双质子转移(DPT),而在第一水化层5 个水分子的作用下(GC·5H2O,AT·5H2O)或同时考虑第一水化层作用和连续化水溶剂作用(GC·5H2O+PCM,AT·5H2O+PCM)时,GC和AT碱基对的质子转移均只得到单质子转移反应(SPT1). 单质子转移过程中的活化能变化情况表明:第一水化层对GC和AT碱基对结构和质子转移影响较大,水环境对碱基对的作用主要发生在第一水化层.  相似文献   
255.
以扩散模型(Ds(γ)=D0×sγ)和凝聚模型(Pij(σ)=P0×(i×j)σ)为基础,对胶体体系随时间的演变、团簇大小分布及其标度关系、团簇的重均大小S(t)的变化规律以及模型对最终分形维数的影响四个角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扩散指数γ0和凝聚概率指数σ0对胶体的凝聚动力学过程有相似的影响.本文在较宽的γ和σ取值范围内,对胶体的凝聚动力学进行了模拟研究,对慢速凝聚向快速凝聚的转化机理作了定量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在团簇-团簇凝聚(CCA)模型下,得到类似扩散置限凝聚(DLA)模型的凝聚体的物理意义,结果表明:(1)γ0代表了体系中团簇或单粒做"定向运动"而非无规则的布朗运动的情况.这种"定向运动"的推动力可能来自于大团簇产生的强"长程范德华力"、"电场力"等,或来自于体系边界处的外力场的作用.(2)当σ0时,体系成为先快后慢的慢速凝聚,这可能对应大团簇为一排斥中心,即胶体颗粒存在"排斥力场"的现象.(3)证实了团簇的重均大小在凝聚过程的早期按指数规律增长,而后期按幂函数规律增长的实验现象.模拟研究还表明,胶体体系的凝聚动力学过程,在σ0时是一个存在正反馈机制的非线性动力学过程,而在σ0时则体现出负反馈的特征.  相似文献   
256.
Sc2S@C84 has recently been detected but not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1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on C84 and Sc2S@C84 show that the favored isomer of Sc2S@C84 shares the same parent cage as Sc2C2@C84, whereas Sc2S@C84:51383, which violates the isolated‐pentagon rule, is the second lowest energy isomer with the widest HOMO–LUMO gap and shows high kinetic stability.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Sc2S@C84:51575 is favored when the temperature exceeds 2 800 K and it can transform into the most favorable isomer Sc2S@C84:51591. Molecular orbital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both Sc2S and Sc2C2 formally transfer four electrons to the cage, and quantum theory of atoms in molecules analysis demonstrates that there is a covalent interaction between Sc2S and C84:51591. The IR spectra of Sc2S@C84 are provided to aid future structural identification.  相似文献   
257.
以酒石酸钠为表面活性剂,采用直接沉淀法合成了白果形钨酸铅晶体,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能量散射仪(EDS)及荧光发射光谱(PL)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探讨了酒石酸钠对(004)晶面的抑制作用以及pH值和陈化温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结合晶体的内部结构提出了产物可能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陈化温度为30℃时,晶体形貌最为规整,PbWO4晶体在紫外光激发下展现出强的绿光发射,在pH=9时可达到最大的发光强度。  相似文献   
258.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从头算的MP2方法和自洽反应场极化连续模型(PCM),在6-311++G(2d,2p)基组水平上研究了N,N’-二甲基-S-异苯并呋喃在气相和溶液中发生S→N烷基重排反应的机理、溶剂效应和取代基效应.结果表明:该反应通过四元环机理和双位迁移机理生成产物,在气相和溶剂水中,双位迁移途径的能垒均比四元环途径低,反应主要通过双位迁移途径生成产物.在气相,苯环上发生-Cl,-NO2和-OCH3取代时,双位迁移途径的能垒在MP2/6-311++G(2d,2p)水平上比没有取代时分别低4.18,7.61,4.96kJ/mol,反应的取代基效应不明显.而在溶剂水中,苯环上发生-Cl,-NO2和-OCH3取代时,双位迁移途径的能垒在PCM-MP2/6-311++G(2d,2p)水平上比气相时分别低37.73,39.96和37.17kJ/mol,反应的溶剂化效应非常明显.理论研究结果与实验观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59.
在不同反应条件下,采用三唑衍生物作为配体与乙酸锰和硝酸锌反应,合成了2个具有三维结构的配位化合物{Mn(pytyba)(H2O)3]·2H2O}n(1)和{[Zn(pytyba)(H2O)3]·4H2O}n(2),并通过元素分析、热重分析、荧光性、X射线单晶衍射对化合物进行分析。结构分析表明1和2有许多共同特征:两个聚合物的晶体均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Mn2+和Zn2+均为六配位畸变八面体配位结构,具有相似的热稳定性、荧光性以及相近的孔隙率。配体中的氧原子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一维链状结构,然后又通过O-H…N、O-H…O氢键作用和π…π芳香堆积形成超分子结构。此外,通过测定化合物抗氧化活性(SOD)的经典方法-Marklund法对配合物1和2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60.
以平均粒径为19.71μm的天然微细鳞片石墨为原料,通过化学氧化法制备了具有不同氧化程度的可膨胀石墨,采用XRD、FTIR、Raman、SEM等对可膨胀石墨的结构与膨胀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氧化程度较低时制得的微细鳞片可膨胀石墨由石墨、石墨层间化合物和氧化石墨三相组成;随着氧化程度的增加,氧化石墨相含量与可膨胀石墨结构无序程度逐渐增高,石墨层间化合物相含量先增加后减少,石墨相含量则逐渐降低;氧化促使HSO4-或SO42-插入石墨层间,插入层间的HSO4-或SO42-量是决定可膨胀石墨膨胀容积的关键因素,制备的微细鳞片膨胀石墨的膨胀容积可达65.9mL·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