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468篇
  免费   10102篇
  国内免费   15393篇
化学   25220篇
晶体学   1222篇
力学   2415篇
综合类   1540篇
数学   5568篇
物理学   15791篇
综合类   66207篇
  2024年   243篇
  2023年   776篇
  2022年   2109篇
  2021年   2304篇
  2020年   2171篇
  2019年   1885篇
  2018年   1762篇
  2017年   2437篇
  2016年   2407篇
  2015年   3666篇
  2014年   4879篇
  2013年   6003篇
  2012年   6416篇
  2011年   7215篇
  2010年   6970篇
  2009年   7464篇
  2008年   8098篇
  2007年   7875篇
  2006年   7761篇
  2005年   6588篇
  2004年   5281篇
  2003年   3723篇
  2002年   4339篇
  2001年   4134篇
  2000年   3913篇
  1999年   2033篇
  1998年   657篇
  1997年   519篇
  1996年   465篇
  1995年   400篇
  1994年   418篇
  1993年   413篇
  1992年   337篇
  1991年   291篇
  1990年   294篇
  1989年   300篇
  1988年   240篇
  1987年   200篇
  1986年   171篇
  1985年   106篇
  1984年   123篇
  1983年   105篇
  1982年   77篇
  1981年   83篇
  1980年   75篇
  1979年   51篇
  1978年   30篇
  1977年   17篇
  1965年   21篇
  1955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881.
在低钯含量活性非均布Pd/Al2O3催化剂上,实现了富氧条件下,氢部分选择性催化还原NO过程,低温、富氧条件下NO的转化率高达80%-100%。NO直接分解实验表明,600℃,NO分解转化率在无氧时为17.3%,有0.5%氧存在时接近于0。氢非选择性还原NO条件下,100℃以下,NO转化率为100%。根据实验结果及文献,推测了氢部分选择性还原NO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反应,不同的反应温度下,NO脱除反应有所不同。在115℃以下,NO还原产物为NH3;115℃-155℃,NO还原产物为NH3、N2O和N2;155℃以上,NO还原产物中无NH3存在。NO还原反应与氢氧反应是平行的竞争反应。  相似文献   
882.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配位聚合物[Co2(HBTC)2(H2O)6]·C4H10N2·2H2O}n(H3BTC为1,3,5-均苯三羧酸,C4H10N2为哌嗪),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表征,并用TGA研究了该配位聚合物的热稳定性.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a=1.05437(9)nm,b=1.05485(9)nm,c=0.71482(5)nm,α=102.4623(28)°,β=91.3500(42)°,γ=111.0186(29)°,V=0.72018(10)nm3,Mr=764.37,Dc=1.762g·cm-3,Z=1,μ(MoKα)=1.25mm-1,F(000)=394,R=0.0307,wR=0.0815.晶体的基本构建单元中包含2个Co()中心、2个配位的HBTC分子和6个配位的水分子.基本构建单元通过相互链接形成具有“Z”型结构的一维配位聚合链,链间通过两种不同的氢键(O—H…O和N—H…O)相互作用,进而形成具有三维骨架结构的微孔晶体,微孔大小为0.71nm×0.82nm.荧光光谱表明,常温下用λex=312nm的光激发后,配位聚合物在329nm处出现强烈的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883.
简要总结了我们在C=C及C=O双键低温加氢双金属催化剂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首先, 我们以环己烯加氢为探针反应, 证明了平行使用多种研究手段的重要性, 包括单晶表面的基础研究与DFT计算, 多晶表面的合成与表征, 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测试等. 其次, 总结了双金属催化剂在其他加氢反应, 如丙烯醛C=O双键的选择性加氢, 苯的低温加氢, 以及乙炔的选择性加氢等反应中的应用. 最后, 讨论了利用金属碳化物代替贵金属Pt以减少双金属催化剂中Pt用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84.
The title intermediate (3a) is produced on photolysis of hexakis(2,6-diethyl-phenyl)cyclotrigermane (1) or bis(2,6-diethylphenyl)bis(trimethylsilyl)germane (4) as evidenced by trapping experiments, and thermally dimerizes to tetrakis(2,6-diethyl-phenyl)digermene (2a). Diarylgermylenes such as 3a do not form stable triethylamine adducts (e.g. 5a) as has been previously reported.  相似文献   
885.
