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6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213篇
化学   387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22篇
综合类   61篇
数学   80篇
物理学   272篇
综合类   125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5篇
  1974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纺织品中的可萃取As。采用反应模式以去除40Ar35Cl+离子对测定75As+的干扰,标准工作曲线采用基体匹配的方法减少基体效应的影响。样品采用模拟酸性汗液进行萃取,将萃取液稀释5倍后进行测定,以降低盐分对仪器的影响。方法检出限为6μg/kg,测定低限2μg/kg,在样品中添加0.02~0.2 mg/kg的砷时,回收率97.8%~98.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方法满足了检测生态纺织品(婴幼儿产品)的限量要求。  相似文献   
82.
通过电沉积的方法获得了一种具有均匀孔隙结构的海绵状二氧化锰催化剂,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表征了所制备材料的表面形貌、结构及元素构成和赋存价态,采用线性伏安扫描(LSV)法对电沉积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考察其催化氧还原反应的活性,最后以合成的材料为阴极催化剂,构建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考察其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以电沉积二氧化锰为阴极催化剂的微生物燃料电池最大功率密度为975.6 mW/m~2,是以商业二氧化锰为阴极催化剂的电池的1.7倍;这表明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的阴极氧还原催化剂,电沉积法制备的二氧化锰为实现阴极催化剂的低成本制备以及微生物燃料电池放大化推进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83.
利用微创手术检查方法对7龄人工养殖施氏鲟的性别和性腺发育时期进行了鉴别,按照性别及卵子的颜色和大小,将施氏鲟分为雄性(M)、雌鱼Ⅱ期、Ⅲ-A期、Ⅲ-B期、Ⅳ-A期和Ⅳ-B期6个组.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了6组施氏鲟血清中睾酮(T)和雌二醇(E2)的含量.同时利用PIT标记亲鱼,跟踪检测T和E2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施氏鲟血清T含量雌雄差异明显,M组与雌鱼各发育期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M组E2含量除与雌鱼Ⅱ期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与其他时期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雌鱼血清中T含量Ⅱ期、Ⅲ-A期、Ⅲ-B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Ⅳ-A、Ⅳ-B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且Ⅳ-A与Ⅳ-B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PIT标记亲鱼显示,随着雌鱼性腺的发育,T和E2含量均逐渐上升,产卵前达到最高.根据血清中T和E2含量,建立了施氏鲟性别判别和雌鱼性腺发育时期的判别函数,对性别和性腺发育时期的判别准确率为100%.  相似文献   
84.
增补报道了《河南植物志》中未记录的河南产毛茛科植物4种4变种,其中4种2变种为河南分布新记录;订正了10种1变种植物的学名.  相似文献   
85.
隐丹参酮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隐丹参酮在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建立差示脉冲伏安对其测定的新方法。在pH 4.0乙酸盐缓冲液中,氧化峰电流与隐丹参酮浓度在3.0×10-8~2.0×10-7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10-9mol/L。玻碳电极可有效消除样品中其它组分对隐丹参酮测定的干扰,已用于实际样品中隐丹参酮的直接测定。该方法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宽。  相似文献   
86.
