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3篇
  免费   411篇
  国内免费   506篇
化学   771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106篇
综合类   27篇
数学   263篇
物理学   875篇
综合类   2724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9篇
  1965年   4篇
  1957年   7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系统在企业内部审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加快了企业现代化、信息化建设进程。但是由于企业信息化速度过快、相关技术不成熟等因素的影响,给企业内部审计带来了诸多风险。本文分析了信息系统条件下内部审计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并针对各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以减少因此而带来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2.
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E-CO2RR)可在温和条件下将CO2转化成高附加值燃料或化学品,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其在实际反应中涉及到气体扩散和多电子转移等复杂过程,构筑高效、稳定的催化电极是其发展的核心之一。然而,传统涂敷电极制备时,需要将催化剂与粘结剂混合涂覆于集流体表面,此过程会造成活性位点包埋和传质过程受限,致使催化剂活性位利用率下降,同时在反应过程中电极表面容易粉化,造成稳定性下降,难以重复利用。因此,如何调控电极反应界面,提升催化剂活性位的利用率仍面临挑战。将催化剂原位生长于集流体上得到的一体化电极可直接应用于电催化反应,不仅有利于提升活性位利用率以及电荷传输能力,还能有效调控三相界面处的微观反应环境(如pH、反应物及反应中间体的浓度等),从而实现电催化性能强化。本文综述了一体化电极用于E-CO2RR的最新进展,分析了结构和表界面调控对E-CO2RR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该领域仍然存在的挑战和未来一体化E-CO2RR电极的发展进行了评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163.
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通过盐酸调制的水热法制备出了具有棒状结构的金红石相纳米TiO2,并进一步进行高温氢化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近红外漫反射(UV-Vis-NIR DRS),电子顺磁共振(EPR)和表面光伏(SPS)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以气相乙醛和液相苯酚为目标污染物考察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随着高温氢化处理时间的延长,TiO2样品的可见光吸收逐渐增强,其颜色逐渐由白色转变成灰色,这主要与引入的Ti3+/氧空位缺陷有关.表面光电压谱和羟基自由基测试表明,适当时间的氢化处理有利于光生电荷的分离.在光催化氧化降解气相乙醛和液相苯酚过程中,经适当时间氢化处理的样品表现出高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并且可见光催化活性的规律与紫外光下的是一致的.这是因为氢化处理后在导带底下方引入了缺陷能级,拓展了可见光响应.过度的氢化处理会在TiO2导带下方引入较低的缺陷能级,使光生电荷的复合加剧,导致光催化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64.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作为当前去除NOx的主要手段,该手段的最主要部分为催化剂。在诸多催化剂载体中,凹凸棒石以其独特的天然一维结构、丰富的表面官能团、热稳定性及成型性好等优势脱颖而出。我们综述了近年来以凹凸棒石为载体在SCR脱硝催化剂制备中的应用,并且论述了影响催化剂SCR脱硝性能的主要因素,同时分析了使此类催化剂失活的原因以及失活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并揭示了此类催化剂可能遵循的SCR反应机理,最后对催化剂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5.
采用线性极化、电化学阻抗谱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连续柱状晶组织BFe10-1-1合金在3.5%(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能,并与普通铸造多晶组织BFe10-1-1合金进行了对比.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两种合金具有相似的电化学行为,极化曲线都包括活性溶解区、活化-钝化转变区和极限电流区,但连续柱状晶组织合金腐蚀速率小于普通铸造多晶组织合金,主要是由于连续柱状晶组织BFe10-1-1合金的微观偏析程度较小,能有效避免枝晶间局部腐蚀的发生.电化学阻抗谱测试结果也表明,该合金的电荷传递电阻和腐蚀产物膜电阻均大于普通铸造多晶组织合金,具有更高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66.
利用积分方程的理论和压缩映射原理,证明了C2空间中解析函数向量的线性边值问题的解的存在唯一性.  相似文献   
167.
介绍了甘肃省境内明长城资源调查中形成的主要成果——长城专题影像地图,对长城影像地图专题符号制作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研究。提出了利用制图软件制作专题地图符号的一种新思路,并且形成完整的、规范化的系列符号,为统一化、快速化制作长城资源专题影像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满足文物管理部门对甘肃省境内明长城资源管理、保护、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8.
筼筜湖大型海藻群落的几种藻栖端足类的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2007年11月至2008年5月期间筼筜湖大型海藻群落几种藻栖端足类的种群动态.结果显示,筼筜湖藻栖的端足类主要有:上野蜾蠃蜚(Corophium uenoi)、日本大螯蜚(Grandidierella japonica)、强壮藻钩虾(A mpithoe vali-da)、平掌拟钩虾(Grammaropsis laevipalmata)和尖额麦秆虫(Caprella panantis).但不同时期、不同藻丛,端足类的种类组成和丰度存在差异.条浒苔(Enteromorpha clathrata)主导的藻丛,主要出现在2007年11月至2008年1月,上野蜾蠃蜚和日本大螯蜚是丰度最高的两种端足类,它们在11月达到丰度的最大值,分别为3.22×104和1.07×104m-2.细基江蓠繁枝变种(Gracilarla tenuistipitatavar.liui)和根枝藻(Rhizocloniumsp.)主导的藻丛分别出现在2008年1—3月和3—5月,上野蜾蠃蜚是其中最优势的端足类,但丰度较低.石莼(Ulva lactuca)主导的藻丛在整个调查期间都有分布,端足类以上野蜾蠃蜚和强壮藻钩虾为主,丰度在3月最高,分别为11.59×104和1.20×104m-2,而后迅速下降.不过,在石莼主导的藻丛,端足类的丰度和大型海藻生物量之间的变化并不同步,而是存在一个月的滞后,据推测,可能是由于大型海藻啃食者(如强壮藻钩虾)的滞后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9.
基于自由口通讯协议的S7-200PLC与伺服电机的数据通讯技术,采用SIEMENS S7-200 PLC,通过自由口通讯协议向伺服驱动器读写数据,达到高速控制伺服电机的启停、速度及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170.
采用玻片粘胶浸渍法测定“绿满园”水剂对柑桔红蜘蛛Panonychus citri的生物活性,同时采用浸渍法测定“绿满园”水剂对三突花蛛、斜纹猫蛛和拟环纹豹蛛3种蜘蛛的毒力.结果表明,16%“绿满园”水剂18.75倍稀释液对红蜘蛛毒性最强,处理72 h后红蜘蛛死亡率可达99.0%.受药48 h后,“绿满园”对红蜘蛛的毒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