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8篇
化学   51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95篇
综合类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IR和ERS法考察PtNaY,PdNaY和CoNaY沸石催化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2.
可见光谱法研究核酸酶P1与氯化铜(Ⅱ)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采用VIS与酶活性测定的方法,研究了溶液中核酸酶P1与无机氯化铜(Ⅱ)(CuCl2)的直接相互作用。结果发现:在水溶液中核酸酶P1活性中心的Zn(Ⅱ)离子可被外加氯化铜(CuCl2)中的Cu(Ⅱ)部分诱导、交换出来,而Cu(Ⅱ)进入酶的活性中心,形成相应“Cu(Ⅱ)-P1”酶衍生物,并随着溶液pH值的变化,形成酶的衍生物结构亦随之变化,相应地也影响了酶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23.
采用VIS,ICP及酶活性测定等方法,研究了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2Zn2SOD)与精氨酸钴(Ⅱ)(Co(Arg)n)的直接相互作用以及外加精氨酸钴(Ⅱ)的量、溶液pH值对此类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水溶液中原酶活性中心处的Zn(Ⅱ)离子可被外加的精氨酸钴(Ⅱ)部分诱导、交换出来,而溶液中外加Co(Arg)n中的Co(Ⅱ)进行酶的活性中心,形成“Co-SOD”酶衍生物,并相应影响酶的催化活性,与此同时,外加精氨酸钴(Ⅱ)的量,溶液PH值对此类相互作用的进行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4.
研究了5种含有苯环取代基的α, α'-二氧代烯酮环二硫代缩酮类化合物的红外光谱的特征吸收规律, 指出了这类化合物分子结构对红外吸收谱带的影响; 对1H NMR, 13C NMR共振谱带做了全面的归属, 并且讨论了分子结构对1H NMR, 13C NMR共振谱带化学位移的影响, 其变化规律与红外光谱一致, 为这类化合物的结构及谱学研究提供了启发性的模式.  相似文献   
25.
应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钴超氧化物歧化酶在缓冲溶液中与组氨酸的相互作用。发现酶活性中心的Co(Ⅱ)在缓冲溶液中可以与外部物质进行交换相互作用。Co(Ⅱ)与组氨酸形成络合物并在活性中心与络合物间达成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26.
抗磁离子与氨基酸络合的NMR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NMR测T1法研究了Fe3+存在条件下,抗磁离子Zn2+、Cd2+、与丙氨酸的络合情况。顺磁离子使配体碳原子的纵向弛豫时间T1明显缩短。加入抗磁离子后,由于配体竞争并将Fe3+置换下来,而大大加长T1时间,根据弛豫时间的变化便可判断几种抗磁离子的相对络合能力。本文引入一个物理参数来表征抗磁离子的络合能力。  相似文献   
27.
柞蚕丝蛋白中酪氨酸分布的电子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柞蚕丝和桑蚕丝均系由18种氨基酸组成的丝蛋白,但二者的性质差异较大。搞清酪氨酸在丝蛋白中的分布,涉及蛋白一级结构,才能有助于找出柞蚕丝与桑蚕丝性质差异的原因。为此我们研究了酪氨酸的分布。本文采用分级水解的方法,对柞蚕丝进行水解,测定各次水解液的紫外和荧光光谱,考察芳香氨基酸(指酪氨酸)在柞蚕丝中的分布。结果发现其分布呈“W”型。  相似文献   
28.
本文测定了七个N-甲基-3-烷基-2-吡咯烷酮的13C、1H-NMR、IR和质谱,确定了各化合物的结构,并对谱线进行了归属。同时总结出烷基取代对吡咯烷酮的影响及吡咯烷酮对烷基化学位移的影响的13C谱两组经验取代参数。  相似文献   
29.
本文测定了具有抗癌活性的中草药温莪术中有效成分-莪术醇和莪二酮以及莪术醇的乙酰化物和环氧化物的13C NMR谱,对其谱线进行归属;并用NMR等方法综合分析、鉴定出莪术醇改性产物CM-Ⅰ的分子结构,证明它是一种新的草酮类化合物,并且有良好的生现活性。  相似文献   
30.
β榄香烯是我国首创的抗癌新药榄香烯乳注射液的主要成分[1],它的结构是在甲基环己烷骨架上连接有3个烯基取代基(1个乙烯基和2个异丙烯基).研究β榄香烯3个双键上的化学反应活性,对于榄香烯新反应的开发以及榄香烯类化合物构效关系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