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化学   3篇
力学   246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231篇
物理学   9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71.
CFD在双吸式离心泵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某双吸式离心泵流量和扬程达不到设计要求,效率偏低的情况,对该泵内部三维湍流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泵内流场和总压变化过程的分析,找出了该泵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原因,提出了切割叶轮进口以扩大进口面积的改进方案.对改进后的泵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改进前泵内流场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性能预测表明改进后的泵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在此基础上,对改进后的泵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上述改进措施是有效的,数值模拟方法为水泵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572.
数值模拟孤立波通过水下孤立方柱的粘性流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德成  戴世强 《力学季刊》1998,19(4):297-304
本文用完整二维Navier-Stokes方程和VOF方法,研究孤立波通过淹没水下孤立直立方柱水域时的波形变化和粘性流场运动。本文对孤立波通过水下 孤立直方柱的情形进行了实例计算。给出了波形随时间的演化图,可以看到反射波、前传波和跟随的振荡型小波列的生成及涡流场的运动演化,并与势流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73.
动态断裂力学的无限相似边界元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弹性动力学的相似边界元法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推导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动态断裂力学的无限相似边界元法.与传统的边界元法相比,相似边界元法由于只需在少数单元上进行数值积分,大大减少了计算量.对动态断裂力学问题,无限相似边界元法由于在裂纹尖端的边界上设置了逼近于裂纹尖端的无限个相似边界单元,可直接得到裂纹尖端具有奇异性的应力,而不需要设置奇异单元,从而突破了奇异单元对应力奇异性阶次的局限.另外,还讨论了无限相似边界元法得到的无限阶的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574.
本文讨论了二流体系统界面上内孤立波的分裂,发现上下层流体密度比对分裂成两个内孤立波的条件没有影响,此时只要孤立波从较深的流体运动到较浅的流体就会发生分裂,但分裂成二个以上孤立波的条件受密度比和上游上下层流体厚度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5.
粗糙底床泥-水界面区域的物质交换过程不仅与水动力作用有关,还涉及到底床物理特性和床面形态的影响. 为研究粗糙底床渗透率和床面微地形对泥-水界面物质交换过程的综合影响,通过实验室环形水槽实验,测量得到不同砂质平整底床和存在离散粗糙元床面条件下,泥-水界面物质交换通量和有效扩散系数的定量数据和变化特征,并采用参数化方法分析无量纲控制参数变化范围内界面物质交换特性的主导机制. 实验结果表明,粗糙底床渗透率和床面微地形共同对泥-水界面物质交换过程起重要作用. 与平整底床相比,离散粗糙元局部绕流结构驱动的附加泵吸交换不同程度增大了界面物质交换通量,其增强效应与底床渗透率和床面粗糙度的变化密切相关. 随底床渗透率和床面粗糙度的增大,有效扩散系数总体呈增大趋势,湍流渗透对界面物质交换的影响趋于增强,而泵吸交换的相对贡献趋于减弱. 因此,分析存在床面微地形粗糙底床的主导界面物质交换机制,需要考虑底床渗透率和床面粗糙度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