简要总结了我们在C=C及C=O双键低温加氢双金属催化剂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首先, 我们以环己烯加氢为探针反应, 证明了平行使用多种研究手段的重要性, 包括单晶表面的基础研究与DFT计算, 多晶表面的合成与表征, 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测试等. 其次, 总结了双金属催化剂在其他加氢反应, 如丙烯醛C=O双键的选择性加氢, 苯的低温加氢, 以及乙炔的选择性加氢等反应中的应用. 最后, 讨论了利用金属碳化物代替贵金属Pt以减少双金属催化剂中Pt用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86.
将甲基三氯硅烷和二甲基二氯硅烷分别与二苯基二羟基硅烷反应得到1,1,5,5-四氯-1,5-二甲基-3,3-二苯基三硅氧烷(A)和1,1,5,5-四甲基-1,5-二氯-3,3-二苯基三硅氧烷(B)。按一定比例将(A)和(B)水解缩合得到完全是甲基硅羟基封端树脂(Ⅰ)。将甲基三氯硅烷和甲基三乙酰氯基硅烷分别处理一般共水解法硅封端树脂可得到另外两种甲基硅羟基封端树脂(Ⅱ)和(Ⅲ),将树脂Ⅰ、Ⅱ、Ⅲ与一般共水解法得到的具有相同R/Si和Ph/R(R代表甲基和苯基)的树脂(Ⅳ、Ⅴ、Ⅵ)进行固化试验,结果表明,甲基-硅羟基封端树脂(Ⅰ—Ⅲ)的固化速度为共水解法制得的以苯基硅羟基封端树脂(Ⅳ—Ⅵ)固化速度的两倍以上。  相似文献   
887.
Mansonone compounds represent a series of naturally occurring o-quinones mainly isolated from the heartwood of Mansonia Altissima1 and Ulmus Glabra2. Mansonone F contained oxaphenalene skeleton which was a relatively novel structure and rarely existed in …  相似文献   
888.
陈国强  郭寅龙 《有机化学》2003,23(9):977-983
利用离子阱质谱的原理和特点,研究了小分子醇、醚、胺、醛、酮等有机化合 物(分子量小于200)在离子阱里的分子离子反应,总结了反应特点和规律,并把 它归类为自身化学电离(SCI)反应。以丁酮、丙烯醇为例,采用FTMS对反应产物 离子进行准确质量测定,验证了它们各自的分子离子反应结果。另外,把该类化合 物(30个)SCI反应的质谱图与NIST98库中的标准EI质谱图进行了比较,建立了 SCI质谱图库,提高了在离子阱质谱上对这类小分子化合物定性分析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889.
新型含氟聚芳醚酮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聚芳醚酮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和优良的电性能及机械性能 ,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宇航、电子及核能等高技术领域 [1] .氟元素的引入可以降低材料介电常数、折光指数和吸水率 ,提高热稳定性、溶解性和阻燃性 ,增加材料透明度 ,使这类聚合物在光电子、光学和微电子等应用领域的研究倍受关注 [2~ 4 ] .本文在合成含三氟甲基苯侧基的聚芳醚酮 [5] 的基础上 ,设计并合成了新型的含氟量更高的单体和聚合物 ,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 .1 实验部分1 .1 试剂与仪器  [3,5 -二 (三氟甲基 ) ]苯代对苯醌 (自制 ) ;锌粉 ,A.R.级 ,天津化学试剂一厂产品 ;…  相似文献   
890.
This paper mainly deals with the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a novel styrene-butadieneblock copolymer. When this copolymer is used in the tread portion of tyres, it can improvewet skid resistance and reduce rolling resistance without sacrificing its general physical-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 visco-elastic curve of tire tread using the novel copolymer asits rubber portion was showed. Reactivity ratios for two monomers in the polymerizingsystem were calculated. The diagrams of differelitial, integral and finite difference calculithroughout the whole molecular chain were presented. The influence of the micro- andmacro-structure of the copolymer chain on wet skid resistance and rolling resistance was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