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化学   20篇
综合类   1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1.
以十六烷基氯化吡啶(C16PyCl)为模板剂,原硅酸四乙酯(TEOS)为硅源,甲酰胺为共溶剂,在酸性条件下合成了纳米介孔二氧化硅中空纤维,并使用扫描电镜(SEM)、小角X 射线衍射(SXRD)和N2气体吸附仪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样品呈中空纤维形态,中空管内径约0.5-1μm,管壁厚度0.5μm左右,纤维长度可达50μm。中空纤维具有 MCM-41的有序六方孔道结构;煅烧后的样品显示典型的Ⅳ型吸附等温线和H1型滞后环,孔径分布很窄,BJH最可几孔径为2.72 nm,BET表面积1 212 m2·g-1。  相似文献   
12.
模板法合成六方介孔SiO2;六方结构;低聚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3.
镁铝氢氧化物正电溶胶结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镁铝氢氧化物正电溶胶结构研究韩书华,张春光,侯万国,孙德军,王果庭(山东大学胶体与界面化学研究所,济南,250100)关键词镁铝氢氧化物,正电溶胶,共沉淀镁铝氢氧化物是一种层状的氢氧化物。Burba等[1]提出将镁铝氢氧化物与钠质蒙脱土作用可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4.
氢氧化铝镁钠米颗粒的零电荷点及电荷密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探讨了电位滴定(PT)法测定的零电荷点的物理意义, 认为是零净电荷点(ZPNC)。并对零净电荷点pH(pHZPNC), 零可变电荷点pH(pHZPVC), 永久电荷密度(σP), 可变电荷密度(σV)和净电荷密度(σT)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用PT法测定了氢氧化铝镁纳米颗粒的pHZPNC和σP, 探讨了电解质浓度和pH对各电化学性质的影响规律。另外, 还考察了CO3^2^-对PT法测定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低聚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作为模板剂,在中性条件下合成出结构有序的介孔硅铝酸盐材料MCM-41.考察了硅酸盐与铝酸盐不同比例对产物结构与表-面性质的影响.XRD结果表明:随着硅酸盐与铝酸盐比例(摩尔比)的增加,介孔材料孔道有序性增加;当硅酸盐与铝酸盐摩尔比大于1:1时可以得到高度有序的MCM.41材料,其中当nSi:nAl=9.5:1时,产物的有序性最高;硅酸盐与铝酸盐的比例对晶胞参数α0有一定影响,α0值在4.70~5.15nm之间.氮气吸附实验表明:随着硅酸盐与铝酸盐的比例增加,产物的BET表面积、孔体积随之增加,硅酸盐与铝酸盐的比例对最可几孔径没有显著影响,对孔壁厚度略有影响,两者分别在2.0nm左右和2.66~3.30nm之间时的SEM结果表明:样品是由不规则的颗粒组成,粒径大约在0.5μm,硅酸盐与铝酸盐的比例对样品的粒径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漆酶在纳米多孔金上的固定化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纳米材料为载体对酶等生物大分子进行固定化近年来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 以Au/Ag合金为原料, 通过控制浓硝酸的腐蚀时间再辅以退火处理得到了不同孔径的纳米多孔金(NPG), 利用扫描电镜(SEM)和N2气体吸附仪对孔性质进行了表征. 以NPG为载体, 用α-硫辛酸和N-乙基-N’-(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N-羟基琥珀酰亚胺(EDC/NHS)对金表面进行活化, 通过化学共价偶联的方法对产自Trametes versicolor的漆酶进行了固定化. 比较了孔径大小对酶固定化量及比活力的影响. 发现小孔径更有利于对该漆酶的固定化. 与游离酶相比, 固定化酶的最适pH没有改变, 但最适温度却从原来的40 ℃升到了60 ℃. 固定化后, 漆酶的pH和热稳定性都明显提高了. 重复使用8次仍能保持初始活力的65%, 且在4 ℃下保存1个月几乎观察不到酶活力的下降. 此外, 失活的固定化酶经浓硝酸处理后, NPG载体可重复利用. 本结果初步显示出了NPG在生物技术领域中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对镁铝氢氧化物制备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溶胶中镁铝比随混合溶液中镁铝比的增加而增加到一极限值(Mg/Al=2)。随着制备时的镁铝比的增加,溶胶的固含量增加,其产率下降,但ζ电位先上升而后下降。在溶液中镁铝比大于2∶1时,溶胶中只有镁铝氢氧化物。随温度的升高,在胶溶过程中颗粒增大,为六角片状微晶。  相似文献   
18.
以十六烷基氯化吡啶(C16PyCl)为模板剂,原硅酸四乙酯(TEOS)为硅源,甲酰胺为助溶剂,在酸性条件下合成了棒状介孔二氧化硅。用扫描电镜(SEM)、小角X射线衍射(SXRD)和N2气体吸附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样品呈短棒外形,形貌比较规整均一,长度30~50μm,直径4~6μm。棒状产物具有MCM-41的有序六方孔道结构;煅烧样品的吸附测量显示典型的IV型吸附等温线和H1型滞后环,孔径分布很窄,BJH最可几孔径为2.15 nm,BET表面积高达1 335 m2.g-1。  相似文献   
19.
高岭土的零电荷点和电荷密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用电位滴定法 (PT法 )测定的胶体颗粒零电荷点 (ZPC)的物理意义进行了理论分析 ,认为是零净电荷点(pHZPNC) ,推导出了pHZPNC、零可变电荷点 (pHZPVC)、永久电荷密度 (σp)、可变电荷密度 (σv)、净电荷密度 (σT)、pH和电解质浓度 (c)之间的理论关系式 .用PT法测得高岭土的pHZPNC 和σp 分别为 3.12和 - 0 .0 5 1mmol·g- 1 ;pHZPVC 比pHZPNC 高 ,pHZPVC随c增大而减小 ;σT 和σv 的负值随pH和c的增大而增大 .  相似文献   
20.
以十六烷基氯化吡啶(C16PyCl)为模板剂,原硅酸四乙酯(TEOS)为硅源,乙酰胺为助剂,在酸性条件下合成了六方纳米介孔二氧化硅纤维,并使用扫描电镜(SEM)、小角X射线衍射(SXRD)和N2气体吸附仪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样品呈六方纤维外形,纤维直径约3~5μm,纤维长度约几十微米。六方纤维具有MCM-41的六方孔道结构;煅烧后的样品显示典型的IV型吸附等温线和H2型滞后环,孔径分布较宽,具有双孔道结构,BJH最可几孔径为2.96/3.50 nm,BET表面积为1 060 m2.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