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8篇
  免费   830篇
  国内免费   594篇
化学   1250篇
晶体学   98篇
力学   349篇
综合类   127篇
数学   1062篇
物理学   228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285篇
  2007年   414篇
  2006年   369篇
  2005年   351篇
  2004年   350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228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3篇
  1971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CeO2-La2O3/γ-A12O3催化还原SO2反应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CeO2/γ-A12O3,La2O3/γ-A12O3和CeO2-La2O3/γ-A12O3催化剂,并用XRD和XP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n(SO2)/n(CO)=1/3,载流气体为N2,气体流量为1L/min,催化剂用量为15g的条件下,考察了催化剂催化CO还原SO2反应的性能,研究了催化剂的活化过程、催化活性和反应物配比对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eO2-La2O3/γ-A12O3在催化还原SO2反应中的活化温度比单组分催化剂CeO2/γ-A12O3,或La2O3/γ-A12O3,下降了50~100℃,而且具有更高的活性。这可以解释为由CeO2的redox反应与La2O3的COS中间物反应之间的协同作用所致。还对SO2还原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发现CeO2的redox反应所生成的单质硫是整个过程中COS中间物反应的重要来源。在此基础上,对CeO2-La2O3/γ-A12O3催化CO还原SO2反应提出了redox-COS叠加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02.
为了研究有机ICP最佳分析条件与水溶液ICP明显不同的原因,本文在不同的等离子体操作条件下测量了Hβ486.133nm Stark变宽,分别计算了有机溶剂和水溶液引入1CP轴向的n_e和Te值,并进行了比较。有机溶剂引入ICP时,在固定的功率,观测高度及载气流量下其轴向ne和Te均比用水溶液引入时低一些。有机ICP的优异分析性能只有在比水溶液ICP有较高的入射功率和较低的载气流量条件下才能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3.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 ,分别对无机交联体系聚丙烯酰胺 Cr3+ 和有机交联体系聚丙烯酰胺 酚醛胶态分散凝胶的微观结构进行了显微图像分析 .发现无论是在有机还是无机交联体系中 ,也无论聚丙烯酰胺和交联剂浓度如何变化 ,在微米尺度上最终形成的都是具有自相似性的树枝状分形图像 ,在更小尺度上则发现单个小树杈分形体都是由纳米级的颗粒紧密堆积而成 .在所研究的胶态分散凝胶体系中 ,树枝状分形结构的形成及其具体的形态取决于聚丙烯酰胺的浓度 ,而交联剂的有无及其多少只对树枝状凝胶分形的几何形态产生一定影响 .实验结果还表明纳米级 (≤ 10 0nm)的胶体颗粒构成的分形结构的凝胶其弹性模量G′比微米级的高出一个数量级 .且粒子尺度越小 ,则凝胶的力学稳定性越强  相似文献   
104.
血清蛋白-荧光素复合物单扫极谱波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0.08mol/L的HAc中,荧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或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复合物使荧光素在-0.58V(vs.SCE)处的还原峰电流增大,峰电流的增大值与加入的BSA或HSA的浓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BSA在2—24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μg/mL;HSA在2—22μg/mL范围里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8μg/mL。应用该法测定了人血清蛋白样品,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5.
刚果红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极谱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在pH4.7HAc-NaAc缓冲溶液中,刚果红与蛋白质(BSA或HSA)作用形成络合物,使刚果红-0.35V(vs SCE)的还原峰电流下降,峰电流的降低值同所加的BSA或HSA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BSA和HS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12mg/L和0.5~11mg/L,检出限分别为0.25和0.20mg/L;运用该法测定了人血清白蛋白样品,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6.
由环氧乙烷及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合成含双键侧基的聚氧乙烯用苯乙烯接枝共聚,接枝效率可达50%左右.接枝产物经纯化,用IR及~1H NMR表征.该产物与LiClO_4的络合物有较高的室温导电率,其PEO含量在70%及EO/Li=20/1时,25℃的导电率接近10~(-4)S/cm.此外,该接枝共聚物有较高的乳化能力.在Williamson固液反应中具有良好的相转移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7.
光学活性的 1,1′ 联 2 萘酚 (BINOL)及其衍生物作为优异的手性配体应用于不对称催化中已取得了巨大进展 ,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对BINOL小分子和高分子在各种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最新进展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评述 ,并介绍了有关BINOL的几种新型催化策略  相似文献   
108.
二磺酸掺杂高热稳定性导电聚苯胺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有机二磺酸作为掺杂剂合成了具有高热稳定性的二磺酸掺杂导电聚苯胺。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酸/苯胺摩尔比等因素对产率、产物的导电率与分子量的影响。利用微波加热的方法测试有机二磺酸掺杂聚苯胺的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有机二磺酸掺杂的导电聚苯胺在微波场中升温速率快,并且具有良好的反复升温性能。  相似文献   
109.
本文首次将罗丹明S应用于镉的荧光熄灭法测定,由于PVA-124的稳定作用,克服了罗丹明类试剂常须经萃取测定操作繁杂之不足。在加入各种试剂后,直接进行水相荧光测定。方法简便、灵敏,精密度好。  相似文献   
110.
蛋白质酪氨酸硝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与多种病症相关.经由过氧亚硝酸根(ONOO-)和NO2-/H2O2/血红素过氧化物酶体系是促使蛋白质硝化最主要的两种途径,其反应为自由基机理.本文对体内蛋白质硝基化的途径、机制及其生物学意义作了综述,指出蛋白质的硝化具有选择性,特定酪氨酸残基发生硝化能够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影响其免疫应答和可能涉及的信号转导过程,从而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