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2篇
  免费   427篇
  国内免费   703篇
化学   1123篇
晶体学   44篇
力学   138篇
综合类   69篇
数学   246篇
物理学   554篇
综合类   284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246篇
  2011年   283篇
  2010年   273篇
  2009年   314篇
  2008年   360篇
  2007年   351篇
  2006年   353篇
  2005年   287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01.
<正>作为很强的有机电子给体,四硫富瓦烯能够在低电位被可逆氧化,失去一个或两个电子生成相应的正一价阳离子自由基或正二价阳离子.近年来它在众多领域显示出日益重要的作用.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D-π-A和A-π-D-π-A结构的四硫富瓦烯 (TTF)衍生物,系统研究了它们在基态发生分子内电荷转移的可能,并利用外界刺激改  相似文献   
202.
建立了间接酶联免疫法快速检测蓖麻毒素的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在0.08~1.25 mg/L之间,相关系数r=0.992 3,检出限为0.02 mg/L。将该法用于检测实际水样、土壤、奶粉和血液蓖麻毒素加标样品,回收率在60%~98%范围。该方法简单、快速、假阳性率低,非常适合蓖麻毒素的快速筛选、定性和半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03.
利用原子电性作用矢量(Atomic electro-negativity interaction vector,AEIV)和原子杂化状态指数(Atomic hybridization state index,AHSI)对萜类化合物中的C原子进行结构表征并与其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建立了优良的定量构谱相关(QSSR)模型.其中29个单萜类化合物中的290个C原子建模的计算值经留一法(Leave-one-out,LOO)交互校验(Cross-validation,CV)预测值的复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00和0.9867,进一步使用倍半萜、二萜、三萜化合物分子中65个C原子的13C NMR化学位移值来检测该模型的稳定性,模型预测值和观测值间复相关系数(R)为0.9777,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4.
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气相色谱定量结构保留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表征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定量结构-色谱保留关系(QSRR)模型,同时采用逐步回归结合统计检测对模型进行变量筛选,建立了35个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在3种不同固定相(OV-101,DB-1701和DB-WX)上气相色谱保留指数(RI)与MEDV的定量相关模型.在3种固定相上的QSRR模型的建模计算值复相关系数(R)、留一法(leave-one-out)交互校验复相关系数(QCV)分别为0.998 0和0.995 1(OV-101);0.996 3和0.989 6(DB-1701);0.993 7和0.984 1(DB-WX),表明模型具有良好估计能力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5.
以4种环境土壤标准物质作为土壤测试品,并通过比较各种消解液和相应的消解装置,获得了各自ICP-MS的重金属含量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土壤样品前处理方法如下,消解液:5 mL HNO3+1 mL HF;消解装置:电热板;反应条件:250℃恒温2 h;相对误差:1.14×10-2%~6.57%(As,Mn,Pb,Zn,Cu,Cr)。  相似文献   
206.
本文合成了3个新钌(Ⅱ)配合物,[Ru(bpy)2(SB)](PF62、[Ru(bpy)(SB)2](PF62和[Ru(SB)3](PF62(bpy=2,2’-bipyridine,SB=4,5-diaza-9,9’-spirobifluorene),通过核磁和元素分析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确定。[Ru(bpy)2(SB)](PF62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认了结构。研究了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能。结果表明[Ru(bpy)2(SB)](PF62在乙腈中的发桔红光,波长为606nm,量子产率约为0.0012。在同样条件下[Ru(bpy)(SB)2](PF62和[Ru(SB)3](PF62的发光非常微弱甚至几乎没有发光。还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电致化学发光性能。随着配体中SB含量的增加,发光的峰电压从1.36V增加到1.58V,相对发光强度从731降低到52。  相似文献   
207.
基于卟啉对癌细胞的特殊亲和作用和吡咯烷化合物的抗肿瘤及抗癌活性,设计并合成了具有吡咯烷结构的新型卟啉化合物--meso-5,10,15,20-四[4-(N-吡咯烷基)苯基]卟啉(TBPPH2),利用荧光光度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TBPPH2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发现,TBPPH2利用疏水作用力进入BSA的疏水性腔,与BSA形成配合物并引起BSA的静态荧光猝灭.在TBPPH2与BSA的相互作用过程中,TBPPH2与BSA以摩尔比1∶1牢固结合,TBPPH2与BSA分子中色氨酸间的最近距离r=2.4nm.反应平衡常数KA=2.51×104L/mol,反应熵变ΔS=84.18J/(mol·K),TBPPH2与BSA的结合常数KB=5.13×105L/mol.研究结果表明,吡咯烷基卟啉可能成为一类新型的抗肿瘤及抗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208.
烷基取代聚噻吩的化学合成与光电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概述了烷基取代聚噻吩的三种合成方法,即Fe(Ⅲ)催化剂合成法、Ni(O)催化剂合成法和Cu/PdCl2催化剂合成法。介绍了烷基取代聚噻吩稀溶液和薄膜的光吸收、光发射性能,薄膜的热致变色性能及以这些材料为发光活性物质制作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性能,展望了烷基取代聚噻吩衍生物的合成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9.
一株红球菌脱硫菌株脱硫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炼油厂污水排放口取得的土样中筛选到一株能降解二苯并噻吩 (DBT)的菌株 ,用GC/MS方法 ,证明其降解DBT走硫专一脱除途径 ,即“4S途径” .该菌株被命名为SDUZAWQ ,用微生物生理生化实验及 16S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红球菌属 (Rhodococcussp .) .实验结果表明 ,红球菌SDUZAWQ可有效降解苯并噻吩 (BT)和DBT及其甲基衍生物 .在 2d内 ,BT与DBT可同时完全降解 ,0 .5mmol·L-1的BT在 1d内可降解掉 86% ,降解速度高于DBT的降解 .5 MBT的降解率也高于 4,6 DMDBT和 4 MDBT .4 MDBT较 4,6 DMDBT更难降解 ,在 2d内 ,红球菌SDUZAWQ可降解 62 %的 4,6 DMDBT ,而相同条件下 ,4 MDBT仅能被降解 3 6% .  相似文献   
210.
建立了用钛白粉制备固体超强酸SO42-/TiO2的新方法.考察了超强酸SO42-/TiO2的制备条件对催化邻苯二甲酸酐和正丁醇酯化反应的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表明,以合成的超强酸为催化剂,在160℃反应4h,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产率大于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