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312篇
  免费   10643篇
  国内免费   18948篇
化学   26711篇
晶体学   1698篇
力学   3116篇
综合类   1555篇
数学   6480篇
物理学   19643篇
综合类   84700篇
  2024年   333篇
  2023年   913篇
  2022年   2751篇
  2021年   2927篇
  2020年   2683篇
  2019年   2444篇
  2018年   2451篇
  2017年   3313篇
  2016年   2941篇
  2015年   4795篇
  2014年   6506篇
  2013年   7816篇
  2012年   8232篇
  2011年   9109篇
  2010年   9163篇
  2009年   9675篇
  2008年   10682篇
  2007年   10092篇
  2006年   9406篇
  2005年   7921篇
  2004年   6319篇
  2003年   4052篇
  2002年   4481篇
  2001年   4410篇
  2000年   4230篇
  1999年   1913篇
  1998年   552篇
  1997年   393篇
  1996年   376篇
  1995年   321篇
  1994年   332篇
  1993年   336篇
  1992年   288篇
  1991年   232篇
  1990年   208篇
  1989年   197篇
  1988年   193篇
  1987年   171篇
  1986年   119篇
  1985年   83篇
  1984年   98篇
  1983年   87篇
  1982年   55篇
  1981年   49篇
  1980年   53篇
  1979年   45篇
  1978年   18篇
  1965年   24篇
  1959年   16篇
  1955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将Na2SiO3·9H2O 溶液通过强酸性阳离子树脂进行离子交换得到酸性硅溶胶,再将硅溶胶与铝溶胶及六次甲基四胺混合后采用油柱成型法制备了球形SiO2-Al2O3复合氧化物. 通过XRD、BET 及TPD等手段对样品进行测试和表征, 结果表明, 600 ℃焙烧得到的SiO2-Al2O3中SiO2以无定型形式存在, 其比表面、孔容与表面酸性随SiO2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孔径、堆密度随SiO2含量的提高而减小, 压碎强度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832.
在现有方法基础上对沉积物中磺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脂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提取、富集、净化以及仪器分析方法进行了优化。以EDTA-Mcllvaine缓冲溶液与乙腈(V:V,1:1)混合液作为提取液,利用超声波细胞破碎仪进行超声提取,串联强阴离子交换柱(SAX)和HLB固相萃取柱进行固相萃取(SPE),通过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沉积物中抗生素的含量。抗生素基质加标回收率在56.4%~110%,相对标准偏差为1.1%~24.3%,方法检出限0.0055~0.716 ng/g。本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沉积物中抗生素的提取效率,并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中。  相似文献   
833.
张莹  田鹏  周帆  刘广宇  刘中民 《催化学报》2007,28(11):963-969
采用水热法成功地合成了一种含有亚微米级孔洞的微孔磷酸盐晶体材料(记为HAP-TAP),其形貌特征是:六棱柱形的晶体表面分布着大量0.4~0.8μm的亚微米级孔洞,孔洞内长有片层状晶体.在样品晶化的过程中,通过控制合成时间,获得了纯六棱柱形晶体的大单晶(记为HAP).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粉末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和电子能谱(EDX)对HAP-TAP独特形貌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和揭示.HAP的单晶XRD数据表明,HAP是一种具有二维空旷骨架结构的新型微孔磷酸铝晶体,其分子式为Al5(OH)2(PO4)7(C2N2H10)3.0.5H2O.EDX分析结果表明,生长于六棱柱形晶体孔洞内的片层状晶体为磷酸钛铝材料.  相似文献   
834.
仲伯华  刘河  吴波  王亚萍 《有机化学》2005,25(2):210-212
N-环丙甲基-7α-[(R)-1-羟基-1-甲基-3-(2-噻吩)丙基]-6,14-内乙基桥四氢去甲基蒂巴因(噻诺啡)是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噻诺啡经过一步法合成其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确证,其结构保持吗啡"T"型主体结构.  相似文献   
835.
