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化学   34篇
力学   5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10篇
物理学   11篇
综合类   10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71.
为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营养状况提供科学依据,调查并评价了会宁县高一学生机体钙、铁、锌、铜、镁、磷6种矿物元素营养状况,包括: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研究对象;24h回顾法结合称质量法、记账法,收集被调查者连续7d的食物摄入情况;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测血清磷含量以及指端末梢血测钙、铁、锌、铜、镁含量,同步测量体格发育状况(包括身高、体质量和胸围)和智力相关指标(联合瑞文IQ值)。结果表明,调查对象血液中6种矿物元素含量在性别间的差异均具显著性(P〈0.05),全血锌和全血铁含量低于参考值低限的百分比女生多于男生,其余男生多于女生;32.25%的男生和13.89%的女生全血钙含量低于参考值;不足1%的全血镁含量低于参考值低限;血清磷含量均在参考值低限之上;全血铜含量城乡分布存在差异(P〈0.05)。调查对象膳食铁、钙和锌摄入量在性别间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调查对象膳食摄入量99%以上钙未达到适宜摄入量,20%左右锌、铜、镁未达到适宜摄人量。调查对象瑞文IQ值性别间差异不明显。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锌、磷、镁含量的多寡对该地区学生智力发育有较大的影响,而磷、镁、钙对体格发育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膳食供给中80%的钙、90%的铁、85%的锌、90%的磷来源于植物性食物。可见调查对象6种矿物元素血中营养水平未达到参考值的人数和膳食摄入量未达推荐摄入量的人数均较多。膳食矿物元素供给主要来源于植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摄入过少,建议因地制宜,合理地调控食物供应,增加动物性食物的供给,同时对当地人群进行营养教育,以便于进一步提高当地学生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2.
利用脉冲激光沉积的方法制备掺铒 Si/Al2O3多层结构薄膜,获得了由纳米结构的Si作为感光剂增强的Er3+在1.54 μm高效发光.利用拉曼散射、高分辨透射电镜和光致发光测量研究了在不同退火温度下(600-1000 ℃)纳米结构Si层的结晶形态变化,及对Er3+在1.54 μm的发光的影响特征.研究发现最佳发光是在退火温度600-700 ℃.在这个条件下纳米Si的尺寸和密度,Si和Er的作用距离以及Er3+发光的化学环境得到了优化.进一步,光致发光瞬态衰减谱研究表明,当纳米Si尺寸小时,衰减遵循单指数模式(慢过程),当纳米Si尺寸大时,衰减遵循双指数模式(快过程和慢过程),其中衰减中快过程来自类体Si的对激发态Er3+去激发过程,慢过程对应典型的纳米Si体系衰减过程.  相似文献   
73.
在反应温度550℃、空速5 000 h~(-1)和1.2%H_2S浓度下,考察了反应气中添加CO_2对负载型Mo基催化剂甲烷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CO_2会促进逆水煤气变换反应,从而降低Mo O_3/Al2O_3催化剂的耐硫甲烷化活性。与Mo O_3/Al2O_3催化剂相比,添加CO_2对铈铝复合载体负载的Co-Mo双组分催化剂的影响较小。通过表征发现,添加CO_2引起催化剂活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其增强了逆水煤气变换反应过程,使甲烷化过程可用氢气量减小。另外,逆水煤气变换反应生成的水会影响催化剂表面结构和组成。在连续加入10%CO_220 h后停止加入CO_2,催化剂的耐硫甲烷化活性可以得到恢复,因此,认为CO_2加入量低于10%时,对催化剂及甲烷化反应的影响是可逆的;但CO_2加入量大于10%后由于生成的水量增大会破坏催化剂的结构并减少活性位,从而造成催化剂的不可逆失活。  相似文献   
74.
目前,稀土无机发光材料在激光、光通讯、平板显示、荧光生物标记和纳米光电子器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稀土离子(从Ce到Yb)是一类性能优异的结构和光谱探针,其在不同介质材料中的光学性能主要取决于其局域态的电子结构和激发态动力学.对稀土发光材料开展深入的光学和光电子学基础研究有助于发现新颖的光学性能或开辟新的应用领域.依托研制的低温高分辨激光光谱和上转换量子产率等仪器,本课题组致力于稀土无机发光材料电子结构与性能研究,近年来在发光材料的控制合成、电子结构、光学性能及生物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结果.这些研究有望加快实现稀土无机发光材料在生物应用的突破,实现稀土资源的高值利用.  相似文献   
75.
