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3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286篇
化学   437篇
晶体学   47篇
力学   60篇
综合类   27篇
数学   126篇
物理学   246篇
综合类   16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81.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合成了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聚丙烯酸叔丁酯(PSt-PtBuA), 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聚苯乙烯-聚丙烯酸(PSt-PAA), 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PSt-PAA在Tris-HCl缓冲溶液中(pH=7.0)形成临界聚集浓度(CAC)为0.015 g/L的聚集体. PSt-PAA与聚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MADQUAT)可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形成聚离子复合物(polyion complex, PIC), 当 m(PMADQUAT)/m(PSt-PAA)=3时, 形成的聚离子复合物的CAC为0.005 g/L. 动态光散射(DLS)和透射电镜(TEM)结果表明, 形成聚离子复合物后, 聚集体粒径变小. 聚合物形成聚集体可包载二乙二醇单甲醚修饰的C70(MDG-C70)、原卟啉(PPIX)、四苯基锌卟啉(ZnTPP)和四苯基卟啉(TPP)等光敏剂, 并增强光敏剂在缓冲溶液中的溶解度. 光照条件下, MDG-C70、PPIX、ZnTPP和TPP在聚离子复合物聚集体m(PMADQUAT)/m(PSt-PAA)=3的溶液中的单重态氧量子产率分别是在PSt-PAA聚集体溶液中的1.64、2.63、2.60和2.20倍. 而在缓冲溶液中,由于光敏剂的聚集作用,未能检测到单重态氧的产生。研究结果表明,聚离子复合物聚集体能够包载光敏剂,是提高单重态氧产率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2.
通过吡咯与二茂铁甲醛和对甲基苯甲醛的直接交叉缩合反应,合成并成功分离了6个含有0~4个二茂铁取代基的卟啉化合物:5,10,15,20-四(4-甲苯基)卟啉[(CH3Ph)4PH2]、5-(二茂铁基)-10,15,20-三(4-甲苯基)卟啉[Fc(CH3Ph)3PH2]、cis-5,10-二(二茂铁基)-15,20-二(4-甲苯基)卟啉[cis-Fc2(CH3Ph)2PH2]、trans-5,15-二(二茂铁基)-10,20-二(4-甲苯基)卟啉[trans-Fc2(CH3Ph)2PH2]、5,10,15-三(二茂铁基)-20-(4-甲苯基)卟啉[Fc3(CH3Ph)PH2]、5,10,15,20-四(二茂铁基)卟啉[Fc4PH2]。用紫外-可见和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质谱等技术对卟啉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用微量光谱滴定法测定了化合物在非水溶剂中的质子化反应常数,研究了它们的电化学和光谱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二茂铁取代基对化合物的光谱及氧化还原电位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以高岭石/二甲基亚砜为前驱体,利用置换法制备了高岭石/苯甲酰胺插层复合物。XRD和FTIR分析表明苯甲酰胺进入高岭石层间并与其形成新的氢键。采用TG、DSC研究了插层复合物的热分解行为。结果表明复合物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两步分解,第一步是插层复合物的分解,即插层剂分子于231℃发生脱嵌,第二步为高岭石脱羟基的过程。针对第一阶段的脱嵌反应,采用等转化率法改进后的迭代法、Malek法以及Dollimore法等动力学方法计算得到了完整的动力学三因子:活化能Ea=75.4kJ.mol-1,指前因子A的范围为4.9×1010~8.8×1010s-1,动力学方程为:G(α)=[1-(1-α)1-n]/(1-n),f(α)=(1-α)n。  相似文献   
84.
利用硫化钠与硫磺反应制备二硫化钠,然后将二硫化钠与1,3-丙磺酸内酯反应,合成了一种可作为电镀添加剂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SPS)。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对合成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确认了产物结构及产率。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产物产率与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溶剂加入量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找出了最优合成条件:第一步合成二硫化钠的反应中,硫化钠/硫磺物质的量比为1∶1.3,温度55℃,加水量18 mL;第二步合成SPS的反应中,1,3-丙磺酸内酯/硫化钠物质的量比为1.7∶1,温度40℃,溶剂量75 mL,产物的最高产率可达到95.8%。  相似文献   
85.
树脂吸附层析法分离喜树果中的喜果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 1 96 6年 Wall等 [1] 首次从喜树植物中分离出喜树碱后 ,至今已有 2 0多种化学成分从中分离出来 ,包括喜树碱 (Camptothecine,CPT)、 1 0 -羟基喜树碱、 1 1 -羟基喜树碱、 1 0 -甲氧基喜树碱、喜树次碱、白桦脂酸及喜果甙 (Vincoside- lactam,VCS- LT)等 [2 ] .研究表明 ,喜树碱类化合物和喜果甙均具有抗癌活性 [3~ 5] .从喜树果中分离喜果甙对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喜树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文献报道的分离提取喜果甙方法主要是溶剂萃取和氧化铝柱层析法 [6] ,过程复杂 ,收率很低 .本文采用树脂吸附法对喜果甙进行分离纯化 ,再经…  相似文献   
86.
聚苯乙烯;模板剂法;溶胶-凝胶法;有序大孔TiO2的制备  相似文献   
87.
氨氯地平对映体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氨氯地平对映体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方法。考察了背景电解质的PH值和浓度,手性选择剂浓度,有机改性剂种类及浓度对分离的影响,对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含30mg/mL羟丙基-β-CD(HP-β-CD)和10%甲醇的40mmol/L Tris-H3PO4(pH2.5)体系中,对映体达到基线分离,分离度(Rs)为3.4。  相似文献   
88.
通过控制六苄基六氮杂异伍兹烷(HBIW)的氢解程度,成功制备了其氢解反应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中间体三乙酰基三苄基六氮杂异伍兹烷(TATBIW),并对其单晶结构(TATBIW·0.5H2O)进行了测定,它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a=0.9893(2)nm,b=1.2624(3)nm,c=1.3396(3)nm;V=1.5963(6)nm3,z=2,Dc=1.194 g·cm-3,该化合物的单晶数据未见文献报道.TATBIW的制备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HBIW的氢解反应机理,提高氢解产品得率.  相似文献   
89.
钙对氟污染酸性土壤的改良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珠三角典型土壤(潮土和水稻土)加入一系列硝酸钙、氧化钙和碳酸钙进行室内培养,采用连续化学提取方法对原土及添加上述成分后各种形态氟进行提取,并采用极谱测定方法进行检测,研究各形态的转化行为。试验结果表明:加入氧化钙和碳酸钙可使两种土壤pH值明显上升,有利于改善土壤酸性;但使两种土壤有效态氟(水溶态氟、可交换态氟)含量上升,而铁锰结合态氟总体下降。故氧化钙不适用于该类高氟土的酸性改良,而碳酸钙的适用性则由土壤理化性质决定。硝酸钙的加入使各形态氟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在施用剂量大于20mg/25g时,对土壤中有效态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对土壤酸化没有改善。  相似文献   
90.
碳纳米管(CNTs)因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及电化学性质,如较大的比表面积、较强的电子转移能力和良好的吸附性能等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碳纳米管可以通过物理吸附、静电或疏水作用等非共价结合方式或共价连接方式固定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DNA、抗体等),有效地促进生物大分子与电极间直接、快速的电子转移,可应用于多种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碳纳米管本身在近红外光区具有独特的荧光和拉曼光谱,可以利用多种光谱手段对多种生物分子实现定量检测,因此近年来碳纳米管在光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也逐渐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对碳纳米管在电化学和光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综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