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53篇
化学   287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29篇
综合类   162篇
数学   132篇
物理学   1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Pareto-Geometric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惠  戴勇  谢林 《数学杂志》2012,32(2):339-351
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单调失效率的新型寿命分布, 即由Pareto分布和Geometric分布生成的两参数的Pareto-Geometric分布, 研究了该分布的各种性质和参数极大似然估计的存在唯一性, 并应用 EM 算法得到了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值和相应的渐近方差、协方差.  相似文献   
92.
本文研究了在加倍变换下的不可很好逼近集合.利用迭代函数系和自相似集的方法,获得了该集合的结构以及维数函数dimΛc连续性的一个简单的证明.  相似文献   
93.
程亮  甘章华  刘威  赵兴中 《物理学报》2012,61(23):433-438
二氧化钛(TiO2)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光催化剂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和广义梯度近似+U方法,对锐钛矿结构TiO2晶体三种可能的(Nb,N)共掺杂TiO2的几何结构、形成能、能带结构、电子密度和光吸收系数进行了研究,并与单掺杂(Nb/N)体系进行了对比.对掺杂后体系的几何结构进行的计算表明杂质原子掺入后晶格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畸变.此外,(Nb,N)共掺杂体系与纯TiO2相比,其禁带宽度和吸收边较小.同时,与N掺杂TiO2相比,N的2p态在共掺杂情形下变为完全占据,从而减少了电子空穴对的复合.而且共掺杂体系的形成能比N单掺杂体系低,因而更加稳定.因此,(Nb,N)共掺杂可以很好地提升锐钛矿型TiO2在可见光波段的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94.
基于真空触发开关的导通机理,设计了长间隙真空触发开关导通特性的实验方案。根据高速摄像图片讨论了长间隙真空触发开关的导通过程和影响导通特性的因素。通过实验得到了触发电流对间隙脉冲电流的影响规律:采用上升时间较短且峰值较高的触发电流,能够明显降低主间隙的火花电阻和导通延时,验证了对导通过程的理论预测。  相似文献   
95.
根据Jost解必须满足相容性方程,从2n 1阶KdV方程的第一个相容性方程推导出两个等式;用这两个等式构造出Gel'fand-Levitan-Marchenko方程,在无反射条件下,求解任意高阶 KdV方程孤子解的问题归结为纯粹的代数运算,从而避开了对Jost解的解析性进行繁杂的理论分析,因此更加便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96.
利用珍汕97/明恢63的重组自交系及其与两亲本的回交群体,对剑叶和倒二叶的叶长、叶宽和叶面积等6个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并探讨了这些性状的杂种优势遗传基础.共定位到39个QTL,分别在除染色体3和染色体5外的10条染色体上.单个QTL的贡献率介于4.6%~45.4%,大部分小于10%.其中,影响倒二叶宽的杂种优势QTL QSlw11c的贡献率为45.4%,该QTL 对超级稻株型育种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研究结果还表明,控制水稻叶片杂种优势位点的遗传效应主要是超显性.同时,控制叶片面积杂种优势位点的效应值远远大于叶片长宽的杂种优势位点效应值.因此,可以利用叶面积杂种优势位点改变叶片形态,提高光合作用面积,塑造理想株型,从而提高水稻生物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97.
通过对大量医学论文的分析,得到了一些满足特定语义关系的概念成分和语法关系,通过定义这些语法结构和慨念元素创建了相应医学问题的模板;利用这些模板,与医学句子进行语法和概念上的匹配获得医学知识,增强了计算机对医学文本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自动生成问答对.实验表明本文的问题生成系统能够获得83%的精确率和42%的返回率.  相似文献   
98.
采用共沉淀方法制备了一系列CoFe2O1纳米粒子.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拉曼光谱的分析显示,通过改变NaOH浓度.可以制备单相的CoFe2O1纳米粒子,晶格常数在0.830~0.840 nm之间,品粒尺寸在9.0~65.0 nm之间.研究结果表明,样品的矫顽力随着样品的尺寸的增加而增大,9.0 nm的CoFe2O1纳米粒子的矫顽力为0.283 2 T,而65.0 nm的CoFe2O1纳米粒子的矫顽力为0.467 4 T,饱和磁化强度与CoFe2O1纳米磁性粒子表面原子的不同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99.
通过引入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演化计算的安全协议自动化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SVO逻辑作为描述协议的基本工具,给出了能全面衡量安全协议个体性能的评估函数,并据此理论设计出一种满足安全目标的密钥协商协议,保证了最终生成协议为最优解.实验结果显示:由于在协议生成过程中,同时进行了该协议的安全验证,能很好地保证所涉及协议的正确性和安全性.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0.
采用滤纸片琼脂平板扩散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了锈苞蒿挥发油对2种真菌和10种细菌(包括5种临床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杀菌活性,结果显示,挥发油对大部分微生物均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尤其对酵母菌、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活性更强,其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0.02~0.31 g/L,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为0.04~1.25 g/LI其次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技术分析了锈苞蒿挥发油的化学组成,确定了28种成分的化学结构与相对含量,约占挥发油总组分的81.41%,主要由单萜和倍半萜组成,其中Vulgarnoe B(26.58%)、1,8-桉叶素(19.89%)和樟脑(7.91%)是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