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8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20篇
化学   454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46篇
综合类   11篇
数学   117篇
物理学   30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21.
生物质气催化合成甲醇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在高压微型反应装置上进行了生物质气合成甲醇的研究。利用组成为H2/CO/CO2 /N2(体积比)=52.5/21.5/22.8/3.2 的富CO2原料气考察了不同温度、压力和空速条件时甲醇的时空产率和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在所考察的范围内,甲醇的产率和质量分数在260 ℃达到最大。产率和质量分数随反应压力升高而增大,空速增加使产率增大,甲醇的质量分数降低。当p=4 MPa,t=260 ℃,WHSV=5 280 h-1时, 甲醇的时空产率为0.79 g·(mL·h)-1,质量分数为96.2%,与工业合成气相比,分别下降25.8%和1.64%。  相似文献   
922.
Sm掺杂对TiO2薄膜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溶胶-凝胶法、浸渍-提拉法制备了不同形式和不同含量Sm掺杂的锐钛矿晶型TiO2的光催化剂薄膜. 采用X射线衍射、UV-Vis光谱及电化学实验对所制得的TiO2光催化剂薄膜进行了表征,并通过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实验评价了其光催化活性. 结果表明,与未掺杂的TiO2薄膜相比,Sm掺杂的TiO2薄膜的UV-Vis吸收光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并且光照开路电压也相应提高; 适量Sm掺杂可以明显提高TiO2薄膜的光催化活性,最佳Sm掺杂量为x(Sm3+)=0.5%; 在各种掺杂形式中以表层Sm掺杂的Sm-TiO2(S)薄膜的光催化活性最好. 讨论了Sm掺杂提高TiO2薄膜光催化活性的机理.  相似文献   
923.
无溶剂系统中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废油脂转酯生产生物柴油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吴虹  宗敏华  娄文勇 《催化学报》2004,25(11):903-908
 探讨了无溶剂系统中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 435催化餐饮业废油脂转酯生产生物柴油. 反应副产物甘油可吸附在固定化酶载体表面,采用丙酮洗涤除去甘油可提高酶的稳定性. 适宜的醇/油摩尔比、酶用量、反应温度和摇床转速分别为1, 6.6 U/g, 35~40 ℃和150 r/min,不宜加水到反应体系中. 采用分步加入甲醇的方式可减轻甲醇对酶的毒害作用. 分别在反应进行到6和14 h时用丙酮除去酶表面的甘油,然后按醇/油摩尔比为1的比例加入甲醇继续反应,反应30 h后产物中的脂肪酸甲酯含量为88.6%. 连续反应300 h后,酶活性基本没有下降.  相似文献   
924.
水溶性丙烯酸聚合物的改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水溶性丙烯酸聚合物的改性及其在涂料、胶粘剂、敏感性水凝胶、皮革涂饰剂等方面的应用新进展。  相似文献   
925.
邻苯二甲酸酯(PAEs)是重要的塑化剂,也是石化行业排放的潜在污染物。然而,目前关于石化企业PAEs的污染研究很少,限制了对其潜在风险的认识。该研究对海南(HNPB)和广东(GDPB)两个典型石化基地周边大气颗粒物中的PAE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HNPB的PAEs污染程度高于GDPB,但两者均普遍低于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污染水平;PAEs浓度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于石化企业和港口周边,主要企业的PAEs年排放量为0.48~191 kg,排放量与企业类型密切相关;两个石化基地周边人群经呼吸途径暴露于PAEs的风险均远低于风险阈值;用途和理化性质相似以及在工业品中共存是大气颗粒物中PAEs单体之间呈现良好相关关系的主要原因;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是影响大气PAEs浓度的重要气象因素。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认识石化企业周边大气污染状况和潜在风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26.