锐钛矿型纳米TiO2介孔粉体表面织构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硫酸钛和尿素为原料,聚乙二醇-1000为空间构造剂,104℃下经尿素水解均匀沉淀法研制颗粒分散均匀、粒径可控的高热稳定性锐钛矿型纳米TiO2介孔粉体,并对其晶相、颗粒大小、比表面积、形貌和孔道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未经任何热处理的TiO2粉体即为锐钛型晶相,颗粒为均匀分散的类球型颗粒,且颗粒间形成直通型的介孔孔道,其孔径在10~30nm之间.控制焙烧温度可以达到控制颗粒大小及形貌的目的,经850℃焙烧5h的样品仍保持锐钛矿型晶相,未出现向金红石型晶相转变的迹象.  相似文献   
836.
汤颖  刘晔  路勇  朱萍  何鸣元 《催化学报》2007,28(4):321-326
采用共沉淀法,用不同金属盐为Cu源和Zn源合成了一系列CuZnAl水滑石,以此为前体经600℃焙烧后制得相应催化剂.用硝酸盐和醋酸盐合成的水滑石结晶度高,其衍生催化剂比表面积大、Cu的分散性好且易于还原;而用硫酸盐和盐酸盐合成的水滑石结晶度差,其衍生催化剂比表面积小、Cu的分散性差且不易还原.反应评价结果显示,用硝酸盐和醋酸盐制得的催化剂活性高、反应稳定性好;而用硫酸盐和盐酸盐制得的催化剂由于低的Cu表面积以及S和Cl的毒化作用而几乎无催化活性.在醋酸盐制备的催化剂上,产物干气中CO的浓度明显较低,在250℃和WHSV=3.28 h-1的条件下约为0.03%~0.04%,仅为硝酸盐所制催化剂上CO浓度的1/5;在210℃和WHSV=0.5 h-1的条件下,该催化剂上甲醇几乎完全转化,同时CO浓度降至约0.005%.N2O滴定、CO2程序升温脱附和程序升温还原结果显示,用醋酸盐和硝酸盐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极相近的Cu表面积和表面碱性,但前者CuO的还原峰温较后者低近70℃,归因于ZnO与CuO间的强相互作用,这是催化剂具有良好选择性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837.
0 IntroductionMetallosupramolecular oligomers and polymerscan result from the interaction of metal ions with ap-propriate multidentate ligands designed for multinucle-ar binding[1,2], and there are considerable interests in thedesign of species containing known numbers of metalions in defined spatial arrangements. The electronic and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of oligopyridine complexes oftransition-metal ions make their incorporation particu-larlyattractive and the possibilityofinter-metallic ele…  相似文献   
838.
二磺酸掺杂高热稳定性导电聚苯胺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有机二磺酸作为掺杂剂合成了具有高热稳定性的二磺酸掺杂导电聚苯胺。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酸/苯胺摩尔比等因素对产率、产物的导电率与分子量的影响。利用微波加热的方法测试有机二磺酸掺杂聚苯胺的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有机二磺酸掺杂的导电聚苯胺在微波场中升温速率快,并且具有良好的反复升温性能。  相似文献   
839.
飞行时间质谱中的空间电荷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子多光子电离实验中, 发现母体离子的飞行时间(TOF)质谱峰随激光强度的提高而展宽, 此现象归因于离子团内离子间库仑排斥作用的空间电荷效应. 为从理论上解释此现象, 尝试了从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进行推演, 得到飞行时间质谱峰的半高全宽(FWHM)与激光能量、样品气体的分压比、电极板的总电压、离子质量及所采用的透镜聚焦焦距之间关系的解析表达式, 所得的结果能够很好地说明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840.
A New Asterosaponin from the Starfish Culcita novaeguinea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new asterosaponin named novaeguinoside A, along with a known saponin, asteronyl pentaglycoside sulfate, was isolated from the starfish Culcita novaeguineae. The new compound was identitied to be sodium 6α-O-{β-D-fucopyranosyl-(1→2)-β-D-fucopyranosyl-(1→4)-[β-D-quinovopyranosyl-(1→2)]-β-D-xylopyranosyl-(1→3)-[β-D-quinovopyranosyl}-5α-pregn-9(11)-en-20-one-3β-yl-sulfate by extensive spectral analysis and chemical evid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