体育教学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教学,它主要是在室外操场上进行的,这种特有的教学环境和特有的教学形式,决定了它独有的特性。本文从体育教学监督与控制作用两部分来叙述了体育教学双边活动的特殊性与活跃性;目的在于探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与途径。  相似文献   
76.
小湾水垫塘三元流场的数值模拟与实验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7.
水平多股淹没射流理论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水利水电工程中高水头、大单宽流量泄洪消能问题,提出多股多层水平淹没射流新型消能型式.对这种复杂三元混合淹没水跃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出跃前水深和跃后水深之比和消能率计算公式.对其流动的水力特性和消能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试验研究,测量了消力池内压力分布规律、水面形态、流速分布和脉动压力特性.分析了出口体型参数对流态稳定性和水力特性的影响,获得体型参数与水力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变化规律.分析了多股多层水平淹没射流消能机理,尤其是强剪切消能和小尺度漩涡消能的效率和机制.研究表明,它是一种流态稳定、适应性强、低雾化、高消能率的新型消能方式,能够减轻工程建设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利于工程应用.研究成果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8.
为了研究富水黄土地区暗挖地铁下穿既有建筑时地表和建筑的沉降特性及规律,确保其施工安全,基于西安地铁3号线长通(长乐公园站—通化门站)暗挖区间,采用MIDAS/GTS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浅埋暗挖下穿建筑进行动态模拟,得到有无超前注浆时的建筑沉降曲线、工后沉降分布曲线以及工后地表沉降云图,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对比分析下穿过程中建筑的竖向位移、沉降差值随开挖的变化规律以及施工后地表的变形分布。研究结果表明:2种工况下建筑的沉降均主要受其下方左洞开挖的影响,左线下台阶开挖后沉降速率达到最大值,当建筑下部土体全部挖空后沉降达到最大值,施工完成后建筑的沉降以左线为中心呈对称分布;未注浆时建筑的最大沉降发生在基础底部,为119.5mm,差异沉降值为120.5mm,采用超前注浆时最大沉降和差异沉降分别减小了74.7%和75.6%;地表沉降范围为施工区域的2.5~3.0倍,整体呈斜W形分布,左侧变形稍大;未注浆加固时其沉降槽较深,达到了112.3mm,注浆后其最大值仅为15.1mm;与模拟数据相比,现场监测值略大,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其实际地质条件更复杂,且沉降受地表各种荷载及施工爆破的影响,依托工程实测累计沉降为16mm,可满足控制要求,现场实测数据与数值计算结果吻合较好,可为黄土地区类似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9.
以三聚氰胺为氮源,控制其与碳纳米管混合比例,经过高温焙烧得到不同氮含量的氮掺杂碳纳米管(xN-CNTs)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x N-CNTs担载的CuCoCe催化剂,研究了氮掺杂对其催化合成气制低碳醇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手段,分析催化剂结构特性,关联了构效关系。结果表明,氮的掺杂量会影响催化剂活性组分Cu的存在状态及分散情况,减少可还原Co物种的数量,降低催化剂表面酸强度及酸量,使得长链烃类的生成受到抑制,总醇选择性明显提高。分析认为,掺杂在碳管上N的形态分布及掺杂量是影响上述因素的关键。  相似文献   
80.
利用15个异细胞质中国春及对照中国春分别与黑麦杂交,结实率有所不同,出苗率差异显著,异细胞质对F1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配对有影响,Ae. sharonesie和Ae. bicornis细胞质分别促进和抑制中国春与黑麦F1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用八倍体小黑麦回交F1,回交结实率差异显著,t检验表明,异细胞质对F1产生有功能雌配子有影响,Ae.crassa细胞质诱发雄蕊雌化.继续用八倍体小黑麦回交,得到4种异细胞质八倍体小黑麦,细胞学观察表明:减数分裂不稳定,多价体明显增多.利用Ae. juvenalis, T. timopheevi等4种细胞质可以将黑麦中有益基因直接转移给小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