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8篇
  免费   476篇
  国内免费   800篇
化学   1175篇
晶体学   57篇
力学   87篇
综合类   58篇
数学   260篇
物理学   799篇
综合类   3298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314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91篇
  2010年   298篇
  2009年   289篇
  2008年   326篇
  2007年   320篇
  2006年   275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4篇
  1964年   4篇
  1960年   3篇
  195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51.
CO2激光外差接收的实时强度成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国内的元器件建立了声光调制CO_2激光外差接收系统,并进行了实验室内静止目标的实时强度成像,成像距离3m,成像视场7°× 5°,像素128×98,4个颜色梯度显示像强度.  相似文献   
52.
本文用小鼠可移植性粒细胞白血病瘤株L_(801)的骨髓细胞,经体外培养建立了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株),定名为L(833)。三年来在体外已传至280余代,细胞生长迅速稳定,经不同途径动物接种致瘤率均为100%。经细胞学、细胞化学、病理学和超微结构等检查,均证明本细胞系(株)仍为粒细胞白血病细胞。L_(833)细胞系细胞染色体分析证明仍然是亚二倍体,众数39条,Y染色体丢失和存在一个标记染色体。L_(833)-A和L_(833)-B(利用半琼脂法分选出的细胞集落定名为A和B)染色体除了上述变化外,还各自存在一个标记染色体。本系细胞对所用各类抗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对辐射(γ线)也很敏感,L_(833)和L_(833)-A的D_0值分别为98.8和104.9 rad。其结果和L_(801)基本是一致的,它的建立不但对于深入研究白血病和其药物筛选等有重要意义,而且利用体外瘤株进行有关研究更直观、经济和易于进行精确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53.
用2D NMR深入研究了五肽、四肽胃泌素在 DMSO 中的构象。利用 COSY 谱、Relayed-COSY 谱、DQF-J 分解谱和 NOESY 谱归属了全部共振峰。计算了肽键平面的Φ角、旋转异构体分布和旋转异构体之间自由能差。根据 NOESY 谱得到了距离约束条件。结合Φ角及旋转异构体分布, 推导出五肽胃泌素分子的构象膜型。结果表明, 五肽、四肽胃泌素在 DMSO 中以半角构象存在, 在其主要的旋转异构体中 Trp 的吲哚环和 Met 的 S 原子具有类似5,1-benzothiazocine 三维结构, 可能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54.
李瀛  达世俊 《合成化学》1997,5(2):168-170
以2-萘甲酸为原料,经硝化,酯化,重氮化,选择性催化氢化,BOC酸酐保护等六步反应,完成了N-BOC-8氨甲基-2-萘甲酸(1a)的合成,为化合物1的合成提供了新的合成途径。  相似文献   
55.
达建文  丁雪加 《分子催化》1993,7(3):227-232
碱土金属氧化物或碳酸盐为多种类型甲烷氧化偶联制取C_2烃催化剂的重要组分之一.有关纯碱土金属氧化物及含氧酸盐的研究表明,这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表面碱性及高温P型半导性而对活化甲烷生成C_2烃有较高活性,关于不同碱土金属化合物之间混合形成的二元碱土金属复合体系催化剂的报导仍不多见,Aika等人曾报导用BaO与CaO或MgO混合的催化剂上在1073K时可以获得61.1%C_2烃选择性和14.2%的C_2烃收率,但BaO易在反应条件下与水反应生成Ba(OH)_2而腐蚀器壁,不利于长期操作.本文报导了一系列不同碱土金属化合物之间形成的二元碱土复合体系催化剂上甲烷氧化偶联的反应结果.结果表明,这类催化剂由于其结构稳定、活性好而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6.
采取一种有效途径合成了二、三分支的甘露糖簇分子.甘露糖经烯丙苷化、乙 酰基保护后,将其烯丙基的双键氧化得到带有羧基连接臂的甘露糖衍生物,然后再 分别与l,6-己二胺和三(2-氨乙基)胺进行缩合反应,最后脱掉保护基,得到二分 枝甘露糖簇化合物6和三分枝甘露糖簇化合物8.  相似文献   
57.
An alternative method for anomeric deacetylation of fully acetylated carbohydrates has been developed using imidazole in methanol.  相似文献   
58.
在SARS-CoV的核酸检测方法中,由于普遍缺乏安全、稳定、特异的内对照,而不能对样品处理、反转录、扩增以及定量检测实施全程监控。构建的病毒样核蛋白颗粒内对照,能够对SARS-CoV临床检测实施监控。本文通过克隆1.7Kb大肠杆菌噬菌体MS2的装配蛋白和壳蛋白基因以及SARS冠状病毒经过突变产生的270bp内对照片断,并将这些基因连接到载体pTrc99a上表达,进行纯化、定量分析、RT-PCR检测和稳定性试验。获得SARS内对照病毒样核蛋白颗粒,在人血清和SM缓冲液中37℃稳定性可达到30天,能抵抗核糖核酸酶降解。将内对照颗粒加入临床样本中一同检测,能够对检测的全过程(样品处理、反转录和PCR)有效进行监控,与SARS-CoV没有交叉反应。研究表明制备的该病毒样核蛋白颗粒稳定、安全、可靠,可作为SARS冠状病毒RT-PCR检测、定量分析的有效内对照参考品。  相似文献   
59.
A transplantable myelocytic leukemia model of LACA mice, designated by the name of L_(801), was established by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spleen cell suspension from mice with radiation-induced myclocytic leukemia into mice of the same strain.Until now, for more than three years, the L_(801) has maintained stable and rapid growth and has been reproduced for over 130 serial passages. The incidence of leukemia in inoculated animals was approximately 100% and mean survival time was 10.9±2.1 days. The L_(801) is of myelocytic type which has been determined by cytological, cytochemical, pathological and ultrastructural observations. Its karyotype was hypodiploid, characterized by modal number of 39, loss of Y chromosome and an abnormal huge marker chromosome. The cell cycle duration of the L_(801) was 16 h. C-type viral particles were observed under the electron-microscope. The L_(801) was sensitive, to varying extents, to various anti-tumor agents.We presume that the L_(801) is a useful tool in studies on me  相似文献   
60.
借助于分子中电子运动的经典转折点,定义了分子的内禀特征轮廓.文中以甲烷、甲醇和甲酸为例,详细介绍了分子内禀特征轮廓理论方法.对分子轮廓的特征截面的具体分析,可以给出形成分子过程中原子的空间变化信息.首次计算和绘出了上述分子轮廓上的电子密度分布图,它与分子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给出了对分子边界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