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12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3篇
综合类   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8 毫秒
71.
用纳米CaCO3部分替代有机颜料制备纳米复合色母粒用于PP,PE和ABS树脂着色。采用色度计、Brabender万能塑化仪等测试方法,研究纳米CaCO3部分替代颜料IRGALITERED 2BP对着色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CaCO3部分替代IRGALITERED 2BP,降低有机颜料用量,塑料制品的着色效果不会下降,甚至有所提高,共混体系的加工流变性能基本不变。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着色材料的微观形态,发现纳米CaCO3 的加入可以改善有机颜料颗粒在塑料基体中的分散状况。  相似文献   
72.
YT4135Z柴油机机体有限元模态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应用模态分析理论,对YT4135Z柴油机机体的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在I—DEAS9.0软件平台上建立了机体的三维实体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合理的简化,选用四面体单元对机体三维实体模型进行了网格划分,建立了机体的有限元模型。采用工程上常用的Lanczos法计算出机体约束模态的固有频率和振型,通过振型分析,找到机体振动的薄弱部位,并提出了相应的修改措施,从而为YT4135Z柴油机机体结构的改进设计及机体的动态响应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分析表明,对机体上加强筋结构和布置进行优化设计能有效提高机体的刚度。  相似文献   
73.
思贤滘的水流特征及三水水文站河床下切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通过分析思想jiao的水流特征,从水文要素方面分析三水水文站河床下切的原因,提出根据思贤jiao的特点,科学地防灾。  相似文献   
74.
小儿肾病综合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小儿肾脏疾病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用PCR方法检测4 0例肾病综合症患儿及5 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结果:①血管紧张素M2 35T基因多态性MM、MT、TT基因型肾病组分别为37 5 %、2 7 5 %、35 0 % ;对照组分别为6 6 0 %、18 0 %、16 0 % ,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②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基因多态性AA、AC、CC基因型肾病组分别为4 5 0 %、2 7 5 %、2 7 5 % ,对照组分别为6 8 0 %、2 0 0 %、12 0 % ,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Ⅱ、DI、DD基因型肾病组分别为4 5 0 %、4 2 5 %、12 5 % ,对照组分别为4 6 0 %、4 4 0 %、10 0 % ,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其中难治性肾病组(2 0例)与非难治性肾病组(2 0例)比较、激素敏感组(2 9例)与激素耐药组(11例)比较,血管紧张素M2 35T基因多态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基因多态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 >0 0 5 )。结论:血管紧张素M2 35T基因TT型可能与小儿肾病综合症的发病密切相关;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基因多态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小儿肾病综合症的发病无关,未能证实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75.
利用曼尼希反应,分别以四氢吡咯、六氢吡啶与吡咯和甲醛在温和条件下缩合合成了2,5-二(1-四氢吡咯亚甲基)吡咯(1)和2,5-二(卜六氢吡啶亚甲基)吡咯(2),化合物(1)和(2)分别经1H-NMR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76.
利用叔丁醇锂、叔丁醇钠、叔丁醇钾和叔丁胺基锂为起始原料,在温和的条件下通过分子自组装合成了含有烷氧基胺基共存的双阴离子的锂、钠、钾三金属共存的原子簇化合物[Li_4Na_2K_2(NH~1Bu)_2(O~1Bu)_6]·(TME-DA)_2(1),应用~1H NMR,~(13)C NMR,~7Li NMR,~(23)Na NMR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7.
文章用冷冻干燥法制备纤维素纳米纤维/壳聚糖(cellulose nanofibers/chitosan, CNFs/CS)复合材料,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仪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NFs/CS表面有丰富的官能团,如—NH2、—COOH和—OH。通过批量吸附试验,对CNFs/CS去除废水中Cu(Ⅱ)、Cd(Ⅱ)的条件进行优化,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动力学模型和吸附等温模型拟合,结果表明,CNFs/CS对Cu(Ⅱ)、Cd(Ⅱ)的吸附均符合拟二阶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模型,且其对Cu(Ⅱ)、Cd(Ⅱ)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81.81、187.89 mg/g;同时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吸附是自发的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78.
钠离子电池具有潜在的高能量密度和明显的成本优势,近些年来受到广泛的研究和商业开发。其中,P2型层状氧化物材料因其制备简单、空气稳定性好而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正极材料,但实际可用可逆比容量较低。Mg掺杂可以触发阴离子氧O2-/(O2n-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而提供可观的容量。但在阴离子氧化还原过程中会产生不可逆相变,使其循环性能变差,并且充放电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电压滞后现象。本文采用Mg和Co共掺的手段来调节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提高比容量的同时,减少电压滞后,提升循环性能。优选得到了正极材料P2-Na0.67Mg0.22Co0.22Mn0.56O2,在1.5~4.5V的电压区间内,可逆比容量为198mAh·g-1。相比于同体系的其他材料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同时电压滞后现象得到明显改善,为设计新型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9.
二氧化碳捕获和利用(CCU)是目前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最好方法之一,而且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在此基础上人们探究了以CO2为碳源合成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噁唑烷酮分子通常被应用于合成一些药物,并且在有机合成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合成方法近年来层出不穷,以二氧化碳为碳源的方法更是吸引了诸多研究工作者。早期人们利用二氧化碳和氮丙啶进行环加成反应,使用碱金属、Cr、Al等金属催化剂来提高反应的收率。考虑到成本和绿色合成的原则,选用廉价易得的离子液体或者不使用催化剂的方法更适合大规模的生产。除此之外,二氧化碳还可以和2-氨基醇等化合物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得到优良甚至极好的产率。因此,本工作对近几年通过二氧化碳分别和氮丙啶、2-氨基醇、不饱和胺以及1, 2-二卤代烃反应合成噁唑烷酮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