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4篇
  免费   290篇
  国内免费   457篇
化学   828篇
晶体学   40篇
力学   37篇
综合类   24篇
数学   82篇
物理学   496篇
综合类   190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234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95 毫秒
11.
陈骏的《文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谈及文法修辞的专著,其价值是多方面的,本文从陈骏创作实践中运用多种积极辞格阐述相关的修辞理论,以评价他的积极修辞观;《文则》“虽以事出创造,不无瑕疵”,但论及了语法、句法、辞格、文章、风格、文体等多方面内容,初步建立了大修辞学体系,体现了现代修辞学界所倡导的广义修辞观;陈骏虽是对《诗》《书》《礼》《易》《春秋》等静态书面语言的考察,但用动态的辩证的眼光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体现了动态的辩证的修辞观。  相似文献   
12.
For the algorithmic proof of q-proper-hypergeometric identities, H.Wilf and D.Zeiberg gave a theoretical frame work. In [1], they proved that q-proper-hypergeometric terms satisfy recurrence relations with polynomial coefficients and could obtain quite explicit bounds for the order of such a recurrence. But how can we find the recurrence relations?We consider single-variable q-proper-hypergeometric identities based on Zeilberg's basic idea. To find the recurrence relations, an elimination in the non-commutative Weyl algebra has been developed. Thereby we obtained the algorithm of proving single-variable q-proper-hypergeometric identities.  相似文献   
13.
激光二极管泵浦单频连续工作的Nd:YAG激光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林岳明  何慧娟 《光学学报》1994,14(8):91-893
在国内首次报道了激光二极管泵浦单频连续工作的Nd:YAG激光器,采用扭摆模腔技术方法,在808nm激光二极管连续泵浦下,取得1064nm连续单频工作,输出功率55mW的结果,泵浦阈值276mW,斜率效率23%,线宽小于25MHz(受仪器测量精度限制)。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用小鼠可移植性粒细胞白血病瘤株L_(801)的骨髓细胞,经体外培养建立了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株),定名为L(833)。三年来在体外已传至280余代,细胞生长迅速稳定,经不同途径动物接种致瘤率均为100%。经细胞学、细胞化学、病理学和超微结构等检查,均证明本细胞系(株)仍为粒细胞白血病细胞。L_(833)细胞系细胞染色体分析证明仍然是亚二倍体,众数39条,Y染色体丢失和存在一个标记染色体。L_(833)-A和L_(833)-B(利用半琼脂法分选出的细胞集落定名为A和B)染色体除了上述变化外,还各自存在一个标记染色体。本系细胞对所用各类抗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对辐射(γ线)也很敏感,L_(833)和L_(833)-A的D_0值分别为98.8和104.9 rad。其结果和L_(801)基本是一致的,它的建立不但对于深入研究白血病和其药物筛选等有重要意义,而且利用体外瘤株进行有关研究更直观、经济和易于进行精确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6.
利用四庚基溴化铵将Keggin结构的杂多阴离子ZW_(11)O_(39)M(H_2O)~(n-)(Z=Si,Ge,P;M=Ni~(2 ),C~(2 ),Cr~(3 ),Co~(2 );n=4~6)和Dawson结构的杂多阴离子P_2W_(17)O_(61)M(H_2O)~(n-)(M=Ni~(2 ),Cu~(2 ),Cr~(3 ),Co~(2 );n=7,8)从水溶液中转移至非极性溶剂(苯或甲苯)中,并观察到在水溶液中难以进行的配位水的脱去反应,形成配位不饱和的杂多阴离子.当加入Lewis碱如丙酮、吡啶等,可迅速恢复饱和配位,其电子吸收光谱也相应变化,基本恢复到配位饱和时的数值,有ESR信号.实验表明,在非极性溶剂中,配体之间相互进行的取代反应,吡啶配位能力最强,发生了取代反应ZW_(11)O_(39)M(L)~(n-) Py→ZW_(11)O_(39)M(Py)~(n-) L(L=丙酮、乙腈等).同时我们也研究了温度、杂多阴离子浓度、惰性气体流量对杂多阴离子在非极性溶剂中的溶剂化行为的影响,得到了相转移的一般规律,为杂多阴离子在非极性溶剂中的催化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均相沉淀法合成纳米ZnO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ZnSO_4、尿素为原料,采用均相沉淀法在90 ℃合成出了纳米ZnO,并就反应 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浓度及物料配比等条件对产物的影响进行了探讨。XRD物 相分析,产物为六方晶系;TEM形貌观察,粒子基本为球形,平均粒径20 nm;并用 IR,TG-DTA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了光吸收 性能,发现纳米氧化锌对200~380 nm波长范围的光有很强吸收性,在可见光范围 内,也有较强的吸收。利用纳米氧化锌作为光催化剂对有机染料溶液进行了降解实 验,发现在日光照射60 min后,对酸性大红4BE的降解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经γ辐照三烷基氧膦(TRPO)中的轻质烃。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此方法可检测TRPO中已烷—癸烷,各组分回收率为90%一108%,RSD为2.7%一9.0%。  相似文献   
19.
用双氧水绿色氧化环己酮合成己二酸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30%的双氧水为氧化剂, 钨酸钠与含N或O的双齿有机配体(草酸)形成的络合物为催化剂, 在无有机溶剂、无相转移剂的条件下, 研究了环己酮氧化制己二酸的反应. 研究结果表明, 用廉价的草酸为配体, 最佳反应条件为钨酸钠∶草酸∶环己酮∶30%的双氧水的物质的量比为2.0∶3.3∶100∶350, 在92 ℃下反应12 h, 可制得80.6%的己二酸; 用GC-MS跟踪了氧化过程中三种主要物质环己酮、己内酯及己二酸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 提出了其主要氧化机理为环己酮首先经Beayer-Villiger氧化反应生成己内酯, 己内酯进一步氧化成己二酸.  相似文献   
20.
邓亚美  王秀娟  杨敏莉  贺木易  张峰 《色谱》2020,38(7):741-749
食品质量与安全是政府、食品行业以及消费者十分关注的问题。为了保证食品质量与安全,需要对食品中的风险因子进行检测。传统的分析方法如生物化学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色谱法、色谱-质谱法)存在前处理比较复杂,耗时,对样品具有破坏性及无法获取目标物空间信息等缺点。因此,开发快速,无损,实时和可视化的检测技术十分重要,这也是食品领域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高光谱成像技术融合了成像和光谱两种技术,可以作为一种用于食品质量和安全评估的非破坏性和实时检测的工具。拉曼光谱成像技术可以同时获得待测物的光谱和空间信息,具有快速,无损和低成本等优点,在食品安全评价和质量控制中也得到了成功应用。质谱成像技术不需要标记和染色,即可实现样品组织表面待测物的可视化和高通量分析。它作为一种分子可视化技术,可以获得食品中营养成分及内、外源性有害物质的空间分布信息,在食品领域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检索了近几年国内外发表的成像技术在食品研究中的相关文献,介绍了高光谱成像技术、拉曼光谱成像技术和质谱成像技术的原理,并综述了它们在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此外,本文分析和讨论了这几种成像技术的优缺点,并对成像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