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6篇
化学   30篇
晶体学   26篇
力学   119篇
数学   112篇
物理学   4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为了明确描述煤矿冲击地压的发生具有时间滞后特性,基于冲击地压失稳理论,采用解析分析的方法研究孤立煤柱非线性蠕变失稳,得到了孤立煤柱冲击地压蠕变失稳条件;采用幂次关系、分数-线性关系两种非线性蠕变模型,推导出了孤立煤柱冲击地压非线性蠕变失稳滞后时间的理论公式;并结合工程实际,与两种蠕变模型条件下孤立煤柱冲击地压滞后时间理论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3107工作面上顺槽保护煤柱处发生冲击地压的滞后时间实际为8.5d;采用分数-线性关系模型得到孤立煤柱冲击地压滞后时间为9.10d;采用幂次关系模型得到冲击地压滞后时间为10.45d。结果表明分数-线性关系模型与工程实际符合更好。  相似文献   
82.
动力应变局部化传播及尺寸效应数值模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 FLAC-3 D模拟了应变软化岩土材料局部化剪切带的发展、扩容对剪切带倾角的影响及试件的宽度效应。随着加载时步的增加 ,彼此孤立的两个应变场逐渐靠近、叠加 ,最终形成了剪切带网络。无论端面约束强或弱 ,剪切带的倾角的数值模拟结果都与罗斯科倾角比较接近。增加试样宽度 ,剪切带的宽度增加 ,剪切带变得不平直 ;宽度越大 ,岩样上端面中点的压应力 -加载时步曲线的峰值强度越大 ,宽度对弹性阶段没有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煤层气在非饱和水流阶段的非定常渗流摄动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层甲烷由煤层的割理裂隙系统流入生产井一般经历:单相水流、非饱和流和气、水两相饱和流三个阶段,在非饱和流阶段,储层压力降至临界解吸压力之后,储存在煤基质中的吸附气体少量被解吸出来形成互不连续的气泡并阻止水的流动,含气量尚未达到饱和程度。同时煤层甲烷运移包含渗流场、变形场和应力场的动态耦合过程。本文考虑渗流过程中水-气两相不溶混流体与固体耦合作用,建立了非饱和水流阶段非定常渗流问题的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对该强非线性一维数学模型采用摄动法和积分变换法进行解析求解,并讨论了其压力动态特性,分析了压力随饱和度S及时间t变化的规律和气相及耦合作用的影响,这些研究对煤层气、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等地下工程领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4.
以盖州北海渔民回迁楼工程为依托,选取其中的C14 号楼为研究对象,对其中两根试桩进行现场静载试验,并获得了Q-S 曲线、侧摩阻力随深度变化曲线、桩身轴力随深度变化曲线及桩土接触面相对位移随深度变化曲线. 然后根据现场勘查资料及有限元参数选取的经验值建立单桩模型,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DINA 对单桩进行分析,并根据模拟数据及实测数据利用MATLAB 绘制了各项主要承载特性的对比曲线,一方面验证模型及参数的合理性,另一方面研究桩长对单桩各项主要承载特性的影响. 最后利用单桩验证过的模型及参数建立群桩模型,分析群桩的各项主要承载特性与桩长及桩间距的关系.  相似文献   
85.
本文以电石渣为原料,在稀硫酸溶液中制备硫酸钙晶须。在常规水热法最佳制备条件的基础上,不添加表面活性剂,利用微波反应器强化硫酸钙晶须结晶过程。分析了微波反应时间,微波辐射能量对结晶产物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制备的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电石渣与稀硫酸溶液在微波强化的条件下反应10 min,微波辐射能量400 W时,制备的硫酸钙晶须形貌尺寸均一,晶须平均直径为2. 2μm,平均长径比70。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微波效应与硫酸钙晶须的生长机理。  相似文献   
86.
为了研究不同采深条件下诱发的岩体变形、岩爆、凸出和塌落特征,对采深120m~820m,间隔100m的8种工况开采后岩体破坏进行模拟。结合能量守恒理论和ΔU=Ue-U0来确定岩爆后由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ΔU。使用三维岩体爆破颗粒流模型将ΔU按照一定规则转化为岩爆飞石动能。模拟了各工况下开采后岩体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采深为120m,220m和320m三种工况下不发生岩爆;420m开始发生岩爆;520m和620m在发生岩爆的同时也伴随开采面岩体凸出;720m和820m时具有岩爆、凸出和塌落现象。同时总结了岩爆特点,特别是提出岩爆是岩体系统为了保持自身能量平衡而向系统之外释放能量的过程。  相似文献   
87.
针对油页岩原位注热开采过程中储层有效热解区变化规律不清,实际热解效果无法准确判断难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以抚顺油页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油页岩原位注热开采热流固耦合力学模型,与前人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可靠性。重点考察水力压裂裂缝通道短路问题,分析得到了油页岩原位注热开采过程中储层有效热解区、储层有效热解区中地应力、注汽压力及沉降量随注热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过热蒸汽沿水力压裂裂缝流动不会出现裂缝通道短路现象,过热蒸汽可通过水力压裂裂缝加速油页岩储层热解;采用过热蒸汽对流加热油页岩储层效率高,只需1年能使96%的油页岩储层达到热解所需温度;油页岩储层有效热解区中部形成应力集中区,最大地应力为21.6 MPa;热解后靠近注热井处岩层发生沉降,热解2年后最大沉降量达0.85 m。所得结论对现场油页岩原位注热开采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8.
陈刚 《工科数学》2002,18(6):64-66
通过对创新思维的内涵及表现形式的内容,指出了其在数学应用中的特点,同时还分析了创新思维所面临新环境及运用创新思维出现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89.
扩张原理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点”的模糊集合的分解定理,在此分解定理的基础上给出模糊扩张原理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新的扩张原理与以往人们所提出的扩张原理是等价的,而表现形式更为直观、简便。同时,利用该扩张原理得到模糊复合函数以及多元模糊关系合成运算的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90.
本文建立翻转变换概念 ,借此实现积分学的一个美学追求——改善定积分性质中关于被积函数与积分区间的条款不对称的局面 ,进而给出一个计算定积分的典型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