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化学   8篇
力学   6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33篇
物理学   3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7 毫秒
61.
用碘离子电极法对三种制约小球藻富集碘量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对小球藻富集碘都有影响。当KI质量浓度为800μg/mL,pH值为7.0,为它们各自作为单一制约因素时的最佳条件,此时小球藻对碘的富集效果最佳,试验中也看到小球藻在这些条件下生长处于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62.
采用共沉淀和离子交换方法将药物姜黄素(Cur)嵌入到Mg-Al-LDHs层间,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药物-无机复合材料,借助XRD,FTIR和TG-DTA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ur阴离子以平行或者单层、沿其短轴方向垂直嵌入到层间;与主体层板通过氢键与静电作用形成超分子结构;该超分子结构姜黄素-水滑石复合材料与姜黄素相比,其热稳定性、耐酸性及缓释性能均有大幅度提高,缓释实验数据符合Bhaskar方程和一级动力学方程模型。  相似文献   
63.
使用Excel处理物理实验数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两个实例介绍了Excel软件的一些函数功能处理物理实验数据和图表向导功能绘制实验图表。  相似文献   
64.
从12C原子核的α粒子结构观点出发,计算了共振区内能量为T p=200,400,600,700MeV,p-12C的2 (4.44MeV)和3-(9.64MeV)非弹性散射微分截面。其中将12C原子核跃迁形状因子分解成核内α粒子的跃迁形状因子和α粒子本身的形状因子的乘积。利用已知的原子核跃迁密度,得出12C原子核α粒子跃迁密度分布的解析式。理论结果与实验较好地符合。  相似文献   
65.
本文在显著性水平 α=0 .0 1时 ,给出了《应用数学》论文作者数量服从 Lotka分布 f(yx) =0 .81 4 2 /x2 .870 9的结论 ,并对这个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  相似文献   
66.
建立了删失数据非参数回归函数最近邻估计强收敛速度,并得到主阶n的指数为1/(2 d)的最优速度.作为定理的推论,在完全数据情形时,本质地改善了赵林城等(1984,1986)所得的结果。  相似文献   
67.
无失效数据情形参数的综合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对指数分布的无失效数据,在引进失效信息后,在先验分布为Gamma分布时,给出了失效率的多层Bayes估计和综合Bayes估计,并给出了无失效数据情形可靠度的综合估计,还结合实际问题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68.
无失效数据失效率的估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指数分布无失效数据(ti,ni)的失效率λ,在λ的先验密度的核为exp(-λ)时,给出了λ的Bayes估计和多层Bayes估计,从而可以得到可靠度的估计,最后,给合实际问题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69.
方杰  王凯雄 《分析化学》2007,35(11):1607-1613
本研究建立了凝胶渗透色谱和铝硅胶柱前处理,气相色谱-离子阱质谱法测定海洋贝类体内20种有机氯农药、28种多氯联苯和16种多环芳烃的多残留分析方法。通过对凝胶渗透色谱的组分收集时间和铝硅胶柱的正戊烷淋洗体积的实验条件优化,实现了样品索氏提取液的凝胶渗透色谱初步净化、铝硅胶柱色谱的组分分离和进一步去除干扰物质。结果表明,多氯联苯、有机氯农药和多环芳烃各化合物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1~0.14,0.02~0.17和0.52~0.81ng/g(湿重),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多氯联苯84.1%~120.2%、5.6%~15.9%;多环芳烃62.3%~123.1%、8.7%~20.5%;有机氯农药77.3%~127.5%、3.1%~18.7%。本方法降低了样品的前处理成本,缩短了样品处理时间,可应用于海洋贝类体内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实际监测。  相似文献   
70.
高等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几何直观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等数学中几何方法与分析方法是密不可分的,分析法使问题严谨而富有哲理性,几何方法使问题形象直观,所讨论问题的几何意义对寻求问题的解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具体实例阐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