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5篇
力学   5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7篇
综合类   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41.
In the paper,a new method for the measurement of the dynamic transmission crror of preci-sion hobbing machines using only one sensor is proposed.The dynamic transmission error i ob-tained by demodulating the phase-modulated signal according to the Hilbert transform priple.The results of dynamic testing show that the new method is effective.  相似文献   
42.
基于调制反馈方法,对参数周期与激励力周期不相同情况下,研究其参数系统受迫振动响应三角级数解.采用谐波的线性组合形式从数学上表达受迫振动响应解,然后通过运用谐波平衡,将参数振动方程转化成无限阶线性代数方程组,解出其谐波的系数.上述方法的特点在于:1) 用三角级数来表达振动受迫响应,十分便于参数振动的频域分析,剖析受迫响应性质;2) 从解的表达可直接推出组合谐波共振条件; 3) 采用标准的Runge Kutta算法得到的相图证实上述方法结果的精确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参数振动完整受迫响应解的数学表达与分析.  相似文献   
43.
龙嫚嫚  赵谡玲  徐征  申崇渝  张成文  杨照坤  黄迪 《物理学报》2014,63(21):217801-217801
有机磷光发光二极管(OLED)因为理论内量子效率能达到100%而成为研究热点,但是至今有机磷光OLED器件发光机理及过程仍然不完全清楚,需进一步研究. 本文中搭建了一套瞬态电致发光和延迟电致发光的测量系统,并首次综合运用瞬态电致发光和延迟电致发光测量来探测有机磷光OLED 器件发光层内部电荷载流子的运动,从而分析研究其内部发光过程及机理. 研究中首先制备了一种高效红色磷光材料(pbt)2Ir(acac)衍生物(Irf)掺杂荧光材料作为发光层的器件,对其进行了瞬态EL测量,发现当驱动脉冲信号撤销时瞬态发光强度会突然出现一个瞬时过冲现象(transient overshoot),通过实验分析证实这个发光的瞬时过冲是由于发光层内部电子和空穴累积造成的,还证实了在发光层与空穴传输层界面存在空穴的累积. 通过延迟电致发光的研究发现在这种掺杂体系中发光主要来自于客体材料Irf的直接俘获电子空穴复合发光,而不是来自于主客体之间的能量传递,器件中的空穴传输发生在客体材料Irf上,而电子传递则主要在主体材料TAZ上. 同时还发现空穴注入是整个掺杂体系中重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瞬态EL 延迟电致发光 三线态-三线态湮没 overshoot  相似文献   
44.
基于固体弹性介质中的行波理论,对旋转圆环的固有频率进行了计算.以扩张弯曲梁微元体的运动方程为基础,分析了运动条件下该波导中行波的色散关系.通过分离正行波数和负行波数,解决了行波法计算旋转圆环的固有频率问题.同时给出了波数分离的判断依据,并结合简谐波动的相位封闭原理和传递矩阵建立了旋转圆环的特征方程.数值模拟研究了旋转体...  相似文献   
45.
本文合成了2个新的席夫碱,N,N'-二(5-氯水杨基)-1,3-二氨基戊烷(H2CAP)和N,N'-二(5-溴水杨基)-1,3-二氨基戊烷(H2BAP),以及它们的铜(Ⅱ)配合物,[Cu(CAP)](1),[Cu(BAP)](2)和[Cu(CAP)0.5(BAP)0.5](3),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和电子光谱表征了它们的结构。对于配合物,还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了结构测试。在每个配合物中,铜原子都采取四面体畸变的平面四边形配位构型。通过将配合物12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聚集体3。在该聚集体中存在有趣的氯和溴取代基交替排列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