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3篇
化学   90篇
物理学   7篇
综合类   17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51.
合成了一类新的双环二氧大环四胺双核铜配合物,其组成经元素分析、热重/差热分析、摩尔比法及等物质的量连续变化法所确证。在水溶液中,详细研究了其催化2-吡啶甲酸对硝基苯酚酯(PNPP)水解的动力学和机理,并与相应的单核铜配合物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此双核铜配合物能有效地催化PNPP的水解;两个金属中心之间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较好的模拟了某些天然水解金属酶的“双功能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52.
低镍催化剂上CO和CO_2加氢反应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O和CO_2对比加氢活性测试,XRD及TPR方法研究了两个不同Na助剂含量的低镍Ni/Al_2O_3体系的性能。实验发现,在低镍催化剂上CO_2在较低温度下就可加氢生成甲烷,而CO则需要更高的温度,CO_2无需先经逆变换生成CO,然后再加氢,它可直接加氢生成CH_4。在同一催化剂上,CO_2加氢生成CH_4的表现活化能要低于CO加氢生成CH_4反应的表现活化能。晶相NiO还原后形成的活性相对CO_2加氢反应的活性明显高于它对CO的加氢活性,非晶相镍氧化物还原后形成的活性相对CO的加氢反应特别有利。Na助剂的含量不同会造成Ni氧化物物种的分配不同,从而导致CO、CO_2的加氢活性及其随温度的变化也不相同,催化剂对CO、CO_2加氢反应作用的本质是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53.
微拟球藻热解及其催化热解制备生物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氮气气氛下对微拟球藻直接热解及其在H-ZSM-5上的催化热解实验进行了研究。在573K~773K考察了热解温度对热解油产物分布的影响。与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的热解相比,微拟球藻的热解不仅温度更低,而且油的收率更高。催化剂H-ZSM-5在热解中起到了脱极性官能团和芳构化的作用,使得热解油中的芳香族化合物含量增多,极性化合物含量减少。与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相比,微拟球藻热解获得的油热值更高,适合进一步加工为燃油。  相似文献   
54.
将市售活性炭经过硝酸、过氧化氢及不同温度进行处理后用于苯的羟基化反应,并研究了活性炭催化苯羟基化反应机理.用Boehm滴定,N2吸附-脱附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活性炭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应体系的pH对催化剂活性具有重要的影响,活性炭对苯的吸附受表面含氧基团含量的影响.模型化合物反应结果表明,活性炭表面的酚羟基和羰基是反应的活性位,两者可相互转化,并在一定的pH条件下达到平衡,该转化使得H2O2活化为羟基自由基,进而与苯反应生成苯酚.在苯羟基化反应中,活性炭表现出良好且稳定的催化性能,苯酚收率可达14.4%.  相似文献   
55.
采用沉淀法制备ZrO2氧化物,用氯磺酸和硫酸对其进行改性制备了Zr基固体酸催化剂,以XRD、BET和NH3-FTIR等手段考察了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晶相结构和表面性质的影响,研究了催化剂结构与其对棕榈油酯化反应的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NH3-FTIR表明催化剂表面有B酸和L酸中心的生成.硫酸化剂的种类及其引入顺序都将影响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和孔结构.酸的引入将阻止ZrO2·nH2O在焙烧时直接向单斜相ZrO2转变,氯磺酸将使ZrO2·nH2O转变为四方相ZrO2,而硫酸将导致四方相ZrO2和Zr(SO4)2·5H2O的生成.以氯磺酸改性的四方相和单斜相ZrO2基催化剂均具有很高的催化酯化活性,比硫酸改性的S-Z固体酸催化活性高.CS-ZrO2固体酸催化活性最高,在醇油比6:1、催化剂用量7 wt%、温度338 K和常压下反应2 h,棕榈油的酯化率可达98.9%.  相似文献   
56.