果酒发酵中的多酚是引起果酒口感、颜色变化的重要因素。为保证果酒品质,有必要开发一种快速监测发酵过程中多酚含量变化的技术。收集不同批次成熟期的蓝莓、桑葚为原料,分别碾压成汁,同时按比例混合二者,于小型发酵罐进行发酵。通过离线收集不同发酵时段的发酵液于离心管,高速离心后取上清液置于棕色瓶保存,共计得到48个果酒发酵样本。将上清液置于三个平行样比色皿,以傅里叶快速变换近红外光谱仪(FT-NIR)采集其透射光谱,取平均值作为该样本的光谱信号。然后将棕色瓶内的发酵液以国标法(即以标准液的吸光度值制定标准曲线)测定各样品的总酚含量,以duplex法计算样本光谱之间的距离且按2∶1的比例划分为训练集和预测集。采用间隔偏最小二乘法(iPLS)将训练集样本的透射光谱与总酚含量之间构建定量模型,间隔数从2依次变化到60个。该研究创新之处是使用共识方法融合多个已构建好的iPLS成员模型,按一定的共识规则分配权系数。通过各成员模型交互验证的残差及其残差之间的相关性来优化各成员模型的线性组合,以拉格朗日乘数法求解各成员模型的权系数,使间隔偏最小二乘-共识模型(consensual iPLS,CiPLS)的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最小。相比于全局PLS模型、划分不同间隔数量时的iPLS模型,CiPLS均具有较小的预测误差。当划分39个间隔时由三个iPLS成员模型(即14th,16th,18th)组成的共识模型误差最小为124.2,交互验证相关系数为0.944,对预测集样本的预测均方根误差为163.4,预测相关系数为0.931,预测性能均优于PLS和iPLS模型。另外,作为对比选用连续投影算法与无信息变量剔除法来优化光谱模型,其预测性能均不及本文提出的共识模型。分析各iPLS模型预测残差之间的相关性,发现共识模型主要是融合那些具有较高预测性能且模型间较低相关性的成员模型。结果表明,光谱分析结合共识方法可提高回归模型的预测精度、减少建模所需变量数,能够用于果酒总酚含量的离线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87.
以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为理论模型,数值研究了两个一阶暗怪波在正常色散单模光纤中的相互作用.基于一阶暗怪波精确解,采用分步傅里叶数值模拟法,从间距、相位差和振幅系数比方面讨论相邻两个一阶暗怪波之间的相互作用.基于二阶暗怪波精确解,讨论了两个一阶暗怪波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同相位情况下,间距参数T1为0、5、20时,相邻两个一阶暗怪波相互作用激发产生“扭结型”暗怪波.相比较于单个暗怪波发生能量的弥散,“扭结型”暗怪波分裂形成多个次暗怪波.反相位情况下,间距参数T1为2、7、12时,相邻两个一阶暗怪波相互作用也可以激发产生“扭结型”暗怪波.并且“扭结型”暗怪波初始激发的空间位置偏离原始单个暗怪波的位置5.振幅系数比越大,该空间位置越接近5.二阶暗怪波可以看作是两个一阶暗怪波的非线性叠加,复合型和三组分型二阶暗怪波与相邻两个一阶暗怪波的相互作用略有相似.  相似文献   
88.
壳聚糖接枝丙烯酸制备高强吸水材料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甲壳素(Chitin)年产量约为10-100亿吨,是仅次于纤维素(约为100亿吨)的第二大天然资源。开发利用这一自然资源宝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甲壳素的脱乙酰化产物称为壳聚糖(Chitosan)。本工作对壳聚糖进行丙烯酸接枝改性,制得对蒸馏水吸水率大于800倍、吸自来水大于500倍,吸0.9%NaCl溶液吸液率130倍的吸液保液材料,该材料具有生物降解性,无环境污染,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  相似文献   
89.
朱炜  杨可武  姜玄珍 《分子催化》2005,19(5):399-402
用化学酶法合成L-亮氨酸,先在PdCl2/PPh3/LiBr/H2SO4催化体系作用下,异戊醛酰胺羰基化合成消旋的N-乙酰基亮氨酸;然后在酰基转移酶催化下水解,得到L-亮氨酸和N-乙酰基-D-亮氨酸.文中对酰胺羰基化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分离得到消旋N-乙酰基亮氨酸产率为66.4%.经酶对映选择地水解后得L-亮氨酸,产率为41%,产物L-亮氨酸经衍生化后由气相色谱测定其光学纯度达99%ee.  相似文献   
90.
观察了86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锌与淋巴细胞转化及自然伤细胞活性间的变化。结果表明,肿瘤患者的血清锌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同时伴有淋巴细胞转化率NK细胞活性下降。表明缺锌是肿瘤患者免疫功能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