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0篇
化学   73篇
晶体学   1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2篇
综合类   3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作为 Mn—O 系热力学研究的第一部分,用热重法分别研究了 Mn_2O_3—Mn_3O_4—O_2平衡和 MnO_2—Mn_2O_3—O_2平衡。前一平衡用增失重反复逼近法得到了迄今较为可靠的稳定态平衡结果,后一平衡由实验结果对文献进行了评价。最后给出了 Mn_3O_4、Mn_2O_3和 MnO_2的稳定存在区。  相似文献   
82.
添加剂强化拜耳法种分分解的工艺条件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添加剂强化拜耳法种分分解的微观机理。把改性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与聚丙烯酸钠混合添加剂加入铝酸钠种分溶液中,对添加剂混合比例、浓度和添加时间等影响铝酸钠溶液种分分解速率进行探讨,在分解过程进行8 h时,对氢氧化铝晶体进行扫描电镜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加入添加剂可加快Al(OH)4-扩散到晶种表面,Al(OH)4-经化学反应产生Al(OH)3以及OH-扩散到溶液本体的过程,达到强化分解过程的目的;与未加添加剂相比较,改性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与聚丙烯酸钠混合(以质量比5∶1混合)加入,质量浓度为1.56×10-4g/L以及在分解初期加入效果最好;在有添加剂的情况下晶种表面会产生更多次生晶核,由于搅拌等因素脱落或互相吸附形成新的大颗粒晶种,加快了二次成核的形成。  相似文献   
83.
2,3,5-三甲基氢醌连续合成工艺中失活催化剂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3,5-三甲基氢醌(TMHQ)连续合成工艺中失活催化剂活性组分、硫含量、比表面积及孔容的变化、催化剂表面形貌等进行分析以及对失活催化剂进行再生处理,研究催化剂失活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在运转前后活性组分含量、比表面积和孔容变化不大,不足以引起催化剂活性大幅度地下降;催化剂中的硫含量随催化剂运转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对于贵金属催化剂属无毒物;运转后催化剂的沉积物只是疏松地吸附在催化剂的表面,对其比表面积和孔客的影响不大.催化剂失活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催化剂表面沉积了TMHQ和少量的2,3,5-三甲基苯醌.  相似文献   
84.
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过程中的分形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了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过程中晶种对种分的影响,提出了铝酸钠溶液种分反应的分形介质反应动力学关系式,通过实验研究了铝酸钠溶液在高固含情况下晶种分解过程中的谱维数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符合分形介质反应动力学的基本规律,种分过程中谱维数的变化与晶种的活性及温度有关;分形反应的速率常数kt与时间的谱维数相关,kt=ktds/2-1;以洗涤过的杂质含量少、没有附碱的氢氧化铝为晶种,铝酸钠溶液在45,50和55 ℃下种分,谱维数变化在1 h后存在转变时间点,而在65 ℃时则没有,随着温度升高,谱维数增大,前期反应活性增大;以未经洗涤、附碱含量高的氢氧化铝为晶种,在50 ℃存在谱维数转变点,在种分前期,反应谱维数较小,活性较低.  相似文献   
85.
合成了一种新的多元氨羧酸化合物:N,N′-双(N,N-二羧甲氨基)乙二胺(简称BDED),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电子光谱及pH电位滴定的基础上讨论了它的性质.用Bjerrum法求出它的各级离解常数的对数分别为:lgKa1=-2.92,lgKa2=-3.51,lgKa3=-6.57,lgKa4=-7.45,并进行了直接代数近似计算,最后进行了Cu2+-BDED水溶液体系的电位滴定研究.  相似文献   
86.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vpo4f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vpo4f;碳热还原法  相似文献   
87.
盐湖水氯镁石制取阻燃型超细氢氧化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海盐湖水氯镁石(MgCl26H2O)为原料,经过预处理除杂配制成高浓度卤水,选择氨水为沉淀剂,严格控制反应条件,采用无水酒精溶剂分散体系将反应沉淀物进一步进行超声波分散,制备出了质量和性能较好的超细氢氧化镁.经检测,样品的平均粒径为231nm,比表面积48.15m2/g;X射线衍射(XRD)及扫描电镜(SEM)检测结果表明其晶型结构为六方晶系,外观形貌为片状.进一步采用硬脂酸钠表面活性剂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后,对表征其阻燃性能指标的氧指数进行了测定,当聚乙烯中氢氧化镁添加量为60%时测得的氧指数达到30.5%,表明其阻燃效果较好,适合作为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高分子复合材料的阻燃添加剂.  相似文献   
88.
分析了我国氧化铝工业的生产技术和基础理论研究现状,探讨了面向未来的氧化铝生产技术及基础理论研究,指出氧化铝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一方面在于加快推广已有的强化、优化氧化铝生产过程的技术和节能降耗、降低成本的重大成果,另一方面,在于加快研究开发氧化铝生产新工艺新技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基础理论研究的重点是为进一步简化生产流程、提高效率、降低生产能耗、优化指标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9.
本文以过渡态理论为基础,从理论上初步探讨了机械活化储能对硫化矿溶出反应动力学的影响,认为在化学反应控制的溶出反应过程中,机械活化硫化矿的速率常数k2与未活化矿的速率常数k1之比满足k2/k1≈exp(E/RT)  相似文献   
90.
电导法研究过饱和铝酸钠溶液均相成核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行研制电导在线跟踪仪, 配套特制的传感器式电导电极, 研究铝酸钠溶液均相成核过程中溶液电导变化规律, 及溶液过饱和度对反应诱导期作用; 通过测定铝酸钠溶液均相成核过程诱导期, 结合溶液均相成核理论, 测得323 K下, 饱和度S>3.8的铝酸钠溶液均相成核过程中的表观反应级数n=4±1, 固-液界面能γ=(40.6±2.0) mJ·m-2, 并据此估算临界成核粒径rc=(1.1±0.2) nm. 研究结果与文献值吻合, 证明该套仪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