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9篇
  免费   474篇
  国内免费   524篇
化学   716篇
晶体学   75篇
力学   64篇
综合类   45篇
数学   178篇
物理学   772篇
综合类   261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50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12篇
  1966年   4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51.
水溶苯胺蓝与蛋白质结合反应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pH 2.36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介质中,水溶苯胺蓝与蛋白质形成显色化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88nm,比试剂本身红移88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4.25×105L·mol-1·cm-1(牛血清白蛋白)。制定了四种蛋白质的标准工作曲线,用于人血清样品中总蛋白的测定,结果与溴甲酚绿法一致。  相似文献   
952.
分子组装在材料科学、催化和生物化学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所以分子组装引起了化学、固体物理学和生物学等领域科学家们的普遍关注.分子组装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具有配位能力的金属配合物作为建筑块与过渡金属阳离子反应.  相似文献   
953.
关于铂铑合金的分析方法,文献均作了报导。上述文献所报导的方法,普遍手续繁琐、操作不便。即使采用分光光度法,也必须对铂和铑进行沉淀分离或离子交换分离。比较简便且在勿须分离或掩蔽的情况下分析铂铑合金的方法,目前似尚未曾见诸文献。本文拟讨论铂铑合金的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分析。用双波长法进行双组分的分析,文献作了详尽的报导,本文不再赘述。铂和铑在强酸性溶液中与氯化亚锡作用,分别生成橙黄色和红色的氯络合物,根据它们的吸收光谱,找出共存成分的等吸收波长,在该双波长处测定被测组分的吸光度差,即可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954.
以自行合成的丁二酰亚胺羧酸活性酯类试剂N-羟基琥珀酰亚胺-α-萘乙酸酯为柱前衍生试剂,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测定了谷胱甘肽、三甘肽、二甘肽及谷氨酸、胱氨酸、甘氨酸,在C18柱上,采用的流动相为含15mmol/L、pH=5.4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和3%的乙酸乙酯的甲醇-水(17/80,体积比)溶液,16min内6种衍生物得到完全分离,当信噪比为3:1时,检测限达pmol级,重现性良好.  相似文献   
955.
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量子化学计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合成了两种苯并咪唑衍生物:2-苄基-苯并咪唑(1)和1-苄基-2-苯基-苯并咪唑(2).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且测定了它们的单晶结构.化合物1属正交晶系,空间群Pbca, a=0.93783(6) nm, b=0.97155(6) nm, c=2.49187(16) nm, V=2.2705(2) nm3, Dc=1.218 g/cm3, Z=8, F(000)=880, μ=0.073 mm-1, R=0.0816, wR=0.1698, GOF=0.948.化合物2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 a=0.60272(12) nm, b=1.7059(3) nm, c=1.5257(3) nm, β=91.45(3)°, V=1.5682(5) nm3, Dc=1.204 g/cm3, Z=4, F(000)=600, μ=0.071 mm-1, R=0.0730, wR=0.1215, GOF=1.191.采用量子化学方法,在B3LYP/6-31G·水平上计算了标题化合物1和2的优化构型、电荷分布和热力学函数.  相似文献   
956.
固绿FCF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蛋白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pH 1 .4的Clark Lubs缓冲介质中 ,固绿FCF与血清蛋白质作用在室温下能迅速结合形成复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660nm ,比固绿FCF本身红移了 3 6nm。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该结合反应的最佳条件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测定蛋白质的新方法。在 660nm处各蛋白质浓度至少在 5~ 70mg L的范围内与吸光度成正比 ,对测定牛血清白蛋白 (BSA)、人血清白蛋白 (HSA)及球蛋白 (IgG)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 6 0 和桑德尔灵敏度s分别为 7.87× 1 0 5、9.5 2× 1 0 5、1 .60× 1 0 6 L·mol- 1 ·cm- 1 和 0 .0 83、0 .0 72、0 .0 93 μg·cm- 2 。除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外 ,其余大部分物质不干扰蛋白质的测定。所拟方法具有简便、快速、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等特点 ,应用于尿液、人血清及含乳饮料中总蛋白的测定 ,结果与考马斯亮蓝G 2 5 0法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57.
Al2O3-ZrO2复合膜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异丙醇铝和氧氯化锆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在Al2O3中空纤维上制备了Al2O3-ZrO2复合膜。应用TG、DTA、XRD、SEM等测试手段对复合膜的热稳定性、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膜的热稳定性比单一由氧化铝或氧化锆制成的膜有显著的提高,在1100℃之前,复合膜以t-ZrO2存在,1200℃时,出现了m-ZrO2和α-Al2O3相。扫描电镜分析表明,膜表面完整、无缺陷。气体渗透实验进一步表明所得膜具有一定的气体选择性,0.3MPa和0.5MPa下对氮气和氩气的分离因子α分别为1.191和1.185,和氮气与氩气的理论分离因子(α=1.194)相当,说明气体通过膜的扩散以Knudsen扩散传质为主。用等温氮气吸附实验测定了非担载膜的孔径大小和分布,最可几孔径约为4.3nm。  相似文献   
958.
717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L-赖氨酸的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溶液中温度、pH值、氯离子浓度对717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L-赖氨酸的影响,并测定了25℃时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717离子交换吸附L-赖氨酸的吸附率随温度的升高呈略下降的趋势,是个放热过程;随着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的增大L-赖氨酸的吸附率降低,当氯离子浓度达到1.0mol/L时,吸附率仅20%;从含有L-赖氨酸的L-精氨酸溶液中除去L-赖氨酸,最佳pH值为10.5±0.2;717离子交换树脂吸附L-赖氨酸的最大吸附量为30g/kg。  相似文献   
959.
以新型杯[6]衍生物为探针的银离子选择性电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型杯芳烃衍生物 ( 5,1 1 ,1 7,2 3 ,2 9,3 5-六 [( 4-苯甲酸 )偶氮基 ]-3 7,3 8,3 9,40 ,41 ,42 -六羟基杯 [6 ]芳烃 )为探针构成 PVC膜离子选择性电极 ,发现该探针对银离子有选择性 ,该电极在 1 .0× 1 0 - 5~ 2 .0× 1 0 - 2 mol·L- 1范围内有典型的 Nernst响应。对常见碱金属、碱土金属和过渡金属离子有很好的选择性 ,而 Hg2 + 、Cr3 + 、Cs+、Na+、Fe2 +有一定程度的干扰 ;此电极稳定且重复性好 ,作为指示电极已成功地应用于 Na Cl滴定 Ag NO3 体系  相似文献   
960.
Quasi-periodically intermittent hollow-cavity-stacked one-dimensional carbon nanostructures were obtained by microwave plasma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from the mixture of CH4 and N2 on Fe/γ-Al2O3 catalyst. This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high-resolution TEM and X-ray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al analysi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race impurity of nitrogen might account mainly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se novel nanostructures. The structural units in these one-dimensional carbon nanostructures are full of nanocavities, which may be of potential importance in hydrogen stor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