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5篇
化学   119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在液—固吸附中计量参数Z及其分量的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固吸附的计量置换模型(SDM—A)中,计量参数Z的物理意义是在吸附(或解吸)过程中,组分Ⅰ分子与吸附剂表面间所释放(或吸附)组分Ⅱ分子的总数。Z值是人们在大分子研究中探索分子构象变化的重要依据。无论是在液—固吸附或色谱研究中,对其分量n和q的计算是非常有价值的,但迄今还未见报道。本文给出一种在研究小分子中机会均等的条件下,即两种组分摩尔数相等时计算参数Z及其分量n和q的方法。在蛋白质高效液相色谱保留机理研究中,溶质计量置换模型(SDM—R)的数学表达式为  相似文献   
112.
一、疏水栅栏环技术及自动连续冲洗法本部份摘要:本文报告了环炉法中的一种新技术——疏水栅栏环技术。根据表面张力原理,从微观角度对疏水栅栏的性质进行了研究,首次提出了自动连续冲洗法,并对其实现的实验手段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13.
环炉技术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灵敏度高,可在毫微克—微克范围内进行检出和测定。近年来,环炉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它已成为某些领域,特别是环境化学研究领域中的有效工具。本文仅就其最近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4.
The hydrophobic amino acid residues of a denatured protein molecule tend to react with the particles of the stationary phase of hydrophobic interaction chromatography (STHIC). These hydrophobic interactions prevent the denatured protein molecules from aggregating with each other. The STHIC can provide high enough energy to a denatured protein molecule to make it dehydration and to refold it into its native or various intermediate states. The outcome not only depends on the specific interactions between amino acids, the structure of STHIC, but also depends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STHIC and mobile phase. The mechanism of protein refolding and the principle of its quality control by HPHIC were also presented. By appropriate selection of the chromatographic condition, several denatured proteins can be refolded and separated simultaneously in a single chromatographic run. A specially designed unit, with diameter much larger than its length, was designed and employed for both laboratory and preparative  相似文献   
115.
张养军  李翔  耿信笃 《分析化学》2002,30(5):544-547
用厚度为 1cm、而直径不同的色谱饼 (或饼形色谱柱 )对 7种蛋白质进行了色谱谱分离 ,得出了柱长与柱径比对生物大分子分离度影响不大的结论。还对柱内腔几何体积相同、而柱长 柱径比不同的色谱柱和色谱饼对分离度的影响以及它们压力降作了比较 ,结果表明色谱饼可在几乎不降低分离度的前提下显著降低色谱系统的压力。通过对 1 0× 5 0mmI.D .色谱饼体积和质量负载量以及质量回收率的测定 ,表明色谱饼对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已达到制备规模。  相似文献   
116.
由于在反相液相色谱(RPLC)中的分配保留机理忽略了在溶质进入固定相时溶剂分子必须要离开固定相的这一事实,所以,首次得出了RPLC中的分配机理是违背了物理学中的两个基本原理,一个空间不能同时被两个物体占据和能量守恒定律的结论。分配机理不考虑固定相对溶质保留的贡献和惯常置换(吸附)机理不考虑流动相对溶质保留的贡献是不合理的。溶质的计量置换保留模型(SDM—R)不仅符合上述的两个物理学基本原理,而且考虑了RPLC体系中分子间的各种相互作用。用文献中发表的本是用来支持分配机理的原始k’值,着重检验和比较该SDM—R与分配机理的结果,发现这些数据更支持SDM—R。还得出上述结论亦适用于生物大分子。首次证实SDM—R可以用来统一迄今仍在争论的RPLC中的分配机理和置换机理。  相似文献   
117.
姚丛  柯从玉  白泉  卫引茂  耿信笃 《色谱》2004,22(4):399-402
提出了一种从猪心中快速制备高纯度细胞色素C的方法。使用一种装有大颗粒疏水填料的简易型疏水色谱柱在实验室规模对细胞色素C进行了纯化,通过反相色谱、紫外光谱及铁含量对样品的纯度进行了检验。与经典方法相比,此方法纯化工艺简单、操作时间短,细胞色素C的质量回收率高,纯度好。  相似文献   
118.
动力学因素对液相色谱分离整体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闵一  陈刚  耿信笃 《色谱》2009,27(5):717-723
依据液相色谱分离整体蛋白的效果与色谱柱柱长基本无关的事实,研究了动力学因素对疏水相互作用色谱(HIC)分离整体蛋白的影响。首次提出了用于线性梯度洗脱条件下蛋白分离的“条件板高”(H)概念,并将其用于动力学因素对分离整体蛋白的影响的表征。分别用常用的色谱柱和色谱饼对标准蛋白进行了分离,绘制了类似于van Deemter的“条件板高”对流动相线速(u)的曲线图。发现对应于色谱柱最低“条件板高”的适合线速约为色谱饼的1/5~1/15,且色谱饼的适合线速范围也较色谱柱宽得多。据此,用装填有HIC填料的色谱饼(10 mm×20 mm i.d.)在12 min内便可完全分离7种标准蛋白。还用装填有HIC填料的色谱饼对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进行了复性并同时纯化,在50 min内,仅用一步色谱法就可获得纯度≥97%的rhG-CSF,其质量回收率为39%,比活>1×108 IU/mg。可以预计,装填极细颗粒的刚性色谱填料的色谱饼可在高负荷条件下进行整体蛋白的高速和高分离度的分离、纯化并同时复性,达到“三高”。  相似文献   
119.
耿信笃 《化学学报》1995,53(4):369-375
从热力学观点给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中的相比以新的定义, 提出了测定该相比的方法并准确测定了RP-HPLC中溶质计量置换过程中的吉氏自由能变△G~(Pα)。发现在RP-HPLC中相比对保留过程中溶质总自由能变的贡献值几乎可与溶质本身的保留值相当。依据液相色谱中溶质计量置换保留模型。将溶质的△G~(Pα)分成与溶质吸附及解吸有关的两项独立的自由能变分量。△G~(Ⅰ,α)和△G~(Z,D)。对不同流动相组成条件下的△G~(Pα)和△G~(Z,D)进行了估算, 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偏差一般小于±2%。  相似文献   
120.
疏水相互作用色谱中蛋白质保留值的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边六交  冯文科  耿信笃 《色谱》1991,9(4):267-270
]全面考虑了疏水色谱中蛋白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涞的各种相互作用,特别强调了流动相中盐和水的作用。提出了一个能够准确预测较宽浓度范围内蛋白质在疏水色谱中保留值的方程式,以实验数据对此方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无论洗脱曲线是否存在极小值,本文所提出的方程式都能予以良好地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