还原温度对Ni/Al2O3催化剂上H2,CO吸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常伟  陈豫 《分子催化》1996,10(5):345-349
采用程序升温还原与程序升温逐步活化、H2、CO室温吸附、H2程序升温脱附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Ni/Al2O3催化剂上还原活化温度对其吸脱附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Ni/Al2O3催化剂上,在不同温度还原的不同Ni氧化物物种,经相应温度活化后可形成不同性质的H2、CO吸附中心.催化剂经523K及573K活化后可形成极细的与Al2O3有一定相互作用的吸附中心,在这类中心上,H2的室温吸附量极小,但有一定的高温H2吸附量,且高温吸附的H2要在较高温度下才能脱附,CO在其上则可能是按单金属中心多CO方式吸附的.催化剂经673K和723K活化后均形成较强的H2、CO吸附中心,CO在这些中心上可能是按线式和桥式两种方式吸附的.催化剂经673K活化后,形成的中心上吸附的H2可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脱附.Ni/Al2O3经773K处理会发生烧结,因而丧失室温H2、CO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57.
碳酸二甲酯胺解合成苯氨基甲酸甲酯催化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了Sn、Ti、Zn、Pb类型的催化剂对碳酸二甲酯与苯胺反应合成苯氨基甲酸甲酯(MPC)的催化性能,对活性较好的PbO催化剂作了比较详细的研究,发现在170℃,反应回流4h,PbO的用量为苯胺摩尔数的7.5%时,苯胺的转化率可以达到81%.对二元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作了一定的考察,发现Pb2O4—ZnO复合催化剂的活性比单独使用Pb3O4或ZnO时高,显示出一定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58.
以太湖藻为原料,通过分级热解来制备生物油,分别以棕榈酸、琼脂糖和蛋清粉模拟藻中的脂质、糖类和蛋白质,研究了藻分级热解生物油中主要组分的来源及热解过程中三大组分之间的相互作 用.结果表明,藻生物油中的烃类、十六酸及酯类均源自藻中脂质的热解,藻中蛋白质热解主要生成酚类、吲哚类、吡咯类和小分子酸;生物油中大部分的酰胺和腈类是脂质和蛋白质热解中间物相互作用的产物.藻组分中脂质和糖类的热解主要发生在473~573 K,而蛋白质的热解主要发生在523 K以上.藻生物油中仅有少量的糖类直接热解产物,可能是糖类热解产物在蛋白质热解产生的氨气等的作用下发生了聚合,使473和523 K所得生物油中有相当量的寡聚物;脂质与蛋白质的热解中间物相互作用生成了酰胺,酰胺再脱水又生成了腈类;而脂质与糖类之间相互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59.
用比表面和孔体积测定、XRD和程序升温还原(TPR)方法研究了一系列不同制备条件对Ni在Al_2O_3表面上的分配形态及其对CO加氢反应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本文所用制备条件对催化剂的比表面、孔体积及孔径分布无显著的影响.浸渍时间愈长,催化剂上能在较低温度下还原的物种愈少,催化剂上CO的加氢活性愈低;在浸渍前对载体作室温抽空处理后制得的催化剂上,Ni在Al_2O_3表面是高度分散的,这一高度分散物种易于在低温下还原,使该催化剂具有很高的CO加氢活性和生成CH_4选择性;载体的抽空温度及对载体加热均对Ni物种形态及其分配、催化剂性能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0.
以Ni(NO3)2·6H2O为参照物,用热重分析和差热分析方法,通过研究一系列不同Ni负载量的Ni(NO3)2/Al2O3的热分解过程发现,无论是在空气气氛还是氮气气氛中,纯Ni(NO3)2·6H2O的分解均是分五步进行的,其中前四步为脱水,后一步是Ni(NO3)2分解为Ni2O3.当Ni(NO3)2负载于Al2O3表面后,其分解情况随载Ni量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与纯Ni(NO3)2·6H2O相比,负载后的样品的脱水变得更为容易了.在最终含Ni3%的样品上,分解过程仅有两步:第一步是在较低温度下失水,第二步则是Ni(NO3)2分解为NiO.随着Ni含量的增高,失水又开始分步,并向Ni(NO3)2·6H2O的分解靠近.总的说来,Ni(NO3)2的分解变得容易了,它能在更低温度下分解,分解产物可能包括Ni2O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