利用酸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C4MIM][HSO4])的阴离子与碳酸盐反应产生二氧化碳,通过气泡促进萃取过程。在萃取的同时,[C4MIM][HSO4]的阳离子和六氟磷酸铵(NH4PF6)原位反应形成疏水性的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C4MIM][PF6]),从而与水相分离,通过离心收集萃取相,建立了一种基于酸性离子液体的原位泡腾辅助微萃取饮料与糖果样品中亮蓝和赤藓红的方法。考察了酸性离子液体、碳酸氢钠和盐用量对2种色素萃取效率的影响,得到最佳条件为酸性离子液体用量400 mg,碳酸氢钠用量0.4 g,盐用量1.5 g。采用最优条件,目标物亮蓝与赤藓红的质量浓度在0.005 ~ 5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不小于0.993 3,检出限(LOD)和定量下限(LOQ)分别为0.002 ~ 0.005 μg/mL和0.007 ~ 0.017 μg/mL,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 ~ 8.7%。在0.05、0.5 μg/mL 2个加标水平下,回收率为92.2% ~ 107%。所建方法成功用于饮料和糖果样品中2种目标色素的检测。该方法环保、简单且准确,可用于饮料和糖果样品中亮蓝与赤藓红的测定。  相似文献   
927.
基于醛酮类化合物中的羰基与2,4-二硝基苯肼在加热及酸的催化条件下生成黄色的苯腙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在强碱性条件下进一步生成红色或酒红色的显色物质,该文建立了一种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快速测定醛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餐饮体系。最佳实验条件为:反应温度60 ℃,反应时间30 min,浓盐酸45 μL,醛肼比为1∶50,60 g/L KOH 2.0 mL。该方法操作简单,样品通量大,线性范围宽(2.5~15 μmol/L),用于实际餐饮油烟样品的分析,加标回收率为80.0%~84.0%,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该方法为快速、高效测量餐饮油烟中高浓度的醛酮类化合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28.
发展了在非卤素绿色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离子液体乳酸盐中制备纳米Pd催化剂的简便化学方法.透射电镜结果表明,Pd纳米粒子高度分散在[Bmim]Lac离子液体中,平均粒径为2.2–3.1 nm.Pd纳米粒子的大小随着体系中[Bmim]Lac与Pd(OAc)2摩尔比减小和温度升高而增大.考察了离子液体稳定纳米Pd催化剂(PdNPs@[Bmim]Lac)催化Heck-Mizoroki反应性能,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离子液体稳定的纳米Pd催化剂在优化条件下可高效催化系列卤代芳烃与烯烃的Heck-Mizoroki反应,且可循环使用6次.  相似文献   
929.
采用吸附法对来源于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的脂肪酶进行了固定化.从20种不同来源的树脂中筛选出固定化效率高且价格低廉的D4020树脂作为载体,系统研究了固定化条件对固定化效率及固定化酶转酯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加酶量、缓冲液pH和吸附时间分别为0.7 g/g、9.4和4 h.冻干时添加0.5%的半乳糖有助于提高固定化酶的转酯活力.在上述优化条件下,固定化酶的转酯活力为404.0 U/g,而所用的游离酶不能催化该转酯反应.利用该固定化酶催化玉米油转酯反应生产生物柴油时,叔戊醇为适宜的反应介质,其最适添加量为0.5 ml/g;适宜的酶量、加水量和反应温度分别为60.6 U/g、油重的1.2%和35℃.按醇/油摩尔比为1的比例分别在反应0、2和6 h时加入甲醇,在优化反应条件下,反应24 h后甲酯产率达85.0%;固定化脂肪酶具有较好的操作稳定性,反应10批次时,相对酶活力为62.8%.  相似文献   
930.
离子液体中V2O5催化环己烯选择氧化合成 2-环己烯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V2O5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在室温离子液体中环己烯氧化制备2-环己烯酮的反应.考察了离子液体种类、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和氧化剂用量等因素对2-环己烯酮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2O2用量为110 mmol,V2O5/环己烯摩尔比为2%,反应温度为313 K的条件下,在[bmim]BF4离子液体中反应10 h后,环己烯的转化率和2-环己烯酮选择性分别为88.7%和91.1%.对含离子液体的催化体系的重复使用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环己烯的转化率以及2-环己烯酮的选择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