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化学   43篇
综合类   8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用MNDO方法研究了硅杂环丁烷热解为硅烯和丙烯的反应机理,反应过程中的驻点(反应物、过渡态、中间体和产物)均用能量梯度方法优化,所有过渡态进一步用振动分析确证.结果证明,该反应最初发生从硅到碳的1,2-氢迁移而产生中间体正丙基硅烯,后者在最终分解为硅烯和丙烯之前,会通过β-氢插入而生成硅代环丙烷.  相似文献   
12.
利用从头计算方法研究了取代羧酸和酮酸的消除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所有的脱羰过程均经历三元环过渡态,反应活性分别是:CH2FCOOH>CH2=CHCOOH>CF3COOH>CH3COOH和CF3COCOOH>CH2FCOCOOH>CH3COCOOH>CH2=CHCOCOOH,取代酮酸比羧酸的热消除更容易进行,α-酮酸的脱羧也已经被研究,其活化能比脱羰过程高得多。  相似文献   
13.
用分子力学与量子化学相结合的方法HF/lanl2dz//MM/uff及密度泛函方法B3LYP/lanl2dz//6-31g*探讨了ZD0473和顺铂分别与四个DNA片段识别所形成的GG,3′AG5′,3′GA5′及AA复合物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药物与GG碱基对的结合能力明显强于其他碱基对,从而显示出对GG碱基对更强的识别能力,而且由ZD0473构成的每种复合物的药物部分与DNA的相互作用能都比顺铂所形成的相应复合物的作用能大,说明ZD0473与DNA的结合能力强,抗肿瘤活性高.形成3′GA5′复合物而难以形成3′AG5′复合物的原因主要在于药物分子首先识别碱基G形成单配物,其次与单配物的结构变迁相关.  相似文献   
14.
在UHF/3-21G水平上,应用从头算分子轨道法和能量梯度技术,并用Mller-Plesset二级微扰理论对能量进行了相关能校正,研究了丙烯在800K热反应形成甲基环戊烷的反应机理.求得该反应分三步进行:(1)两分子丙烯相互作用产生1,4-双自由基中间体;(2)1,4-双自由基中间体经氢迁移过程生成1,5-双自由基中间体;(3)1,5-双自由基中间体闭环形成甲基环戊烷.理论计算所得的机理与实验工作者推测一致.  相似文献   
15.
教与学的思考和实践——关于结构化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称之为结构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以思维的空间和时间,注重教法促进学法共同实现价值。它的实施是通过设疑启迪以引导学生探讨发展并注意信息的反馈矫正和知识的迁移及应用提高,同时将综合评价融汇于教学过程之中。实践的效果是好的。  相似文献   
16.
几种环状多肽的几何构型特征及其自组装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半经验分子轨道AM1方法优化了6种环状多肽的结构,并进行了振动分析的确认.通过对它们的能量、结构特征和正则振动模式的分析研究,揭示了这类分子具有能够进行自组装过程的结构特征,详细讨论了取代基对结构和自组装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测试并优化了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的FAT结构域及其亚结构域TRD2和DEPTOR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条件,获得了TRD2和DEPTOR蛋白成功表达并大量纯化的条件.结果表明,麦芽糖结合蛋白(MBP)融合m TOR的TRD2亚结构域可以在菌株BL21(DE3)中大量表达.DEPTOR-G270P突变比野生型DEPTOR在BL21(DE3)中的表达量提高约5倍,且该突变并不影响DEPTOR自身的二级结构.通过凝胶过滤实验发现,m TOR的TRD2亚结构域和DEPTOR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HCN与CO,CO2,H2CO形成氢键的从头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b intio能量梯度方法(3-21 G基组)分别优化了HCN与CO,CO_2和H_2CO3个分子形成的氢键络合物的几何构型.结果表明,CO,CO_2和H_2CO中氧原子能够与HCN中的氢原子形成氢键,且三者的氢键键能依次增大,分别为18.2,21.9和34.6 kJ·mol~(-1),氢键键长依次减少,分别为0.2119,0.204 4和0.195 0 nm.此外,能量分解的结果表明,氢键的形成主要是靠静电相互作用能及电荷迁移能.  相似文献   
19.
新的异体四氢键二聚体结构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一系列由不同单位通过DAAD-ADDA方式结合的新的异体二聚体体系。运 用密度泛函B31YP方法在3-21g水平上完全优化了单位和二聚体的结构,通过对体 系的结构特征、能量、相互作用能的分析研究,证实了这类新的超分子聚集体可通 过四重氢键自组装形成。  相似文献   
20.
郝兰  王艳  陈光巨 《化学学报》2008,66(9):1028-1036
采用固体镶嵌势能模型和DFT/B3LYP方法研究了在Pd/MgO和Cu/MgO表面吸附CO和O2分子的电子性质. 计算结果表明, 在完美MgO(100)表面Pd原子对CO和O2的吸附能分别为206.5和84.8 kJ/mol, 因此可知Pd原子更容易吸附CO分子; 而当Pd原子附着于有氧缺陷的MgO表面时, 它对两种分子的吸附都非常弱. 相反, 附着于MgO表面的Cu原子对O2分子的吸附更为有利, 其吸附能在140~155 kJ/mol之间. 研究结果还表明, 对于双分子吸附体系, 即CO+CO, CO+O2, O2+O2体系, 双分子之间的结合力可减小完美MgO表面上Pd原子与被吸附分子的相互作用, 使吸附能减少了46~96 kJ/mol. 而对于在MgO表面上的Cu原子, 只有O2+O2 体系使吸附能减少了大约50~71 kJ/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