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化学   17篇
物理学   28篇
综合类   7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5-(4-溴苯基)-2-呋喃甲醛和芳氧基乙酰肼为中间体原料,合成出了10个新的5-(4-溴苯基)-2-呋喃甲醛-N-芳氧乙酰腙类化合物,并利用IR、^1H NMR、^13C NMR及元素分析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2.
具有潜在抗菌活性的环丙沙星衍生物的NMR谱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利用核磁共振谱,通过1H-1]H COSY, gHMBC and APT (Attached Proton Test)实验对所合成的新化合物1环丙基-6-氟-7-(4-苯乙酰氨基硫代甲酰基-1-哌嗪基)-1,4-二氢-4-氧代喹啉-3-羧酸的NMR谱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谱峰进行了详细归属.  相似文献   
43.
以1,3-环己二酮为起始原料,经过3步合成,得到了适用于多种天然产物合成中的关键中间体3,3,7,7,9-五甲基-1,5-二氧螺[5.5]十一烷-8-酮。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以及1H与13CNMR确定了目标化合物的准确结构;利用二维核磁共振技术1H-1HCOSY、NOESY、HMBC以及HSQC,对其1H和13CNMR进行了全归属,并得到了目标化合物的空间结构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44.
45.
采用VIS和 ICP及酶活性测定等方法,研究铜锌超氧歧化酶(Cu2Zn2SOD)与组氨酸钴(Ⅱ)[Co(His)n] 的直接相互作用及外加组氨酸钴(Ⅱ)、磷酸盐对此类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发现,水溶液中原酶活性中心的Cu(Ⅱ)和Zn(Ⅱ)离子可被外加的组氨酸钴(Ⅱ)部分诱导、交换出来,而Co(His)n 中的Co(Ⅱ)进入酶的活性中心,形成“Co-SOD”酶衍生物各组分,并相应影响了酶的催化活性。与此同时,外加组氨酸钴(Ⅱ)及磷酸盐对此类相互作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6.
研究了最近合成的6种N-(2-苯基-1,2,3-连三唑-4-甲酰基)-N′-芳基硫脲新化合物. 通过测定6种新化合物的13C NMR和DEPT谱等,对其结构进行了确定,并对其全部谱峰做出归属; 并给出了这类新化合物中苯的两个新取代基(-R1 和-R2 )的取代参数; 同时,讨论了化学位移与分子结构间的一些关系.  相似文献   
47.
在无水乙醇和KOH存在下,将2-(4-氯苯氧甲基-1-苯并咪唑乙酰肼(1)与CS2反应,合成出了中间体酰肼二硫代甲酸钾盐.此中间体再与过量的水合肼反应,经环化得到一种新化合物4-氨基-5-[2-(4-氯苯氧甲基)苯并咪唑-1-亚甲基]-1,2,4-三唑-硫酮.采用元素分析、IR及NMR技术确定了新化合物的结构,并利用2...  相似文献   
48.
以3,5-二甲氧基苯甲酸(1)为起始原料, 经过甲醇酯化、氢化铝锂还原、四溴化碳溴代和Wittig-Horner反应,高产率的合成了Wittig-Horner试剂(5). 化合物5与对羟基苯甲醛(6)的羟基保护产物(7)偶联得到化合物(8),后者经去甲氧基亚甲基保护和仿生氧化偶联反应成功地全合成了(E)-脱氢二聚白藜芦醇-11,11′,13,13′-四甲醚(10). 通过1H NMR、13C NMR、IR、HRMS等测试技术确定化合物10为二聚芪类化合物(E)-脱氢二聚白藜芦醇-11,11′,13,13′-四甲醚,总收率48.93%.  相似文献   
49.
本文研究了α,α′-二氧代烯酮环二氮代缩酮的特征红外光谱,指出了它们随化学结构而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50.
应用可见吸收光谱首次研究了铜锌超氧歧化酶(Cu2Zn2SOD)活性中心金属离子在一定缓冲溶液中与无机氯化钴的直接相互作用。讨论了加入不同比例量的氯化钴、不同的pH值、不同酸盐及作用的平衡时间对这种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发现,CoCl2中的Co(Ⅱ)与Cu2Zn2SOD中的Zn(Ⅱ)有交换作用,形成部分的Cu2中的Co2SOD,且上述四种因素对此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研究开创了金属酶活性中心金属离子与外加无机金属化合物的直接相互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