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0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171篇
化学   354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45篇
综合类   33篇
数学   81篇
物理学   351篇
综合类   1241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6篇
  1964年   5篇
  1962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31.
32.
刘述梅  易兰花  黎拒难 《分析化学》2003,31(12):1489-1492
研究了镓(Ⅲ)-茜素氨羧络合剂(ALC)在碳糊电极上的阳极吸附伏安行为,并以此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测定镓的吸附伏安法.在0.12 mol/L HAc-NaAc-0.24 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底液(pH 4.5)中,-0.10 V (vs.SCE) 富集90 s (或180 s),以250 mV/s扫速线性扫描至0.90 V, Ga3+-ALC在碳糊电极上产生灵敏的与ALC的峰电位相差近230 mV的吸附氧化峰,其二次导数峰电流与镓浓度在5.0×10-10~8.0×10-7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富集240 s检出限达3.0×10-10 mol/L(S/N=3).探讨了电极反应机理.该法用于粮食样品中镓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3.
碳糊电极阳极吸附伏安法测定大黄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pH4.2的HAc-NaAc底液中,大黄酸在碳糊电极(CPE)上有一灵敏的吸附氧化峰,峰电位为1.14V(vs.SCE)。该氧化峰的二阶导数峰电流与大黄酸的浓度在8.0×10-9~8.0×10-7mol/L(富集120s)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检出限为2×10-9mol/L(S/N=3,富集180s)。探讨了大黄酸在CPE上的伏安性质和电极反应机理,并将本法应用于中药大黄中的大黄酸的测定,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34.
芦荟大黄素在碳糊电极上的吸附催化伏安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以溶解氧为氧化剂,在碳糊电极(CPE)上吸附催化伏安法测定含蒽醌基药物的新方法。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电解等手段研究了该催化伏安峰产生的机理。实验表明,芦荟大黄素能够有效地吸附富集在CPE表面上。在阴极化电位扫描过程中,芦荟大黄素被还原成蒽氢醌化合物,然后又立刻被溶液中的溶解氧氧化为芦荟大黄素,接着又在电极上被还原,从而形成一个催化循环。而在汞电极上芦荟大黄素产生一个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观察不到其催化反应。在0.56 mol/L NH3-NH4Cl(pH8.9)缓冲溶液中,芦荟大黄素在CPE上于-0.60 V(ns.SCE)产生一灵敏的催化伏安峰。所述方法应用于中药大黄中的芦荟大黄素的测定,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基本一致。有机化合物在CPE和其它固体电极上的吸附催化伏安法灵敏度高,且电极无毒,显示出与汞电极不同的反应机理。它对于药物药理、药效、药物毒性、临床医学和生物化学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5.
植酸与稀土元素的固态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酸(PllytiC。Cid)又称肌醇六磷酸酯(myo-iflOSitdhX。hSPhOSPh。ie)(简写为H12lHP]常以钙、镁复盐(菲汀Phntin)形式存在于植物中,尤其在谷类和植物的种子中含量较高['j.植酸具有惊人的骛合能力,除碱金属外几乎能与所有金属离子生成沉淀,一些高价金属离于甚至在强酸性介质中也可定量沉淀[如Ti、Zr、Hf、Th、Ce(IV)和In、Sc等〕,这些性质已初用于Th'"的定量测定L'和SC'"的分离提取「",Gd'"与植酸的配合物被用作核磁共振成倍(MRI)的对比剂['j.然而,对有关配合物的固态组成及性质研究尚无文献报道.本文…  相似文献   
36.
制作了用桑色素作修饰剂的碳糊修饰电极 ,利用该电极为工作电极 ,建立了测定痕量铅的新方法。在甲酸钠 盐酸缓冲溶液 (pH 4 .9)中 ,在 - 0 .10V(vs .SCE)下搅拌富集 ,铅 (Ⅱ )与化学修饰碳糊电极表面的桑色素形成电活性络合物而吸附富集于电极表面 ,经 - 0 .85V(vs.SCE)静止还原后 ,阳极化线性扫描 ,在 - 0 .4 3V(vs .SCE)获得一灵敏的二次导数溶出峰。在最佳条件下分别富集 360s和 180s ,其二次导数峰电流与铅 (Ⅱ )浓度分别在 5 .0× 10 - 9~ 1.0× 10 - 7mol·L- 1和 2 0×10 - 8~ 1.0× 10 - 6 mol·L- 1两个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富集 6min ,检出限可达 1.0× 10 - 9mol·L- 1(S/N =3)。同时 ,探讨了电极反应机理。方法应用于尿铅测定 ,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7.
一种基于小波──LBG的图像压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研究小波变换产生的各子图像的统计特性,然后以此为依据选择编码算法,通过小波与传统的LBG矢量编码算法的有效结合获得了较好的编码结果。  相似文献   
38.
引入“双向SC性质”的概念;对于具有双向SC性质的矩阵A,论证了以下事实:若A的奇异值σ位于Gerschgorin型包含区间的边界上,则σ必位于每一个Gerschgorin型区间的端点上.  相似文献   
39.
设A=(aij)为n阶复矩阵.记si=max∑j≠i|aij|,∑j≠i|aji|{},ai=|ai|(i=1,2,…,n).证明了A的奇异值均属于Brauer型并集∪i≠jz≥0:|z-ai||z-aj|≤sisj{},并给出了该并集的显式表达及数值例子.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