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25篇
化学   483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4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7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密闭空间煤粉的爆炸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聪  李化  苏丹  黄卫星 《爆炸与冲击》2010,30(2):164-168
利用ISO6184/1和IEC推荐的20L球型爆炸测试装置,对4种规格的煤粉进行了系统的粉尘爆炸实验,探讨了煤粉的爆炸规律。得到了样品的爆炸下限浓度、最大爆炸压力,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变化规律;分析了浓度、粒径、点火能量对煤粉爆炸猛烈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径越小的煤粉,爆炸下限越小,而且在指定浓度下爆炸越猛烈。随着浓度的增大,最大爆炸压力和上升速率先增后减。样品3,峰值爆炸压力对应的浓度为400~1000g/m3,爆炸压力最大值为0.54MPa;点火头能量的增大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反应更充分,从而爆炸强度更强。由于煤粉组成的特点,实验数据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爆炸过程中气相燃烧的重要作用。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02.
孪生球状碳酸钙的直接混合沉淀法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醋酸钙和碳酸钠为原料, 柠檬酸三钠为晶形控制剂, 利用液相直接混合沉淀法合成了分散性好、粒度约1.5~3.0 μm、长短轴比约2∶1的孪生球形碳酸钙晶体.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原子力扫描探针显微镜(ASPM)和粒度分析仪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在不添加柠檬酸三钠的溶液中得到微米级的立方状碳酸钙晶体, 而添加柠檬酸三钠(质量分数30%~40%)后则得到具有不同表面粗糙度的孪生球状碳酸钙晶体. 同时, 用分形生长理论和成核限制聚集(NLA)模型对孪生球状碳酸钙粒子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3.
采用等离子体活化技术制备了一种新型Ni/γ-Al2O3催化剂用于CO2重整CH4反应. 等离子体强化制备的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反应活性和较好的抗积碳能力. 为了达到相同CH4转化率,常规焙烧的催化剂需要比等离子体处理的催化剂高出50 °C 的反应温度. 反应结束后,等离子体处理催化剂的失活率仅为1.7%,而常规催化剂上的失活率为15.2%。通过对催化剂进行BET、H2-TPR、XRD、CO2-TPD和TG等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增强制备方法使催化剂的平均孔直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加;催化剂的还原性,镍物种的分散度和催化剂对CO2的吸附量都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4.
谢川  冯岩  李万舜 《应用化学》2009,26(7):762-765
以N-烯丙基咔唑为原料,经Fridel-Crafts酰化反应、成肟和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关键步骤Fridel-Crafts酰化,得到最佳反应条件:N-烯丙基咔唑用量为0.020mol,催化剂与原料摩尔比1.10,反应物摩尔比1.15, 25℃下反应4h,产率可达94.2%。目标产物的结构通过IR,UV, 1H NMR和元素分析进行表征。并初步测试其光引发性能。  相似文献   
205.
化石燃料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加剧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严重和生态碳平衡破坏的因素之一.利用可持续太阳能驱动的光催化技术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一系列高附加值化学品,如甲烷、甲酸、甲醛和甲醇等燃料,因此被认为是解决能源危机和全球变暖的有效途径之一.迄今为止,在被开发利用的光催化剂中,二氧化钛作为一种经济廉价、无毒、稳定和可持续的金属氧化物,是多相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体系的研究重点.本文重点综述了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在二氧化碳还原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阐述了其改性策略,包括异质结的制备、表面功能修饰、能带结构调节和形貌设计等,目的在于提高二氧化碳还原产物的选择性和转化率.对二氧化钛在液相光电催化和气相光热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的基本原理进行总结.对三种二氧化碳还原反应体系进行讨论,其主要内容包括:(1)阐述光催化、光电催化以及光热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基本原理;(2)针对不同体系,分析提高二氧化钛催化活性和还原产物选择性的方法,包括表面改性、贵金属沉积和阴/阳离子掺杂;(3)探究密度泛函理论在二氧化碳还原中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二氧化碳还原的路径调控、关键中间体的吸附构型和和自由能的...  相似文献   
206.
邹胜  黄晴菲  黄文才  朱槿 《合成化学》2018,26(4):288-291
以邻苯二甲酸酐和外消旋a-苯乙醇为原料,制得2-(1-苯乙氧羰基)苯甲酸(3); 3依次与手性苯乙胺成盐、重结晶和水解,制备了(R)-1-苯乙醇和(S)-1-苯乙醇,光学纯度大于99%,总收率42.5%,其结构经1H NMR和GC确证。  相似文献   
207.
以熊果酸为原料,通过对28-位羧基进行酯化保护反应,3-位羟基引入对甲酰氯苯甲酰基,再与氨基己酸反应引入个一个长的间隔臂,合成了一个新型的手性选择物———3β-对甲酰氨基己酸苯甲酰氧基熊果烷-12-烯-28-羧基甲酯,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ESI-MS表征。  相似文献   
208.
微波促进一锅法合成氨基甲酸酯型α-猪去氧胆酸分子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 以α-猪去氧胆酸为隔离基, 通过三光气桥连各种芳香胺, 以很好的产率合成了一系列新的手性分子钳, 其结构经1H NMR, IR, MS和元素分析确证, 并且考察了其对中性分子和D/L-氨基酸甲酯的识别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 这类分子钳人工受体不仅对中性有机小分子具有优良的识别性能, 而且对D/L-氨基酸甲酯亦具有良好的对映选择性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209.
大孔型阴树脂交换性能测定的流动注射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自行设计的流动注射分析流路及含有Hg(SCN)2和硝酸铁的显色溶液测定氯离子的光度法检测了大孔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性能.在FIA流路中装置了一支微型离子交换柱,其中装入需检测的树脂.用含一定浓度的氯离子溶液(稀盐酸溶液)作为检测试剂.并令其流过交换柱.用光度法连续检测从交换柱出口取得的流出液中的氯离子浓度.根据测得的氯离子浓度的数据,对影响树脂交换性能的因素,包括检测试剂和再生剂的浓度以及它们的流速等作出结论,并获得树脂交换性能的最佳条件如下:①微型交换柱的尺寸:长度57 mm,内径3.0 mm;②树脂层高度:40 mm;③树脂量:0.172 0 g;④再生剂浓度及流速:30 g·L-1,0.6 mL·min-1;⑤消耗再生剂体积:433 mL;⑥检测试剂浓度及流速:20 mg·L-1氯离子的盐酸溶液,1.3 mL·min-1.  相似文献   
210.
煤层气(矿井瓦斯)是一种有望替代传统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的非常规气体. 作为可得的清洁能源,它的利用被认为是节能和经济的选择. 在本工作中,非金属原子X(X=H,O,N,S,P,Si,F,Cl)修饰的石墨烯(Gr)被用来代表具有结构异性的煤表面模型.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系统地研究了煤层气组分Y(Y=CH4,CO2,H2O)在非金属原子修饰石墨烯上的吸附作用. 结果表明Y在非金属原子修饰石墨烯上的吸附均为物理吸附. 态密度和差分电荷密度共同表明了这种弱的相互作用.其中,H和Cl对CH4的作用较大; N、O、F、Cl对CO2的作用较强; N,Cl对H2O的影响不容忽视. 总的来说,吸附能大小依次为:H2O>CO2>CH4. 因此,在CH4富集的煤层里注入H2O或CO2可以与CH4形成竞争吸附,进而提高煤层气采收率. 本工作提供了在分子水平下煤层气与非金属原子修饰石墨烯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详情,并为煤层瓦斯的开采与分离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