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3篇
  免费   284篇
  国内免费   478篇
化学   709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59篇
综合类   53篇
数学   170篇
物理学   543篇
综合类   169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4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221.
水热条件下,合成了1个铜(Ⅱ)配位聚合物[Cu(L)(4,4’-bpy)(HCOO)(H2O)]n(HL=苯并三氮唑-1-氧基乙酸,4,4’-bpy=4,4’-联吡啶),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表明,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0.82026(16)nm,b=1.1283(2)nm,c=1.1597(2)nm,α=76.50(3)°,β=70.88(3)°,γ=76.97(3)°,V=0.9730(3)nm3,Z=2。铜(Ⅱ)分别与来自2个4,4’-bipy的2个氮原子、1个苯并三氮唑-1-氧基乙酸的1个氧原子、1个甲酸根中1个氧原子和1个水分子中的1个氧原子配位,形成变形的四方锥的配位构型。由于4,4’-bipy的桥联作用,配合物在空间形成了一维链状结构,该一维链又通过分子间O-H…N和分子内O-H…O氢键作用形成了二维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222.
以连续共混过程中间歇出料法研究了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体系共混过程中的扫描电镜图样演化过程,利用小角激光散射(SALS)证明了PP/苯乙烯-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SEP)/PS体系的部分相容性,同时说明SALS研究聚合物熔体动态过程的有效性.针对扫描电镜图样,用重心粒径dg这一结构参数研究了PP/PS体系共混过程,利用分布函数求取了分散相PP分形维数,对共混过程中相分散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23.
使用手性相转移催化剂合成D-苯丙氨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氨基酸不对称合成方法甚多,但是使用手性相转移催化剂未见有报道。本文报道在同位素标记氨基酸不对称合成研究中,用非标记甘氨酸进行模型试验的初步结果:使用(-)-氯化-N-苄基辛可尼丁鎓作催化剂,可获得近90%光学纯度的 D-苯丙氨酸,化学产率61.6%。  相似文献   
224.
以对苯二酚和对氟苯甲腈为原料, 合成了1,4-二(4-羧基苯氧基)苯, 并与4,4′-二羧基二苯醚作为共聚单体与3,3′-二氨基联苯胺反应合成了共聚型聚苯并咪唑, 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热重分析等手段对聚合物的结构及热性能进行了分析. 研究了聚合物的黏度、溶解性、成膜性及聚合物薄膜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25.
本文利用含氢聚硅氧烷中的Si-H键在2 172 cm~(-1)处的吸收峰,选择四甲基四氢环四硅氧烷作为模型化合物,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红外光谱法测定含氢聚硅氧烷中含氢量的方法,其有效测量范围为0.0043~0.5365 mg/mL,回收率在91%~106%之间.  相似文献   
226.
新型三唑类抗真菌化合物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MSIA), 系统研究了40个新型三唑类化合物抗真菌活性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在CoMFA研究中, 研究了两种药效构象对模型的影响, 并考察了网格点步长对统计结果的影响. 在CoMSIA研究中, 系统考察了各种分子场组合、网格点步长和衰减因子对模型统计结果的影响, 发现立体场、静电场、疏水场和氢键受体场的组合得到最佳模型. 所建立CoMFA和CoMSIA模型的交叉相关系数q2值分别为0.718和0.655, 并都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CoMFA和CoMSIA模型的三维等值线图直观地解释了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阐明了化合物结构中苯环上各位置取代基对抗真菌活性的影响, 为进一步结构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27.
朱德钦  郑守扬  生瑜 《应用化学》2017,34(2):195-203
赋予木塑复合材料(WPC)的阻燃性能成为近年来该领域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通过两轮正交试验,研究8种常见的协效剂对膨胀型阻燃剂(IFRs,m(聚磷酸铵,APP)∶m(季戊四醇,PER)=2∶1)的阻燃增效作用,筛选出具有显著协效作用的协效剂组MgO/EG(可膨胀石墨)/SiO_2,其组成为m(MgO)∶m(EG)∶m(SiO_2)=1∶5∶5,其与IFRs的最佳配比为m(IFRs)∶m(MgO/EG/SiO_2)=1∶0.18,得到性能良好的阻燃型聚丙烯基木塑复合材料。通过热重分析(TGA)和锥形量热分析(CONE)评价IFRs及协效剂组对聚丙烯(PP)基木塑复合材料(WPC)热稳定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FRs及MgO/EG/SiO_2的加入可以有效提高WPC的热稳定性,WPC/IFRs/MgO/EG/SiO_2600℃的残炭率达到22.42%。WPC/IFRs的热释放速率峰(PHRR)、总热释放量(THR)和总烟释放量(TSP)相比于WPC分别降低了21.9%、8.7%和22%。MgO/EG/SiO_2的加入可以进一步提高IFRs的阻燃效率,WPC/IFRs/MgO/EG/SiO_2的PHRR和THR相比于WPC分别降低了33.0%和13.8%。  相似文献   
228.
基于特征模型的预测函数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预测函数控制通常采用一阶的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不能完全表征被控对象,因此使得传统的预测函数控制的鲁棒性受到一定限制.特征模型是一种比动力学模型简单,但能表征被控对象特征的模型.该文针对预测函数控制算法的缺陷,提出利用二阶特征模型来构成预测模型.通过工程建模获取了被控对象的特征模型,实现了基于特征模型的新型预测函数控制,并通过与采用一阶预测模型的预测函数控制进行比较.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均表明,采用特征模型的预测函数控制具有比一阶预测模型更好的控制效果,该算法在SUPCON-JX300X集散控制系统上实现.  相似文献   
229.
张秋菊  盛政明  苍宇  张杰 《物理学报》2005,54(9):4217-4222
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发现入射光和反射光在低密度等离子体中形成的干涉场可以产生深度的等离子体密度调制. 对于中等强度的入射光,譬如1015W/cm2 ,产生密度调制的时间尺度在几十个光周期的范围. 这样的等离子体密度调制可以起类似布拉格反射镜的 作用,使得后面的入射光在临界面以下的区域产生相位反射. 因为密度调制的周期是光在等 离子体中波长的一半,其产生的反射率可以接近100%. 相位反射也可以在不均匀的低密度 等离子体中产生,它可以极大地减少等离子体对光的吸收,因此在惯性约束核聚变中需要考 虑到它的影响. 关键词: 相位反射 密度调制 激光等离子体 粒子模拟  相似文献   
230.
Indium nanorods are grown on silicon substrates by using magnetron-sputtering technique. Film morphologies and nanorod microstructure a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HRTEM), and x-ray diffrac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mean diameter of the nanorods ranges from 30nm to 100nm and the height ranges from 30nm to 200nm. The HRTEM investigations show that the indium nanorods are single crystals and grow along the [100] axis. The nanorods grow from the facets near the surface undulation that is caused by compressive stress in the indium grains generated during grain coalescence process. For low melting point and high diffusivity metal, such as bismuth and indium, this spontaneous nanorod growth mechanism can be used to fabricate nanostruct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