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3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984篇
化学   2081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71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148篇
物理学   2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刘百祥  李青山 《分析化学》1998,26(11):1365-1368
铂比互铂化处理后,形成疏松,粗糙的表面,将四硫富瓦烯-四氰基奎诺二甲烷导电有机盐入到铂化的铂黑微粒中。将3-羰基丁酸吡咯与吡咯按适当的比例在其表面用电化学聚合方法,将葡萄糖氧化酶固定于聚合形成的杂聚膜中制成微酶电极。该微酶电极测定时几乎不受氧分压影响,灵敏度高,响应快。  相似文献   
92.
超微粒γ-FeOOH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FeCl2为原料,研究了γ-FeOOH晶种制备和晶粒生长的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及配比、碱液滴加等工艺条件,得到了比较理想的合成工艺途径.结果表明,在晶种制备过程中温度及配比是影响晶种粒子形态和产物晶型的重要因素;在晶种的生长过程中,滴入体相的碱液的分散状态是宏观混合与微观混合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促进微观混合是选择优化生长工艺的判据.  相似文献   
93.
本文借助于不同热处理样品的WAXD研究和变温FTIR分析,从液晶态与结晶态面间距的变化,晶态、液晶态和各向同性液态下结构构象的差异出发,研究了聚合物液晶态下的近晶相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94.
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自聚产物的结构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IR与NMR表征了用醋酸钾为催化剂时 1,6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HDI)自聚产物的结构 .结果表明 ,自聚主产物是三聚体异氰脲酸酯 ,主要含有三聚体异氰脲基、异氰酸根 ,同时含有由杂质带来的微量氨基甲酸酯、脲基甲酸酯基、取代脲基、缩二脲基 .一维核磁谱及二维化学位移相关谱分辨出 7种羰基 ,一种NCO基 ,确定了氮上 8种不同取代结构的分子链连接情况 .通过建立理论模型 ,定量地描述了自聚产物的结构 .  相似文献   
95.
侧链液晶离聚物对PA1010/PP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聚酰胺(PA1010)、聚丙烯(PP)和热致型侧链液晶离聚物(SLCI)进行熔融共混,采用FTIR,SEM,DSC,WAXD研究测定了共混物中的相互作用,用形态结构,热行为和结晶行为,系统地研究了SLCI对PA101/PP共混物的增容作用。结果表明,SLCI有效地改善了PA1010/PP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增强了PA1010与PP链间的相互作用,使PA1010/PP熔点升高,结晶度提高。  相似文献   
96.
超临界苯类溶剂对聚苯乙烯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压间歇反应器中,温度340~370℃,以苯、甲苯、乙苯和对二甲苯为超临界溶剂研究了聚苯乙烯(PS)的降解特性.苯类物质是聚苯乙烯的优良溶剂,在超临界条件下其优异的传质、传热性能使聚苯乙烯快速降解.聚苯乙烯在不同超临界溶剂中降解转化率相近,而降解产物组成差别很大,分析了不同超临界溶剂对聚苯乙烯降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甲苯对降解过程影响最小,苯乙烯收率最高.聚苯乙烯降解过程中,高分子链断裂和解聚同时进行,结合连续分布理论建立了聚苯乙烯降解的动力学模型,得到在超临界甲苯中聚苯乙烯链端解聚活化能为138.4 kJ.mol-1.  相似文献   
97.
徐益升  凌昊  杨金凤  于锋 《化学教育》2018,39(10):29-32
设计了一个针对高年级本科生的毛细管电泳分离实验,用以研究pH对生物小分子多肽分离的影响。5种多肽包括Bradykinin、[Hyp3]-bradykinin、Angiotensin I、Leucine Enkephalin和[Met5]-Enkaphalin,被用于毛细管电泳的分离实验。研究了毛细管电泳生物分析实验中最重要的2个因素即电渗流和样品吸附随pH的变化以及对于分离的影响。在pH=10的条件下,酸性多肽几乎没有吸附,少量的碱性多肽有吸附。在pH=6的条件下,碱性多肽具有非常强的吸附从而导致非常差的分离效果,在pH=2.3的条件下,5种多肽都能被很好地分离,由于多肽此时都带有正电荷因此几乎没有吸附。而在此pH,电渗流消失。对具有一定分析化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学生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生物分析实验,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相关环境因素对仪器分析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8.
就电化学教学中怎样导得△_rS_m=zF((■E)/(■T))_P以及如何表示原电池做可逆电功时吸收的热量Q_R这两个常被忽视的问题阐明了看法。  相似文献   
99.
任务正激活与任务负激活的工作机制是认知功能实现的基本要素.这一拮抗关系的失衡或者受损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退行性神经疾病,然而到目前为止,尚不清楚这种拮抗现象的神经机制.该文基于默认模式网络与任务正网络在突触层面上相互抑制的假设,并结合多种刺激条件下的工作记忆模型,进行了计算机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 1) 任务正网络与任务负网络之间在神经活动上呈现出拮抗关系; 2) 伴随着工作记忆刺激方向数目的增加,任务负网络神经活动的衰减程度会随之增大; 3) 当工作记忆相关的脑区其神经活动增加时,任务负网络的神经活动减少; 4) 并且随着工作记忆任务难度的增加,任务负网络的神经活动会迅速衰减.这些计算结果都与神经科学实验数据是匹配的.由于任务负激活是默认模式网络的主要特征,因此默认模式网络与任务正网络在突触层面上的相互抑制是这两种不同性质网络之间形成拮抗关系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0.
针对光栅衍射实验中如何保证平行光正入射光栅表面这一难点,总结出一种在实验教学简单可行、易于学生理解的操作方法。这种实验方法,既包含了分光计调节的基本要求,又能让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和理解光栅的衍射理论,提高了实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