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50篇
  免费   3935篇
  国内免费   5186篇
化学   16414篇
晶体学   268篇
力学   2985篇
综合类   111篇
数学   7177篇
物理学   11316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825篇
  2022年   1049篇
  2021年   1148篇
  2020年   1321篇
  2019年   939篇
  2018年   1110篇
  2017年   1237篇
  2016年   1386篇
  2015年   1496篇
  2014年   1927篇
  2013年   2598篇
  2012年   2523篇
  2011年   2505篇
  2010年   1987篇
  2009年   1991篇
  2008年   1644篇
  2007年   1687篇
  2006年   1615篇
  2005年   1133篇
  2004年   848篇
  2003年   751篇
  2002年   673篇
  2001年   676篇
  2000年   498篇
  1999年   628篇
  1998年   458篇
  1997年   407篇
  1996年   329篇
  1995年   276篇
  1994年   229篇
  1993年   218篇
  1992年   256篇
  1991年   182篇
  1990年   156篇
  1989年   193篇
  1988年   415篇
  1987年   547篇
  1986年   107篇
  1985年   65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45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7篇
  1971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7篇
  193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51.
金属的催化活性不仅取决于该金属的价态分布,电子结构,而且强烈地依赖于金属的分散性。载Ni沸石体系,由于金属离子的难还原性和还原金属粒子的流动性,在制备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引起粒子的迁移,聚集,并形成大晶粒,甚至导致金属的双分散系。迄今为止,关于金属粒子的聚集或大晶粒的形成尚无一致看法。  相似文献   
252.
硫代钼酸盐和硫代钨酸盐的合成性质和取代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在水或水/醇溶液中[NH_4]_2[MO_nS_(4-n)](M=Mo、W,n=0-2)进行取代反应的方法。用该方法合成出[X]_2[MO_nS_(4-n)](X=(n-Bu)_4N、Ph_4P、py—C_(16)H_(33)共18个化合物,其中11个为新化合物,并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和X-粉末衍射等方法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53.
The geometries,heats of 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15 azido-derivatives of 1,2,3-TNB (Ⅰ),1,2,4-TNB (Ⅱ) and 1,3,5-TNB (Ⅲ) have been studied using quantum chemical AMI method at HF level.The effect of azido substitution on the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TNBs has been discussed and the relative stability of the title compounds has been established.The processes of the decomposition of the title compounds by breaking C-NO2,C-N3 and CN-N2 bonds are investigated at UHF-AM1 level.It is shown that the decomposition of the title compounds may be initiated by the cleavage of both C-NO2 and N-N2 bonds.  相似文献   
254.
卟啉类光敏剂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结合了染料光敏剂和无机半导体的优势,具有较宽的光谱响应范围,制造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对环境友好,应用前景广阔,因而备受人们的关注。本文以卟啉配合物为主线,介绍光敏太阳能电池的基本构造和光电原理,从改善电池性能的角度,综述了各种卟啉类光敏剂在染料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讨论了卟啉配合物及其超分子结构对光电转化率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255.
无机层状复合氢氧化物中顺铂-DNA模型分子的选择性插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药物分子的选择性包裹和控制释放是药物研究领域中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方向。本文研究表明:顺铂-DNA模型分子cis-[Pt(NH3)2(5′-GMP)2](5′-GMP 5′-单磷酸鸟苷)可插入无机层状复合氢氧化物[Zn0.68Al0.32(OH)2](NO3)0.32·mH2O。但另一种层状复合氢氧化物[LiAl2(OH)6]Cl·H2O由于其阳离子层中正电荷密度较高、阳离子层与层间阴离子之间静电作用较强,因而顺铂-DNA模型分子不能通过离子交换方式插入其层间。光谱数据证实插入层间的顺铂-DNA模型分子结构不变。这可能为铂-DNA分子的传递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56.
沸石中阳离子对氮/氧吸附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制氧吸附剂在变压吸附空分制氧工业应用的重要性,从沸石分子筛的氮/氧吸附性能方面,介绍了低硅沸石LSX、钙沸石、锂沸石、锂银沸石等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沸石分子筛骨架结构和其中阳离子的种类、位置、数量与其吸附特性的关系,探讨其在变压吸附空分制氧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57.
Endophytes: a rich source of functional metabolites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相似文献   
258.
测接触角法确定偶联剂的最佳用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偶联剂是一类能在无机填料和聚合物基材之间形成“分子桥”、改善两者之间相容性或提高两者之间相互作用能力的化合物。将经偶联剂改性的无机填料填充到聚合物中可以制得成本低、性能好的复合材料。由于偶联剂用量多少将对复合材料的性能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建立一种准确、简便地确定偶联剂最佳用量的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259.
A novel and simple procedure for synthesis of azanucleoside by Mitsunobu reaction between N-(p-nitrobenzyloxycarbonyl)- trans-4-hydroxy-D-proline methyl ester obtained from trans-4-hydroxy-L-proline after six-step reaction and 2-fluoro-6-azidopurine is described,and azanucleoside is fluorinated by new fluridizer 2,2-difluoro-1,3-dimethylimidazolidine (DFI).All reactions could be carded out under mild condition.  相似文献   
260.
Cai CX  Xue KH  Zhou YM  Yang H 《Talanta》1997,44(3):339-347
Alcohol dehydrogenase (ADH) has been immobilized on a nickel hexacyanoferrate modified microband gold electrode surface by a glutaraldehyde/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cross-linking procedure to provide a new amperometric sensor for the assay of ethanol. The resulting enzyme electrode exhibits excellent electrocatalysis for the oxidation of reduced nicotinamide-adenine dinucleotide (NADH). The amperometric determination is based on the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of NADH which is generated in the enzymatic reaction of ethanol with NAD(+) under catalysis of ADH.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as examin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optimum analytical performance. The sensor responds rapidly to ethanol 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5.0 +/- 0.3) x 10(-7) mol 1(-1). The response current increases linearly with ethanol concentration up to 5 mmol 1(-1). The sensor remains relatively stable for about 1 wee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